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前夕

娥蘇拉·勒瑰恩(Ursula Le Guin)的科幻短篇小說

革命前夕》(英语:The Day Before the Revolution)是美国作家厄休拉·勒古恩的科幻短篇小说。它首次发表于1974年8月出版的短篇科幻小说杂志银河系科幻小说》上,再于1975年收录于勒古恩的短篇小说集《风的十二方位》,以及其他选集内。故事发生在勒古恩创作的瀚星宇宙,与另一部长篇小说《一无所有》(同样于1974年发表)有着紧密的联系。虽然作者在发表《一无所有》之后才执笔《革命前夕》,但文学评论家认为后者为前者的序曲。

《革命前夕》
2019年复刻版之封面
原名The Day Before the Revolution
作者厄休拉·勒古恩
类型科学幻想
系列瀚星诸事纪
语言英语
发行信息
首次刊载处银河科幻杂志
收录于银河系科幻小说
收录小说类型杂志
出版时间1974年8月
出版地点美国
媒介印刷品
所获奖项星云奖最佳短篇小说[*]轨迹奖最佳短篇小说[*]
系列作品
续作一无所有

《革命前夕》讲述欧多的故事:她是位上了年纪的无政府主义革命分子,住在一个以她为名、奉行她提出的原则的公社里。在一天的时间里,她回顾昔日身为社运人士的点滴,同时得悉邻国发生革命,并被卷入第二天的全面罢工计划中。这次罢工暗指为革命的导火线,最终建立了《一无所有》中所描绘、基于欧多主义的理想化无政府社会。

《革命前夕》探讨老人在丧恸、性欲上的表现,以及面对衰老死亡的感受。小说荣获星云奖最佳短篇小说、轨迹奖最佳短篇小说、木星奖(短篇小说),并获得雨果奖最佳短篇小说提名。小说广受好评,评论家尤其赞扬勒古恩对欧多的刻画;作家卡尔·约克更宣称,作者出色地勾画出一个因年老而步履蹒跚、但仍然骄傲坚强的女性形象。多位学者评论称,这部小说代表勒古恩写作风格的转变,是颠覆主流叙事结构以及注入女性主义的转折点。

背景和设定

编辑
欧多主义即为无政府主义,但并非炸弹客那种玩意儿——无论他们尝试用什么名称来自抬身价,那都叫做恐怖主义——也非极右派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者所称的经济“自由主义”。所谓无政府主义,正如早期的道家思想所隐示,以及雪莱克鲁泡特金戈尔德曼古德曼所阐述,它主要要瓦解的是专制国家(无论是遵循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而本身最重要的道德实践就在于合作(团结与互助)。
—厄休拉·勒古恩,《风的十二方位》中《革命前夕》的序言[1]

《革命前夕》发生在厄休拉·勒古恩创作的瀚星宇宙[2]。在这个宇宙之中,人类是在海恩星上进化,而非地球。在故事发生前一百万年,海恩人便征服殖民许多邻近的行星系统[2]。故事以乌拉斯星(Urras)为背景,描述革命人物莱雅·亚斯欧·欧多(Laia Asieo Odo)生命中的最后一天,而较早之前在她推波助澜下激发的革命正席卷整个社会[1][3][4]。作者勒古恩在1974年发布《一无所有》后,于同年撰写并发表《革命前夕》,两部作品设定在同一个行星系统中;因此,评论者认为《革命前夕》可被视作《一无所有》的序曲[5][6]。《一无所有》中描绘的理想化无政府社会是以欧多的理念为基础,是个无国家、科学发达、基本反权威的社会[7][8]。欧多的支持者在革命之后,殖民于乌拉斯星的卫星安纳瑞斯(Anarres),并在当地实践欧多的理论,建立起没有私有财产的社会[9]。在《一无所有》中,她通常被称为历史人物欧多;但在这个以她的视角讲述的故事中,他人称她为莱雅[1]。在《革命前夕》的序言中,勒古恩称欧多的理念即为无政府主义,并将此故事献给无政府主义者保罗·古德曼[8]

故事

编辑

故事以主角莱雅·亚斯欧·欧多的梦为引子。她在某次政治会议上,梦见年轻时的自己和当时的爱人。但实际上,她年衰岁暮,又经历中风,犹如风中残烛。她的丈夫塔维里·欧多·亚斯欧(Taviri Odo Asieo)早已撒手人寰,自己因政治迫害而被囚禁的日子已成过去,连她主要的无政府主义论文也是多年前撰写的。她住在爱依欧(A-IO)国内某座“欧多公社”内,这类群居团体奉行她的无政府主义原则。她每日按部就班地生活,向秘书口述信件的回复,吃着自己不想吃的饭菜。她渐渐意识到,无政府主义者给予她的一些地位、特权、荣誉,与她和他们所恪守的原则并不相符。在她的日常生活中,穿插着她对革命生活的回忆,包括起义失败、爱人遇害、自己在狱中坚持写作。她与秘书讨论发生在夙乌国(Thu)的起义,以及其中一个省份宣布脱离该国统治,秘书对此事甚为高兴。随后,她接见了一群外国学生。不过,她觉得自己被义务所困,失去自己一直追求的自由,于是决定在会面后悄悄外出进城。可惜还没走多远,她便感到筋疲力尽,最后被一位同住者发现。回到公社后,同住者要求她在翌日举行的大会上致辞,更声言要发起全面罢工,但她说她明天不在、不会参与,然后步履蹒跚地上楼走向自己的寝室。

发行和回响

编辑
 
作家厄休拉·勒古恩,摄于1995年

《革命前夕》于1974年8月首次发布于短篇科幻小说杂志银河系科幻小说[10][11],再于1975年收录于勒古恩的短篇小说集《风的十二方位英语The Wind's Twelve Quarters[12]。它曾多次被编入选集,包括《星云奖故事10英语Nebula Award Stories 10》(1975年)[10],以及潘蜜拉·萨金特英语Pamela Sargent神奇女性英语Women of Wonder系列第二卷《更多神奇女性英语More Women of Wonder》(1976年)[13]。这篇小说被誉为勒古恩著名短篇小说,也是评论家最常分析的小说[14][15]。小说于1975年获授予星云奖最佳短篇小说英语Nebula Award for Best Short Story[16]轨迹奖最佳短篇小说[17]、木星奖(短篇小说)[18]。小说还获得1975年雨果奖最佳短篇小说奖提名[19]。值得一提的是,《一无所有》同年荣获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20]

《革命前夕》广受好评,多位评论家将其称为勒古恩笔下佳作。《出版者周刊》在评论《星云奖故事10》时,称《革命前夕》是勒古恩最好的短篇小说[21];不过,周刊在评论《更多神奇女性》时,称它在该卷书籍中并不突出、出色。[22]轨迹英语Locus (magazine)》杂志刊登苏珊·伍德英语Susan Wood (literary scholar)对《风的十二方位》的评论,她称《革命前夕》是该书“最弱的故事”,又指勒古恩将它选为“其中一位离开奥美拉城的人的故事”(《离开奥美拉城的人英语The Ones Who Walk Away from Omelas》是同一小说集的另一故事),虽然增强了其“说教成分”,但同时削弱欧多生命的意义[23]。相反,舟·沃顿在《反应者英语Reactor (magazine)》杂志撰文,指小说文笔优美,是该小说集中“最精彩的故事”,更称它能帮助读者找到在艰难时期继续前进的希望[24]阿尔吉斯·巴德里斯英语Algis Budrys在《奇幻与科幻杂志英语The Magazine of Fantasy & Science Fiction》发文评价《更多神奇女性》时,认为这些故事“非常出色”,又称《革命前夕》是自己读过最好的勒古恩短篇小说[25]。而在《银河系科幻小说》中,斯彼得·罗宾逊英语Spider Robinson在评论同一小说集时,称《革命前夕》是件瑰宝,文笔极佳,优美动人[26]。赵恬仪为《风的十二方位》中译本撰写导读,认为相较于《一无所有》的批判意识,《革命前夕》倒有种沧桑感,又称小说结尾绝美又空茫,令人联想到《红楼梦》最后一回[27]

多位评论家认为《革命前夕》是勒古恩写作之路的里程碑。文学学者理查德·艾利希(Richard Erlich)认为,欧多是勒古恩为作品注入女性主义的转折点[28]。沃顿在评论文章指出,主角欧多是位真实而复杂的老年女性,这样的人物在当代科幻小说中十分罕见,在小说首次出版时更是如此[24]。学者唐娜·怀特(Donna White)认为,在1978年《苍鹭的眼睛英语The Eye of the Heron》出版之前,欧多是勒古恩笔下最成功的女主角[29]。她称这个故事与科幻小说相比,更像当代写实小说,并认为它与《一无所有》共同展现出勒古恩写作风格转变的一部分[20]。文学学者吉姆·何塞(Jim Jose)则指出,虽然欧多是《一无所有》中重要的哲学人物,但《革命前夕》既没有阐述其哲学论述,也没有描述与革命相关的事件,反而将她视为普通人物、着墨于她的思想和情感[30]。故此,何塞将这部小说视为勒古恩尝试颠覆主流叙事框架的开始,目的是使叙事结构与叙事内容能够更紧密地融为一体,从而产生宜居乌托邦的愿景,而这种变化在她1985年出版的小说《永远回家英语Always Coming Home》中达到顶峰[30]

人物塑造与风格

编辑

有些评论家称《革命前夕》为一部人物研究小说,科幻小说的背景设定只是附带[20][31][32];然而在沃顿眼中,以具有复杂幻想历史的外星社会,作为人物研究的背景,使这个故事与众不同[24]。评论家对于勒古恩的主角塑造给予好评。《悉尼先驱晨报》刊登威廉·努南(William Noonan)对《风的十二方位》的评论,努南对小说集给予正面评价,又指故事内里的人物描写出色[33]。《圣路易斯邮报英语St. Louis Post-Dispatch》的罗伯特·拉·罗奇同样称赞作者对欧多的描写[34]。文学学者戴伦·哈里斯-菲恩(Darren Harris-Fain)称故事对于欧多的描写动人,并表示《革命前夕》中全面的人物塑造展现了科幻小说的文学价值[32]。学者乔·德·博尔特(Joe de Bolt)则称小说是部“精美绝伦的论战艺术”作品,但认为这个故事被贴上科幻标签,反而令它得不到“应有的广泛认可”[35]

作家夏洛特·斯皮瓦克(Charlotte Spivack)指出,勒古恩的科幻小说经常颠覆人们对老年角色的刻板印象[5]。她又以欧多为例,指角色虽然处于死亡边缘,但仍然富有创造力和活力,藉以称赞勒古恩“灵伍迪塑造了人物特质”[5]。作家肖恩·盖尼斯(Sean Guynes)也赞扬了故事中对“身为革命象征的顽固老女人”的描写[14]。科幻小说评论家乔治·埃德加·施莱瑟英语George Edgar Slusser认为小说侧重在死亡和衰老是“极为现实”,在欧多以无政府主义者自居时,她拒绝一成不变的状况并质疑一切,但到了晚年时,她却不得不接受身体开始衰竭,静待死亡的来临[31]。作家卡尔·约克(Carl Yoke)则表示,勒古恩出色地勾画出一个因年老而步履蹒跚、但仍然骄傲坚强的女性形象[36]。他在补充时指,勒古恩对于老年的描绘不仅敏锐而感性,更令人心酸和难以忘怀,正是她的这种描写才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36]。他又以文中有关欧多回顾昔日的一段为例,指出勒古恩时常把老年人回忆往事的倾向以文字展现[36]。总结时,他称勒古恩把《革命前夕》的艺术水平提升到比一般故事更高[36]

主题

编辑

《革命前夕》探讨老人在丧恸、性欲上的表现,以及面对衰老死亡的感受[31][37]。由于《一无所有》的主角较为年轻,因此这些主题未有出现在该书中[38]。欧多在晚年时与周遭的活动和热闹格格不入,反而常常沉浸在自己的回忆中[39]。斯皮瓦克称欧多经历著矛盾的冲动和感受,她称这种特征为“不断变化的的矛盾心理”和“张力对立”[40]。虽然欧多的舍友们将她奉为先驱,遵循着她所创作宣扬的革命理论,但她对他们抱有矛盾心理,甚至疑惑自己“到底为什么要做一个好的欧多人?”[40]文学学者卡特·汉森(Carter Hanson)认为,欧多在“反抗与顺从、采取行动与拖拖拉拉”之间摇摆不定[39]。她觉得自己被名义上的领袖和先驱角色所困,尽管她明白自己别无良策,却依然透过打发秘书和离家来试图维护自己的权力[39]。斯皮瓦克同样认为,欧多满足于成为自己激发的运动中的纪念象征,但也对人们如何看待她感到不满[40]。她一生都是政治运动的中心,但现时她担心自己已沦为边缘人物;同时,她又不愿意参与他人安排给她的任务[40]。欧多一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大部分时间都在著书立说,或者在监狱里度过,可谓革命的“指路明灯”[40]。然而在故事尾声,当舍友们要求她在第二天举行的大会发言时,她却回答说“明天不在”,预示著死亡的到来终将使她无法亲眼目睹自己一手缔造的革命[40]

勒古恩用生动的意象来传达老年人的经历,例如:当欧多醒来后,她会检查自己苍老的双脚,并以那具因中风而瘫软无力的身躯艰难地活着[40]。欧多的活动穿插着她对于昔日的回忆[40];汉森认为,欧多的记忆推动小说剧情的发展[39]。施莱瑟则表示,勒古恩着眼于欧多的晚年,而非她活跃于革命活动的时期,藉以审视人们除了理想主义之外的基本动机[31]。在小说中,欧多亦向自己坦白,她的动机是性和虚荣,以及她曾经拥有但后来失去的幸福[31]。而在作家简·唐纳德维斯(Jane Donawerth)眼中,勒古恩是利用欧多的年老色衰,来审视她作为革命分子的妆容[38]。她生命中各个方面都随着时间流逝而变得破败,身体衰退使她无法工作,爱人身亡摧毁了她的爱情生活[38]。死亡靠近时,欧多恢复了孩童时的自由,并在公社内的小女孩们身上看到同样的自由[38]。唐纳德维斯称,勒古恩认为欧多的革命若想成功,就必须创造出“可爱且无拘无束的小女孩们”,让她们见证革命的成功[38]。唐纳德维斯又指,欧多在最后一天的展望体现了她的耐性,而不是她一生中所不再有的希望或愤怒[38]。汉森认为,对于欧多周围的人而言,她自身的记忆“消逝并被纳入”欧多主义信徒所需的象征之中[39]。艾利希则宣称,欧多的信仰源于她一生的体验,因此她象征着“内在英语Immanence[41]

斯皮瓦克将欧多视为勒古恩笔下其中一个活泼老人的例子,与《流亡者星球英语Planet of Exile》中的沃尔德(Wold)和《地海彼岸》的中年格德(Ged)有相似之处[42]。虽然这些角色都已老去,不过他们并非老套俗见的人物;他们受限于自己的身体,但仍有能力影响世界[42]。文学学者罗本·安妮·里德英语Robin Anne Reid称欧多是“霸道老妇”的又一范例,指她们是成功的革命者,因为她们能够不计后果地“说出令人不快的真相”[43]。她认为女权主义打破既定模式,颠覆了有关“直言不讳的老年女性”的负面形象[43]。勒古恩在故事序言中,将欧多称为“离开奥美拉城的人”[1];这里指的是由同一作者撰写的短篇小说《离开奥美拉城的人英语The Ones Who Walk Away from Omelas[40],也有收录在《风的十二方位》内,而且它是《革命前夕》的前一篇故事[44]。在斯皮瓦克眼中,欧多是“奥美拉人民”的典型代表,他们“无法享受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的繁荣”[40]。大卫·波特(David Porter)分析了《革命前夕》以及勒古恩在同一时期的著作,认为它们的共同主题是社会变革的必然性及其对个人的影响[45]

译本

编辑
  • 厄休拉·勒古恩. 革命前夕. 風的十二方位:娥蘇拉.勒瑰恩短篇小說選. 由刘晓桦翻译. 木马文化. 2019 [1975]. ISBN 978-986-359-703-2 (中文(繁体)).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Le Guin 2017,第285-295页.
  2. ^ 2.0 2.1 Cummins 1990,第66-67页.
  3. ^ Spivack 1984,第75, 85-87页.
  4. ^ Slusser 1976,第58页.
  5. ^ 5.0 5.1 5.2 Spivack, Charlotte. "Only in Dying, Life": The Dynamics of Old Age in the Fiction of Ursula Le Guin. Modern Language Studies. 1984, 14 (3): 43–53. doi:10.2307/3194540 (英语). 
  6. ^ 【勒瑰恩宇宙】無盡的烏托邦追尋:重讀勒瑰恩. Readmoo. 2019-10-10 [2024-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30) (中文(繁体)). 
  7. ^ Spivack 1984,第74页.
  8. ^ 8.0 8.1 Moore, John. An Archaeology of the Future: Ursula Le Guin and Anarcho-Primitivism. Foundation. 1995: 32–39. ISSN 0306-4964. ProQuest 1312027489. 
  9. ^ Spivack 1984,第74-75页.
  10. ^ 10.0 10.1 Stephenson-Payne, Phil. The FictionMags Index - Index by Name: Page 5498. Index to Science Fiction Anthologies and Collections. [2024-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28) (英语). 
  11. ^ Le Guin., Ursula K. The Day Before the Revolution . Galaxy Science Fiction. Vol. 35 no. 8 (Universal Publishing and Distribution Corporation). 1974-08: 17–30 (英语). 
  12. ^ Le Guin 2017,第285页.
  13. ^ Sargent 1976,第279-302页.
  14. ^ 14.0 14.1 Guynes, Sean. The Wind’s Twelve Quarters, Part II: Le Guin’s Psychomyths and Those Who Walk Away. Reactor. 2020-08-26 [2024-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01) (英语). 
  15. ^ White 1999,第116-117页.
  16. ^ Nebula Awards Winners List. The Locus Index to SF Awards. [2024-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24) (英语). 
  17. ^ Locus Awards Winners List. The Locus Index to SF Awards. [2024-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05) (英语). 
  18. ^ Reginald, Menville & Burgess 2010,第768页.
  19. ^ Hugo Awards Nominee List. The Locus Index to SF Awards. [2024-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20) (英语). 
  20. ^ 20.0 20.1 20.2 White 1999,第84页.
  21. ^ Science Fiction. Publishers Weekly. 1975-10-20: 62, 64. ISSN 0000-0019 (英语). 
  22. ^ Science Fiction. Publishers Weekly. 1976-06-14: 111. ISSN 0000-0019 (英语). 
  23. ^ Wood, Susan. The Wind's Twelve Quarters. Locus. Vol. 181. 1975-11-17: 4. ISSN 0047-4959 (英语). 
  24. ^ 24.0 24.1 24.2 Walton, Jo. A Moment in a Life: Ursula K. Le Guin’s “The Day Before the Revolution”. Reactor. 2017-09-17 [2024-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18) (英语). 
  25. ^ Budrys, Algis. Books. Fantasy and Science Fiction. Vol. 52 no. 6. 1977-06: 20–21. ISSN 0024-984X (英语). 
  26. ^ Robinson, Spider. Bookshelf. Galaxy Science Fiction Novels. Vol. 38 no. 2. 1977-04: 138. ISSN 0194-4703 (英语). 
  27. ^ 赵恬仪. 娥蘇拉勒瑰恩《風的十二方位》導讀:眾星雲集的氣化宇宙. 关键评论网. 2019-09-21 [2024-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27) (中文(繁体)). 
  28. ^ Erlich 2009,第178-179页.
  29. ^ White 1999,第64页.
  30. ^ 30.0 30.1 Jose, Jim. Reflections on the Politics of Le Guin's Narrative Shifts (Réflexions concernant la politique des variations narratives de Le Leguin). Science Fiction Studies. 1991, 18 (2): 180–197. JSTOR 4240058 (英语). 
  31. ^ 31.0 31.1 31.2 31.3 31.4 Slusser 1976,第58-59页.
  32. ^ 32.0 32.1 Harris-Fain 2005,第49-50页.
  33. ^ Noonan, William. Science Fiction.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1977-03-12: 18 [2024-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02) –通过Google News (英语). 
  34. ^ La Rouche, Robert. Book Reviews. St. Louis Post-Dispatch. 1976-03-23: 15 –通过Newspaper.com (英语). 
  35. ^ DeBolt 1979,第22页.
  36. ^ 36.0 36.1 36.2 36.3 Yoke, Carl. Precious Metal in White Clay. Extrapolation. 1980, 21 (3): 197–208. doi:10.3828/extr.9810.21.3.197 (英语). 
  37. ^ Spivack 1984,第85-87, 159页.
  38. ^ 38.0 38.1 38.2 38.3 38.4 38.5 Donawerth 1997,第90-93页.
  39. ^ 39.0 39.1 39.2 39.3 39.4 Hanson, Carter F. Memory's Offspring and Utopian Ambiguity in Ursula K. Le Guin's 'The Day Before the Revolution' and The Dispossessed. Science Fiction Studies. 2013, 20 (2): 246–262. doi:10.5621/sciefictstud.40.2.0246 (英语). 
  40. ^ 40.00 40.01 40.02 40.03 40.04 40.05 40.06 40.07 40.08 40.09 Spivack 1984,第85-87页.
  41. ^ Erlich 2009,第21页.
  42. ^ 42.0 42.1 White 1999,第70页.
  43. ^ 43.0 43.1 Reid 2008,第210页.
  44. ^ Roemer, Kenneth M. The Talking Porcupine Liberates Utopia: Le Guin's "Omelas" as Pretext to the Dance. Utopian Studies. 1991, 2 (1): 6–18. JSTOR 20719020 (英语). 
  45. ^ Porter, David. The Politics of Le Guin's Opus. Science Fiction Studies. 1975, 2 (3): 243–248. JSTOR 4238974 (英语). 
文献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