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街市指于香港大众可买卖商品的街市,至2017年香港共有221座[1],每个香港行政区划均有5至12座,售卖新鲜粮食的店铺逾2,700家;分别由食物环境卫生署房屋委员会领展管理,亦有部分由其他私人公司营办。

香港一个传统露天街市中的档摊
圆洲角愉翠街市

历史 编辑

香港开埠初,传统市场多数都是设立于街道旁,故此称为街市Street market)。至今大部分商贩都已经迁入由食物环境卫生署管理的市政大厦的室内建筑物,但沿用“街市”之名,英文为“market”或“hawker bazaar”(小贩巴刹);所以现在路边的墟市或者市集已经较少。此外,于香港,现时的墟已经不再单一意思为街市,而可能为一处地方,例如大埔墟联和墟,两地的街市则更改名称为大埔墟街市联和墟街市。香港现时仍然存在的著名传统市场有大埔墟、联和墟、石湖墟元朗墟旺角花墟金鱼街女人街西营盘正街北角春秧街筲箕湾东大街等等。

公众街市过往由前市政局提供,目的是满足社区需要,并用以迁置小贩,避免他们在街上摆卖而对环境造成滋扰和阻碍人流及交通。但自七十年代开始,政府在一般情况下已没有签发新的小贩牌照。由于当局过去多年完成了多项小贩迁置工作,并为流动小贩提供特惠津贴及迁置安排,鼓励他们退还牌照,持牌小贩的数目因而大幅减少。截至2008年3月,持牌小贩的数目约为7,200名[2]。另外,由于许多售卖湿货的小贩已迁入街市,街道上余下的小贩大部分售卖干货,他们一般对环境卫生造成的影响较少;加上政府对小贩活动作出更妥善的管理,兴建公众街市以迁置小贩的需要已逐渐减少。新鲜粮食店和大型超级市场的出现,亦大大改变了部分市民的购物习惯。香港超级市场的数目由2001年的约1,160间大幅增加至2007年的超过1,600间,增幅约40% [2]。公众街市已不再是市民唯一可负担的选择或首选的购物地方。

标准 编辑

香港政府根据《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釐定各类土地用途和设施规模、位置及地盘规定的准则。2009年4月以前,该标准订明为每55至65户家庭设有一个公众街市档位,或每10,000人设有约40至45个档位。基于人口变化及新发展/重建计划,部分公众街市亦失去其传统顾客群,以致空置率偏高。截至2008年3月,据食环署公众街市的空置率显示,79个由食环署管理的街市中约有三分之一的街市空置率达30%或以上;其中5个街市的空置率达到60%或以上[2]。于2003年10月发表的《审计署署长第四十一号报告书》更指出,在2002–03年度,食环署有74个公众街市招致经营亏损。经营亏损最高的十个街市,其经营亏损由646万元至1,179万元不等。报告更指出食环署有需要尽快进行全面检讨,以确定是否有街市应予以关闭;并促请食环署应认真重估是否有必要在街市加装空调系统,以改善公众街市的经营能力[3]

2009年4月,规划署修订《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4],删除以人口为参考基础的公众街市规划准则,并加入一篮子考虑因素,即“应按个别情况考虑是否辟建新公众街市,以确保妥善运用公共资源。当局除了应考虑该区人口外,也应考虑其他相关因素,包括人口组合、社区需要、附近公营及私营街市设施的供应、新鲜粮食零售店的数目,以及区内市民对于保留小贩区的意愿等”。而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曾于2012年10月31日表示,于过去3年香港并无兴建新街市,亦无计划再兴建新街市,但是有关香港政府部门将会继续检视需要[5]

隐忧 编辑

自从大量公屋商场和街市被房委会出售予领展后,政府无法阻止领展大幅加租,导致部分地区物价高涨,加重市民负担。有地区团体、政党和议员要求政府增建市政大楼街市设施,以打破地产商垄断香港零售物业,纾解民困。[6][7][8]房屋署表示若然新建公共屋邨人口达至一至两万,而附近无类似设施,仍然考虑兴建街市。此外,于2014年起未来3年兴建的街市的档位布局将会改变,包括增加档位面积、善用更多弯位,减少“死角”情况、干货湿货的档位分明摆设,并且加设空气调节等等[9]

香港众志周庭表示,自从领展拆售商场和街市后,加深市民日常生活负担,南区田湾商场险些成为国际学校,柴湾兴民邨兴民商场亦沦为死城[10]

另外,领展亦将部分街市改为零售店铺,如慈云山中心二楼、天耀商场黄大仙中心南馆,令居民减少购买新鲜食材的选择。

基汇资本购入领展部分商场后,也有将部分商场的铺位改建为街市,如将军澳明德邨明德商场的街市给翻新并外判,但街市翻新后的费用或会转嫁租户,令市民间接支付,令物价上升。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