随韵
随韵(梵语:अनुस्वार,IAST:anusvāra;阿奴窣婆罗、“跟随元音”),是用于各种印度语言中的两种鼻音化现象。依据随韵在词中的位置和语言的不同,它的精确发音可能变化得非常大。
ं
| ||||
---|---|---|---|---|
菩提点 | ||||
|
随韵
编辑在梵语中,前面元音的鼻音化是 /m/ 或 /n/ 在随后辅音(要么词内要么跨越词界)之前的同位异音;/m/ 在元音前或停顿中,只实现为 [m]。在天城文中,这种鼻音化被表示为随音符号,在前面字母上的点,叫做点(bindu)。与四川话、缅甸语中的前后鼻音合流、日语的拨音类似,梵语随音只规定发音方法(浊鼻音),不规定发音部位。由于语流音变的同化作用,随韵的发音部位与后续音素相同(比如在卷舌音之前是 [ɳ],在软腭音之前是 [ŋ] 等),在重读和句末等无后续音素的情况下,发作 [m]。
标记
编辑在悉昙文、天城文中,随韵被表示为在字母上的一个空点(bindu)或菩提点。在 IAST 中,它被写为在字母后的 ṃ。某些抄写者用不同的符号 (ṁ) 来表示在某些吠陀 shakha 中的音韵变体的符号[1][2],或表示某些方言及某些随时间变异的符号[3][4]。
随鼻
编辑随鼻 (anunāsika、阿奴那悉迦、“跟随鼻”)是强制的鼻音化,在现代印地语中与随韵不在区分。它是强制的张嘴鼻音化,类似于闽南语白读中的鼻化尾,并非同位异音。在 "n" 或 "m" 紧随在元音之后的时候,"n" 或 "m" 变为无声并导致前面的元音成为鼻化元音 (就是说发音要下放软腭使得部分气流通过鼻子流出)。
标记
编辑在梵语和相关的正写法中,它被表示为字母顶上的仰月点(比如: मँ )。在使用 IAST 转写的时候,它被表示为在下面有一个点的辅音(通常是 "m")(比如: ṃ ṇ),即使只有前面的元音是发声的。
注释
编辑- ^ Monier-Williams 1899.
- ^ Whitney, cited in Emeneau 1946,第91页
- ^ Varma 1961,第148–55页
- ^ Emeneau 1946,第91页
参考文献
编辑- Allen, W.S., Phonetics in ancient India, OUP, 1953
- Emeneau, M. B. The Nasal Phonemes of Sanskrit. Language. 1946, 22 (2): 86–93. JSTOR 410341.
- Ohala, Manjari, Aspects of Hindi Phonology, Motilal Banarsidass, 1983, ISBN 0-89581-670-9
- Varma, Siddheshwar, Critical studies in the phonetic observations of Indian grammarians, 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