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元秀(1884年—1964年)[1]中国浙江杭州人。参加辛亥革命推翻满清,参加讨袁阻止袁世凯称帝,参加北伐消减军阀,参加抗日嬴得最终的胜利。杭州灵隐寺扁额“灵鹫飞来”的作者。

生平 编辑

留日 编辑

1903年,黄元秀自费前往日本,攻读日本士官学校学习陆军。1905年7月底,孙中山日本东京,邀约黄兴(黄克强)与黄山樵(黄元秀于参加同盟会时所用的外号)等人加入同盟会,一起协商建立反清共和统一的革命组织。即日,黄元秀正式在中国同盟会诀议书上签字,成为第三位领先加入的革命志士[2]

革命与北伐 编辑

1906年,黄元秀离日返国,在家乡浙江杭州,开始积极从事推翻满清的革命大业。1911年辛亥年间,武昌起义,革命成功,同年也光复浙江[3]。1912年,孙中山于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并派任黄元秀为总统府参议。1913年,孙中山日本东京筹组中华革命党,黄元秀是第一批人党人士[4]。黄被任用为讨阀袁世凯之建威路支队队长。经历不断地努力,以致日后袁世凯称帝失败。

1925年,于杭州西湖畔兴建居处名为“放庐”(现称涌金楼)。它是一幢三层楼的洋房。著名书画家张大千每次访杭旅游作画,常下榻“放庐”。

1932年,黄元秀应却非方丈之请,亲自书写扁额“灵鹫飞来”,悬挂于灵隐寺大殿门前[1]

抗日与战后 编辑

1937年七七事变,日军发动侵华战争。同年10月,黄元秀二子黄正裕担任马丁轰炸机分队长一职。捍卫国士,英勇奋力抗抵日军。一次出任务时,领队轰炸当时正侵占上海地区的日军,于南京上空失事[5]

1937-1944年,于重庆参加了抗日工作。1945年抗战胜利后,黄元秀即退役返回杭州, 积极着手于重整杭州,并邀杜时霞居士及佛教信徒共同出资重修灵隐寺的大雄宝殿[1]

1954年,“放庐”居处被杭州市市政府占用[来源请求]。后改建为涌金茶室, 现变身为青年艺术家天地[6]海外亲属多次申请要求归还,市政府至今尚未落实。[来源请求]

1961年10月10日,在浙江省人民政府隆重纪念孙中山先生辛亥革命五十周年时,浙江省省长江华向黄元秀先生颁发了“辛亥革命老人”的证书[3]

1964年,黄元秀于杭州逝世。

著作 编辑

  • 《武当剑法大要》
  • 《武术丛谈》
  • 《太极要义》

参考文献 编辑

  • 頋启欧. 《武林名家》. 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5-11. 
  • 黄韵海. 《辛亥革命老人黃元秀傳》. 香港恒明出版有限公司出版. 1999. 

注释与引用 编辑

  1. ^ 1.0 1.1 1.2 黄韵海. 《辛亥革命老人黃元秀傳》. 香港恒明出版有限公司出版. 1999. 
  2. ^ 頋启欧. 《武林名家》. 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5-11. 
  3. ^ 3.0 3.1 存档副本. [2016年9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9月23日). 
  4. ^ 存档副本. [2016-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4). 
  5. ^ 存档副本. [2016-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1). 
  6. ^ 人民网网友“西湖会所”游记(2):涌金楼变身青年艺术家天地. 人民网浙江频道. 2015-01-14 [2016-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