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传心(1895年4月9日—1979年2月9日),名法,字传心,号剑堂,是台湾日治时期的诗人、书法家、南管音乐家、命理勘舆师及编剧家。出生于嘉义县东石乡。善作汉诗,常与诗友结社吟咏,曾加入鷇音吟社、笑园吟社、朴雅吟社[1]、嘉社等诗社,并曾创办东石揖子吟社[2];曾为云林五洲园木偶剧团创作剧本;因工书法,而有许多书法、楹联、牌匾作品传世。黄传心故居朴子市雍铭室今称传心堂,由女婿凃英武书法家运用持续发扬书艺文化[3]

黄传心
出生1895年4月9日
 清朝台湾省台南府嘉义县大坵田西堡
逝世1979年2月9日(1979岁—02—09)(83岁)
国籍 大日本帝国(1895-1945)
 中华民国(1945-1979)
别名剑堂
配偶黄蔡晏、柯牡丹
儿女黄建、黄葡萄、黄少亨、黄爱月、黄𦈐、黄天真、黄锦绒、黄友庚、黄梦佳、黄楫

生平

编辑
 
鷇音吟社合影于林维朝宅怡园,第二排右二为黄传心

黄传心少年时期,曾游学于新巷庄秀才林维朝之门。1922年(大正11年)林维朝为了鼓励汉学后进,和新港一带的文人组织成立鷇音吟社,黄传心是当时社员之一[4]。后来,黄传心曾先后在嘉义、虎尾设帐教授汉学;战后,曾任虎尾区署秘书、台湾省立虎尾中学教师、虎尾糖厂文书、云林县文献委员会编辑等职务。

黄传心精通汉诗,一生创作唱酬无数,其作品集成,先后付梓《剑堂吟草》、《剑堂吟草续集》、《丹心集》三册。此外,黄传心还收集过不少云林民谣,也曾为五洲园木偶剧团派编过布袋戏出《虎儿道祖》、《潇湘夜雨》及《乌红巾》等剧本。

家族

编辑

黄传心为黄信及吴腰的长子,家中经营新鼎发商行,为具有船只的贸易商。舅父吴根是当地仕绅经营鼎发商行曾任日治时期保正并具有鸦片专卖权[5]。胞弟黄源山(1912年-1994年)号秀峰,由黄传心本人亲授汉学,兄弟二人并为日治时期地方闻名的汉诗诗人。

其养子黄建(1922年-2002年)为东石赛龙舟发起人,黄传心次子黄楫(1953年-)为当代油画创作者[6]

参考文献

编辑
  1. ^ 赖子清,〈古今台湾诗文社(一)〉,《台湾文献季刊》10卷1期,1959年9月,页97。
  2. ^ 赖子清,〈古今台湾诗文社(一)〉,《台湾文献季刊》10卷1期,1959年9月,页84。
  3. ^ 简美秀,《黄传心的生平及其竹枝词研究》(硕士论文),国立中正大学,2014,页16。
  4. ^ 简美秀,《黄传心的生平及其竹枝词研究》(硕士论文),国立中正大学,2014,页21。
  5. ^ 近現代人物資訊整合資料庫─《人文薈萃》頁363. [2017-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8). 
  6. ^ 印象畫廊─黃楫. [2017-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