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姓
姓氏 ( 饶/饒)
(重定向自饶姓)
姓氏 | |
饶 | |
《百家姓》第383位 | |
47: | 师巩厍聂 晁勾敖融 |
48: | 冷訾辛阚 那简饶空 |
49: | 曾毋沙乜 养鞠须丰 |
郡望 | 平阳郡 |
饶姓读音ㄖㄠˊ,是中国众多姓氏之一,《百家姓》也有收录此姓。饶姓源起华北,出现时间约在战国,至今已有2200年以上的历史,而后由北向南发展,并在江西繁衍扩大。此外,饶氏亦见于广东、福建,以及台湾。2008年4月4日中华饶氏文化研究中心在江西省南城县珀玕饶氏宗祠举行“中华饶氏寻根祭祖活动”,并祭拜了饶氏鄱阳五世祖饶信,扫墓队伍有一千多人之长。
姓氏起源
编辑饶氏起源说法甚众,约略有列表四种说法:
- 出自姜姓,以封邑名为氏。《姓氏辨证》载,战国时期,赵悼襄王封长安君于饶(今河北省饶阳一带),长安君的后代子孙以祖上封邑为姓,称为饶姓。
- 亦出自姜姓,也以封邑名为氏。据《古今姓氏书辩证》载,战国时期,齐国有大夫封于饶(今山东省青州市境内)。其子孙遂以封邑为姓氏,称为饶姓。望族出自平阳、临川。
- 出自妫姓,舜帝之后裔,以国名为氏。舜帝本为姚姓,因居妫汭而得妫姓。舜帝一系主支姓氏历经多次变迁,夏代和商代商均、虞遂为正朔。据《姓源》载: “姚舜之后。舜的支裔取饶为部落名,后为氏。”又据《百家姓考略》载,商代以商均的支子受封于饶国,其后代以国名为氏,亦称饶氏。
- 出自尧姓,尧帝之后裔,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灭商,分封诸侯,追思元圣,周武王封地给帝尧后人23世“京”(字子京),在蓟(今北京附近)。其子“理”迁移到山西平阳,其子孙后代以祖上谥号为姓,称平阳尧氏。至秦灭六国,尧姓家族为逃战祸,从此子孙散迁天下,54世尧萱从自平阳徙居江西鄱阳(古饶州,今属江西),后迁临川(今抚州)。到56世尧濙时为西汉,汉宣帝刘询即位, 刘询本名“刘病已”,即位后改名“询”,下诏全国要避帝名“询”之讳,如 把姓“荀”的改姓“孙”。尧濙任当朝京兆尉,同朝御史大夫魏相上奏皇上,说尧濙虽是上古唐尧的嫡系后代,但帝尧乃上古五帝之一,百圣至圣,尧濙也应该避讳,于是汉宣帝就在“尧”的左边加一个“食”旁,就变成了“饒”(后来简化为“饶”),赐尧濙改姓“饶”,为饶姓始祖,擢升为太傅,并下诏全国,要求天下凡姓“尧”的均改姓“饶”。[原创研究?]
迁徙分布
编辑饶姓的主要迁分:江西省、湖北省
饶姓自得姓至今已有超过2,200年历史。饶姓的迁分路线始于河北饶阳(众多起源之一),继而是江西省饶州,再南迁福建、广东。有些因为华南地区山多田少,还迁往台湾一带。
饶姓宗祠通用对联
编辑饶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编辑- 饶邑启姓,平阳阀阅。——佚名撰饶姓宗祠通用联
- 全联典指饶姓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姓氏源流》和《郡望堂号》介绍)。
- 临川绍美,邵武传经。——佚名撰饶姓宗祠通用联
饶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编辑- 河北源流远,平阳世泽长。——佚名撰饶姓宗祠通用联
- 此联为饶氏宗祠“平阳堂”通用堂联。
饶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编辑- 节著岁寒之烈,政敷春日之和。——佚名撰饶姓宗祠通用联
饶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编辑- 轻财好义称长者,挂锡吟诗第一僧。——佚名撰饶姓宗祠通用联
- 奏表节义名御史,为文俊洁号先生。——佚名撰饶姓宗祠通用联
- 爱国贤良征元礼,忠君道术重双峰。——佚名撰饶姓宗祠通用联
饶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编辑- 食足衣丰,春长人寿;尧天舜宇,海宴河清。——佚名撰饶姓宗祠通用联
- 此联为以鹤顶格镶嵌饶姓的“饶”字的析字联。
- 双峰不仕,性谨专学;九岁能诗,明经修行。——佚名撰饶姓宗祠通用联
- 学术专精,美双峰之衣砵;诗才俊逸,羡德操之吟哦。——佚名撰饶姓宗祠通用联
- 上联典指宋代学者饶鲁,字伯舆,一字仲元,余干人。尝赴试不会,遂专意圣帝,以致知力行为本,四方聘讲无虚日,作朋来馆以居学者。又作石洞书院,前有两 峰,因号双峰。有《五经讲义》、《太极三图》等多种。
下联典指宋代高僧饶节事典(见上七言联首联“挂锡吟诗第一僧”句联释)。
- 上联典指宋代学者饶鲁,字伯舆,一字仲元,余干人。尝赴试不会,遂专意圣帝,以致知力行为本,四方聘讲无虚日,作朋来馆以居学者。又作石洞书院,前有两 峰,因号双峰。有《五经讲义》、《太极三图》等多种。
堂号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资料来源
编辑延伸阅读
编辑[编]
- 《百家姓》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饶姓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外部链接
编辑- 饶氏文化研究中心网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