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闾(5世纪—502年),字阎士,闾本名渔阳郡雍奴(今天津市武清区西南)人,中国南北朝北魏散文家、魏孝文帝中书令

五世祖高原,晋朝上谷郡太守。祖高雅,州别驾。父高洪,陈留王从事中郎。高驴早孤,年少好学,博涉经史,文才俊伟,下笔成章。高驴家贫,为车夫送租平城,求见崔浩,崔浩奇其文才,为他改名高闾,由此知名。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九年(448年)为中书博士。魏文成帝和平末年,为中书侍郎魏献文帝即位,冯太后临朝,诛乙浑。高闾与中书令高允入禁中参决大政,官至光禄大夫吏部尚书,赐爵安乐侯承明初年(467年),为中书令,加给事中,参予机密。国家典章、诏书令檄颂赞等都出其手。官至中书监。太和年间,魏孝文帝命高闾等修律。他向魏孝文帝陈安边之策,建议于六镇之北筑长城。出为相州刺史,认为迁都洛阳有十不便,建议迁都到邺城,反对孝文帝南征,认为汉朝名臣,都不以江南中国。三代之境,也不是很辽阔。孝文帝说:“淮海是扬州,荆山及衡阳是荆州,这不是贴近中国吗?”官至太常卿。景明三年(502年)十月,高闾在家中去世。景明四年(503年)三月,赠镇北将军、幽州刺史,文侯。

高闾议政知无不言,为文风格优雅。其文章与与高允齐名,并称“二高”。有文集,今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十七篇。高闾《论淮南不宜留戍表》堰水先塞其源,伐木必拔其本。公高闾有《燕志》十卷,记录北燕历史[1]。有三子:高元昌、高定殷、高幼成。

延伸阅读 编辑

[]

 维基文库阅读此作者作品
 魏书/卷54》,出自魏收魏书
 北史·卷034》,出自李延寿北史

参考文献 编辑

  1. ^ 隋书·经籍志》:《初学记·居处部》慕容熙造逍遥宫。《太平御览·天部》太平十五年,自春不雨,至于五月,有司奏右部王荀妻产妖,乃暴荀妻于社,大雨普洽。
  • 魏书·卷五十四 列传第四十二》
  • 北史·卷三十四 列传第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