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牧甫

(重定向自黃士陵

黄士陵(1849年—1908年),原名士陵,字牧甫以字行,又字牧父穆父,号倦叟倦游窠主黟山人黟山病叟,斋号蜗篆居延清芬室旧德邻屋古槐邻屋[1],清朝篆刻家、书法家、画家,首创用金文入印的手段[2],主张“印外求印”[2],开创了“黟山派”[3]

生平

编辑

他是安徽黟县黄村人[4],自小对篆刻感兴趣,8、9岁时就开始学习刻印,14岁左右父母双亡,他靠卖印为生。1880年,他从南昌搬到广州,结识了不少当地篆刻家和官员。1885年,经过长善和其子志锐推荐,到北京国子监读书,仍专攻金石学,求学于盛昱王懿荣吴大澂,曾为吴大澂的《说文古籀补》续写《续说文古籀补》,经手了不少出土古物,并借鉴出土古物文字发展印学。[2]

风格

编辑

其篆刻风格学自赵之谦,以汉印为宗,但后来也融入了不少自己的金石文字理解。沙孟海说:“学赵之谦的人极多,著名的也不在少数,其中以黄士陵最为大家”。[2]

其书法早年学自吴让之、中年学自吴大澂,晚年“人书俱老”归于平正。[2]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唐存才.黄士陵篆刻艺术管窥[J].书法,2008,No.222(03):36-37.
  2. ^ 2.0 2.1 2.2 2.3 2.4 邱钦锦. 古文字学对清代书家的影响——以黄牧甫为例[C]//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国际院士联合体工作委员会.文化艺术创新国际学术论坛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22:3.DOI:10.26914/c.cnkihy.2022.015181.
  3. ^ 孙伟伦. 黄士陵书法研究[D].吉林大学,2020.DOI:10.27162/d.cnki.gjlin.2020.005026.
  4. ^ 邓长春,胡代林.试析黄牧甫两下广州对其印风的影响[J].书法教育,2021,No.30(06):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