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思琚(1920年4月25日—2014年10月13日),中国广东海丰县人,钢琴家大提琴家与音乐教育家。

马思琚
英文名Ma Siju
性别
出生(1920-04-25)1920年4月25日
 中国广东省海丰县
逝世2014年10月13日(2014岁—10—13)(94岁)
 中国北京市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教育程度
职业钢琴/大提琴/音乐教育家
活跃时期1920年 - 2014年
配偶汪坦[1]
亲属马思聪[2]
经历
代表作

生平

编辑

教育背景

编辑

马思琚1920年4月25日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10岁开始学习钢琴,1934年全家搬到上海后,跟当时在南京中央大学音乐系执教的马思聪学习,并听从马思聪建议,同时学习大提琴。1936年父亲调任,她和妹妹马思芸随父母迁居广州继续学习音乐。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家搬至香港,继续学习钢琴和大提琴。钢琴老师是立陶宛人Harry Ore普罗科菲耶夫的同学),大提琴老师是意大利人Pelligatti。1938年经Harry Ore推荐,考取英国香港广播电台演奏资格,每两个月前去演奏一次,这给了她很好的提高机会。

1939年,马思琚同时以大提琴、钢琴两项专业报考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的双科同等学历。因为都是器乐演奏专业,按常理只能选其一,两个系的系主任相持不下,最终学校破格以双科主修录取她,成为了当时国立上海音专的第一例演奏专业双科生。大提琴师从施索夫,钢琴跟随沙哈罗夫。马思琚在校期间每年都考取全免学费的甲级奖学金。

1941年,得知国立音专将由日本人接管,马思琚不愿意拿日本人的文凭,遂于1942年以两门主课全优成绩提前毕业。在校期间经常与马思荪马思宏一起在上海、南京等地演出。

职业生涯

编辑

1943年,她接受赵梅伯的邀请,赴西安西北音乐学院任教,教授大提琴和钢琴,并举办音乐会。抗战胜利后,受聘青木关国立音乐院,教授大提琴、钢琴和视唱练耳。后来学校南迁,1946年到1948年在上海兼任上海市政厅乐队南京中华交响乐团首席,同时继续与拉沙耶夫学习钢琴。

1948年,马思琚随丈夫,建筑学家汪坦前往东北担任中苏友好业余舞蹈学院副校长,并兼任音乐科主任。担当起各科全面的教学任务,组织巡回演出,并担任大提琴、钢琴独奏。在抗美援朝期间,协助编创了舞剧《保家卫国》等歌舞节目。

1954年调至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任教并兼任附中钢琴学科主任。1957年调至管弦系教授大提琴直至退休。1986年离休。2014年10月病逝[3]

参考来源

编辑
  1. ^ 曹汛. 春风化雨 一代名师 —纪念汪坦先生诞辰 100 周年 (PDF). 清华校友总会. [2024-07-20]. 
  2. ^ 文靖. 「被忘記」了的馬家往事 (馬思琚口述、文靖記錄). 明报月刊. 2014-09-12 [2024-07-20]. 
  3. ^ 草木同悲 秋风思故人——记马思琚先生追思会. 中央音乐学院. 2014-11-06 [2024-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