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诱(?—?),涿郡涿县人,中国东汉末年士大夫、学者,著有《淮南子》注、《吕氏春秋》注及《战国策》注。

生平

编辑

高诱少年时跟随同乡卢植学习经书,是马融的再传弟子,205年被征召为司空,同年出任东郡濮阳令,212年升迁为河东郡监官[1]。学问上,高诱立足于经学和诸子之学,曾注解《淮南子》、《孝经》、《吕氏春秋》、《战国策》等书,当中《孝经》注早已失传[2],《淮南子》注21篇中今只存13篇,《战国策》注33卷中只存10卷,唯有《吕氏春秋》注完整保存至今。现存汉代各家注疏,以郑玄注最多,其次便是高诱注[3]。高诱作风朴实,精通儒家典籍及古文经学,注释中常引用五经、《论语》及《孟子》,以训诂明义、解字释词为主,非常重视标举音读和解释方言,注文翔实,涵盖名物典章训释、注音、校勘、义理阐发等多方面[4]。学者认为,其学术成就当在许慎赵岐之间[5]

注释

编辑
  1. ^ 李秀华:《《淮南子》许高二注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页209、222、212-213。
  2. ^ 李秀华:《《淮南子》许高二注研究》,页219、213、216。
  3. ^ 李秀华:《《淮南子》许高二注研究》,页218、220-221、363。
  4. ^ 李秀华:《《淮南子》许高二注研究》,页225、10、14。
  5. ^ 齐思和:〈《战国策》注者高诱事迹考〉,载氏著:《中国史探研》(北京:中华书局,1981),页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