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台抗日事件

(重定向自霧臺事件

雾台抗日事件[1],或称雾台事件[2]鲁凯族抗日事件[3],为1914年(大正3年)发生在台湾日治时期阿缑厅阿里港支厅辖区(现屏东县政府警察局里港分局)的一宗攻击事件。

事件背景

编辑

雾台抗日事件与日本政府全面收缴枪支有关,枪支对男性排湾族人来说,不仅是生活上的基本工具(狩猎、防御、猎首与ilavas夺取战利品),更存有精神文化的意义。1914年当时抗拒缴械的有布农族、鲁凯族与排湾族,事件背景还有自当年10月6日起至1915年3月8日为止的“南蕃事件”[4]

日本政府自1895年到1905年间对台湾原住民部落采绥抚政策,以买卖管制、收购、以物易物、取缔等方式,循序渐进收缴原住民的枪支。在1910年到1915年五年理蕃计划的尾声,佐久间左马太总督宣告平定太鲁阁原住民之后,政府改变策略对全岛原住民族以武力押收枪械。大正3年(1914年)10月9日,南部排湾族在高雄六龟里参加政府召集的“缴械会议”后,力里社与大龟文社一同屠戮力里警察驻在所与浸水营警察驻在所,警察及家眷5人遭屠杀,为南蕃事件的发端,也是雾台社抗拒缴械当下的时空背景[5][6]

事件经过

编辑

雾台抗日事件是于大正3年(1914年),发生在台湾日治时期阿缑厅阿里港支厅(现屏东县政府警察局里港分局)辖下雾台与神山部落周边的一起攻击事件,事因以阿里港支厅警部胁田义一为首因奉行“理蕃政策[7],强制收缴原住民使用的猎枪,引起雾台神山吉露阿礼等诸部落的不满[8]。胁田因回收枪支的成效不彰,于1914年10月7日亲自前往德文部落的驻在所,由驻在所警部补古村政胜及德文(トクブル社)部落首长家巴资格勒家(Patskel/パクチル)领袖莫利努(Muniun/モリノ)陪同前往雾台(ブタイ)驻在所,并召集雾台当地首长塔努巴可·达拉拔撒呢(Tanubake Dalapathane)及纳卡露·杜玛拉拉瑟(Rangalu Dumalalathe)等有力人士,督促缴交枪械。莫利努建议时值稗子采收时期,在原住民习俗禁忌解除前,给予三天的宽限期。当塔努巴可对聚集于首长家门前的部落住民转达官方旨意时,部落会议立即决定发起抗战,塔努巴可随即向其他部落通知宣告开战[7]

10月11日支厅长胁田义一在雾台驻在所派遣警部补古村与4名巡查至神山部落探查情况,于神山部落在当地有势力者撒奇努的号令下,被30名族人杀害,只剩一名巡查逃过杀戮,翌日抵邻近驻在所报告整个情况[3]。在神山部落发动攻击后,雾台部落立即放火攻击雾台驻在所,阿礼与吉露部落随即加入,共杀害取得胁田等10人首级。德文社家长莫利努担心雾台社族人攻入德文,便将德文驻在所唯一留守的巡查云山保护于自家中,并遣一名族人前往三地门驻在所向警部补佐分利末熊[a]报告灾情[7]

同年10月13日,于阿缑厅最北端六龟里支厅的阿缑方面搜索队队长永田纲明(蕃务本署署长代理)随即受命,率队前往讨伐雾台部落,并将总部设置于三地门驻在所,重新整编搜索队前往德文。此搜索队规模达500人,除总部外尚有佐藤部队、内田部队 、梅野部队及栗山炮队。10月23日永田搜索队开始炮及雾台西北部鲁凯族的新佳暮部落,佐藤部队攻入新佳暮,而内田部队攻占旧佳暮,并对部落放火。10月28日搜索对展开雾台攻势,雾台部落族人在神山悬崖设防,而栗山炮队开始对神山部落炮击。雾台族人在神山设下的落石机关奏效,使得搜索队在神山崖路战役中出现19名伤亡。佐藤部队随即攻占神山,并放火烧毁鲁凯族人家屋。11月2日内田部队由神山东方迂回攻占雾台东方高地,11月2日栗山炮队随后对雾台部落持续炮击,内田与佐藤部队由神山包夹攻陷雾台,防守的鲁凯族人因此而撤入山林逃往阿礼部落等处。警察方面最终放出风声,只要原住民肯自缴枪械,一切可以既往不咎。事件平息后,12月13日各留下20名巡查于德文及三地门驻在所外,其余各部队均撤离[7][3]

根据日本警察方面统计,此次事件共收缴猎枪543支、枪身89支,伤亡数字未有公布[3]。而包括胁田义一、古村政胜等人在内,共有11名警察在冲突中丧生[2]

日本方面将殉职警员安葬在德文部落南方山头(今雾台国小司令台后方),设有一座高约2米的纪念碑,每逢庆典时令则前往纪念碑行礼[8]

事件影响

编辑

雾台事件结束后,雾台驻在所被撤除,阿里港支厅第五监视区只设答拉玛告(Taramakao)驻在所,辖区包含答拉玛告、雾台、达得鲁、大武、吉露、阿礼、神山,雾台周边部落枪械被彻底没收后,受到答拉玛告驻在所及三地门驻在所与德文驻在所的包围,已无做武力抵抗的能力。在部落族人彻底抵抗的意图被粉碎,雾台与神山部落的军事独立性也被大大的削弱,雾台周遭的控制权便不再于雾台鲁凯族人手上,雾台事件之后阿缑厅阿里港支厅辖下原住民部落,即不曾再发生大规模反抗事件。支厅长胁田义一等巡查以上之11名殉死者,连同太鲁阁讨伐之陆军与警察阵亡者共134名,皆入祀靖国神社而成为祭神[7]。 。

参考资料

编辑
  1. ^ 霧台抗日事件. 台湾原住民族历史语言文化大辞典. [2015-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9). 
  2. ^ 2.0 2.1 霧台事件. 台湾原住民族文化知识网. [2015-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10). 
  3. ^ 3.0 3.1 3.2 3.3 魯凱族抗日事件. 云豹传人,百合故乡. [2015-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14). 
  4. ^ 葉神保《日本時期排灣族「南蕃事件」之研究》臺灣學研究 第22期 國立臺灣圖書館 2018年4月 (PDF). [2019-04-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4-20). 
  5. ^ 葉神保《日本時期排灣族「南蕃事件」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 2014年6月 (PDF). [2019-04-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11-10). 
  6. ^ 林一宏《日本時代臺灣蕃地駐在所建築之體制與實務》中原大學設計學博士學位學程 2017年7月 (PDF). [2019-04-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12-07). 
  7. ^ 7.0 7.1 7.2 7.3 7.4 松岡格《「蕃地」統治與「山地」行政: 臺灣原住民族社會的地方化》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19-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6). 
  8. ^ 8.0 8.1 台邦·撒沙勒 (编). 原住民與近代國家的相遇和衝突 (PDF). 原住民族篇 (屏东县志数位典藏): 第72页. [2015-02-08]. [永久失效链接]

注释

编辑
  1. ^ 佐分利末熊于昭和14年(1939年)任冈山郡役所阿莲庄庄长直到终战。

相关条目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