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中的医学内容
仅供参考,并
不能视作专业意见。如需获取医疗帮助或意见,请咨询专业人士。详见
医学声明。
骨内针(英语:intraosseous vascular access)是利用骨骼给药的方式。
在1922年,Drinker教授提出骨髓并不会塌陷,可以将之视为静脉用以注射药剂,因此开始有了骨内针的技术与应用,虽然说近期由于intravenous的技术成熟,因此较少在使用此注射方式,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会采取此技术,像是无法进行静脉注射之时,抑或面对新生儿之时,多应用于呼吸停止、心跳停止之时,抑或严重休克之状况,而施打骨内针的位置多为胸骨,手臂骨或是小腿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