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天科技

無廠半導體公司
(重定向自ATI Technologies

冶天科技(英语:ATI Technologies Inc.),于1985年创立于加拿大安大略省万锦,是一家专门设计与销售适用于个人电脑机顶盒数字电视、电子游戏机及手提式设备等的显示芯片芯片组无厂半导体公司。2006年7月24日被美国的超威半导体全资收购。ATI被收购前在北美欧洲亚洲等地曾拥有超过3,700名员工,2006年时营业额仍有22亿美元之巨,后来AMD方面集成后,最终成为其显卡部门,并保留Radeon品牌进营销售。

冶天科技
ATI Technologies Inc.
公司类型上市公司
股票代号TSXATY
NASDAQATYT
ISINCA0019411036在维基数据编辑
公司结局AMD收购
后继机构ATI Technologies ULC
成立1985年8月20日 (1985-08-20)
结束2006年10月25日 (2006-10-25)[1]
创办人何国源 编辑维基数据
代表人物何国源
David E. Orton
总部 加拿大安大略省万锦
标语口号Technology you can Trust.
产业半导体工业
产品显卡
图形处理器
芯片组
营业额 22.22亿美元(2005年)
净利润 1693万美元(2005年)
所有权者aMD 编辑维基数据
员工人数 3,700
网站ati.com(重定向到 amd.com)

历史

编辑
 
AMD公司在ATI的前总部
 
ATI硅谷办公室

ATI公司由四位加拿大华人移民在1985年8月20日创办,他们分别是来自香港刘理凯(Lee Ka Lau)、刘百行(P. H. Lau)、何国源(Kwok Yuen Ho)、班尼·刘(Benny Lau)。

公司原名是Array Technology Inc.,五个月后更名为Array Technologies Inc.,1985年12月18日正式更名为现名ATI Technologies Inc。1993年11月,ATI成功在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上市。ATI原先是一间原始设备制造商,为大型个人电脑制造商制造显示芯片,例如IBM。从1987年7月开始,ATI自立成为显卡零售商,销售ATI EGA Wonder和VGA Wonder显卡。

在1997年,ATI成功收购当时他的最大竞争对手Tseng Labs,为公司加入40位新的工程师。在2000年,ATI收购ArtX,一间制造Flipper显示芯片的公司,而Flipper芯片是任天堂GameCube的核心。往后,ATI为任天堂设计显示芯片,用于其Wii主机。较早前,ATI已经为微软的Xbox 360设计显示芯片。

在2005年,ATI收购Terayon's Cable Modem Silicon Intellectual Property,巩固其在数字电视市场地位。

在2006年7月24日,ATI被AMD以54亿美元收购,于10月25日收购完成,最终收购价格为43亿美元现金,另加5800万AMD普通股购买ATI所有普通股,摩根士丹利还另外贷款25亿美元予AMD。收购后,AMD一直保留ATI品牌,作为旗下绘图卡业务的子品牌。直到2010年8月,在发布Radeon HD 6000系列显卡的同时,AMD宣布放弃ATI品牌[2]。不过在2015年,AMD又将其绘图技术事业部门单独命名为Radeon事业部——Radeon是ATI也是其被收购后一直沿用的绘图芯片品牌。

产品

编辑

另外,ATI除了为个人电脑制造高端GPU(ATI称之为VPU),亦制造手提电脑(称为Mobility Radeon)、PDA和手提电话(Imageon)版本GPU,集成型主板芯片(Radeon IGP[3]。拜各式各样产品之托,ATI成为OEM和多媒体市场的王者。

ATI的主要竞争对手是NVIDIA。从2004年开始,ATI的旗舰级Radeon产品线,能与NVIDIA的GeForce产品线直接竞争。2004年第三季,ATI显卡的市场占有率为59%,NVIDIA只是37%。长久以来,此两公司已占用最大市场占有率。

从2005年开始,ATI与华硕等厂商合作,推出集成显示核心的芯片组。英特尔亦采用ATI的芯片组出售主板。

ATI于1996年引入All-in-Wonder概念。All-in-Wonder显卡的特色就是集成了电视卡,而卡的用料也比较高,目的是提高视频输出质量。显示核心方面,它采用主流Radeon的显示核心,与主流显卡一样拥有高速的立体渲染性能。2006年,欧洲联盟危害性物质限制指令正式生效,这迫使ATI停止开发新的AIW显卡。AIW系列最强显卡就是AIW X1900。随后,ATI更专注开发Theater系列电视卡。到了2008年7月尾,AMD重新推出AIW系列产品。显示核心采用了Radeon HD 3650,分为HD和HD Premium版本。后者附设了一张影像输入输出子卡[4]。显卡亦集成了TV Theater 650 PRO芯片,ClearQAM硬件MPEG-2解码器[5]

其实ATI的竞争对手NVIDIA也推出过同类产品,名为Personal Cinema系列。

电脑显示芯片

编辑

在2008年中,AMD宣布会将FireGL和FireMV系列显卡合并为FirePro系列。前者会命名为ATI FirePro 3D Graphics,后者会命名为ATI FirePro Multi-View。[6]

核心性产品

编辑
 
任天堂wii使用的Hollywood芯片
  • Flipper - 这是一个用于Nintendo Gamecube的3D加速器,由ArtX开发。Flipper的功能类似Direct3D 7加速器。它有四条表现流水线,硬体支持T&L,有限度支持pixel shader。很创新的,此芯片集成了3 MB的1T-SRAM,作为极速低延迟(6.2 ns)记忆体。此记忆体用来访问纹理和Z-buffer数据。记忆体频寛是10.4 GB/ 秒(当时的极速)。Flipper是由Nintendo 64 Reality Coprocessor团队设计,前SGI成员。
  • Xenos - 由ATI制造的微软Xbox 360主机绘图核心,并命名为代号"R500"或是"C1",它还包含了其中名为embeddedDRAM(eDRAM)的特点。Xenos还有统一的遮罩架构可以动态读取并平衡bank内相同性能单元间的像素与顶点处理。这大大地不同于以往台式机使用的显示芯片,根据不同任务需求使用不同的bank。此芯片集成了记忆体,用于加快anti-aliasing的运算。Pixel和Vertex处理不再分开,同一处理单元可处理Pixel或Vertex数据。
  • Hollywood - Nintendo的第七世代游戏核心,同样是ATI设计,用于Wii

手提式芯片

编辑
  • Imageon-2002年发布,志在为手提产品和手提电话带来3D加速功能。现在的Imageon 2300包含3D引擎,MPEG-4解码功能,JPEG编码和解码功能,支持二百万像素数字相机镜头。记忆体方面,支持2MB低功耗SDRAM。

2008年,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3GSM大会中,AMD发布了新款的Imageon手机处理器。这次发布有三款处理器,和两款用于手提电话的显示核心。显示核心方面,AMD可以将有关的技术,授权给其他厂商,用以集成到其他产品中。[7]。由于NVIDIA于较早的时候亦公布了相关产品,这亦显示出传统的硬件厂商,开始将注意力放到移动设备上。

这次发布的新产品列表:

  • 手机处理器
    • AMD Imageon D160 - 移动电视处理器,主要用于接收移动电视,支持DVB-TDVB-H标准。
    • AMD Imageon M210 - 音频处理器,用于音频设备中,支持长时间播放。
    • AMD Imageon A250 - 多媒体应用处理器,用于智能手机中,类似电脑的中央处理器。
  • 显示核心
    • AMD Z460 OpenGL ES 2.0 - 用作加速立体运算,为统一渲染架构。意法半导体的STn8820处理器已集成此显示核心。
    • AMD Z180 OpenVG 1.x - 用作加速矢量图形的运算,例如Flash效果。

2006年AMD收购ATI。2009年1月,AMD出售Imageon予高通。随后,Imageon被高通更名为Adreno

芯片组

编辑

眼见NVIDIA推出nForce系列,ATI亦推出产品对抗。但南桥设计一直搞不好,经常靠外援。最初使用VIA,其后使用ULi(前称ALi)。令ATI芯片组普及的原因,是客户有所需求。传统芯片组设计商不能跟上潮流,只推出支持DirectX 6或7的集成型芯片组,而ATI的芯片组已支持DirectX 9,客户当然要技术和性能较强者。况且付多五美元,即犹如购买了一张低端显卡,ATI芯片组吸引力极强。而且,ATI在图形设计已有坚固基础,所以能轻易踏入集成型芯片组市场。第一代的ATI芯片组内置了Radeon 7000显示核心,有支持AMD和Intel处理器版本之分,不过并没有正式推出市场。其后推出内置Radeon 9100显示核心的芯片组,并可支持双通道存储器,但对存储器兼容不足。与此同时,ATI推出没有内置显示核心的芯片组。之后再推出新芯片组,内置X300显示核心。2005年,Intel宣布放弃低端市场,并使用ATI的集成型芯片组推出主机版。在其他主机版制造商陆续使用ATI产品下,令ATI芯片组的市场占有率高过SiS。此时,NVIDIA为防止ATI威胁其芯片组地位,收购ULi间接断绝其南桥供应。

以下是ATI推出的Intel平台芯片组:

AMD芯片组列表:

一路而来,ATI的南桥总是不甚完美,例如著名的USB问题,所以主机版制造商曾经使用ULi的南桥替代。

由于AMD已经并购ATI,ATI有关芯片组形号已经易名。例如原本的ATI Radeon Xpress 1600 CrossFire和ATI Radeon Xpress 3200 CrossFire会易名为AMD 480X CrossFire和AMD 580X CrossFire。新的命名方式是“AMD+芯片组代号+产品定位代码”。产品定位代码有支持CrossFire的X、高端的T、主流的G、低端的V和移动平台的M。

数字产品平台

编辑

NVIDIA发布APX 2500应用处理器后,意法半导体于翌日(即是2008年2月12日)亦发布了相关处理器。该处理器由意法半导体AMD合作研发,形号是Nomadik STn8820。

芯片的制程是65nm,集成了ARM1176处理器,核心频率是528MHz,亦内置了一个AMD OpenGL ES 2.0显示核心。由于显示核心的功能与Xbox 360中的Xenos显示核心相似,所以亦被称为mini-Xenos。与AXP 2500一样,芯片支持720p高清影片播放功能。

在成本控制方面,意法半导体比NVIDIA的方案更好。其平台使用更少芯片,所以成本更低。

市场领导

编辑
 
ATI Radeon显卡的反锯齿能力设置视窗
 
ATI Radeon X850XT
 
ATI Radeon 7500LE

ATI于1985年成立,为了公司前途,决定不再大量制造基本2D图像芯片。1987年,ATI发售EGA Wonder和VGA Wonder家族显卡。这些显卡功能都比IBM自身的显示设备(EGA and VGA)好。1991年5月,ATI发布Mach8,ATI第一款优化微软视窗的产品。CPU不再需要运算画面资料,提升系统性能。1992年,发布了Mach32,比前代产品有很大进步。

但第一款为人熟悉的多媒体芯片,应该是1994年推出的Mach64。尤其是Mach64硬体支持YUV-to-RGB颜色转换,和硬体缩放。这样个人电脑能应付基本AVIMPEG-1播放,而不需要昂贵的专用硬件解码器。之后,Mach64-VT从CPU接过逐行扫描的工作。1996年的ImpacTV进一步支持800x600 VGA-to-TV编码。而这些产品并不是太昂贵。

ATI在1996年发售第一款内置TV Tuner的显卡,是现代All-in-Wonder系列的前身。功能包括ATI第二代3D Rage II显视芯片提供的3D加速、64-bit 2D性能、TV质量影象加速、影象截取、TV Tuner、无闪烁TV-out和立体声TV声效。

但是,正当ATI与OEMs建立起优质多媒体卡的名誉,在1990年代后期,消费者亦要求强劲3D性能,这做成3dfxNVIDIA的崛起。在1999年1月,All-in-Wonder 128伴随着第一次警告。它包含Rage 128 GL绘图芯片,16 MB显示记亿体版本的销售情况良好。但有所改进但延期的32 MB的版本则销情不佳,原因是它的价钱与3D性能不配合。ATI必须发展集成型3D加速器,与NVIDIA当时正在设计的芯片竞争。

ATI第一款真正的3D芯片是3D Rage II。此芯片支持双线性和三线性过滤。它亦支持Z-buffer,和一些Direct3D材质混和模式。但是像素过滤只是比S3ViRGE略好,在当时来说是很差了。从特色来说,亦只比工作站级的MatroxMystique略好。

而1997年的3D Rage Pro,填充率性能改进到与原本的3dfx Voodoo Graphics一样,三角形形成引擎速度是1.2 M triangle/秒。单通道三线性过滤与一个完整的纹理完成混合。Rage Pro得到大批OEM订单,原因是其优良的DVD播放效果和低廉的价格,但恶劣的驱动阻碍了它的发展。直到产品推出了接近两年的1999年,才有一个达到应有水准的驱动。新驱动有20-40%的性能提升。随后,ATI终于了解到发展驱动的重要性。

1997年,128 GL的研发得到Tseng Labs研发团队的帮助。它的对手是RIVA TNTVoodoo 2。先进的存储器结构允许Rage 128在32bit渲染时,性能损失减至最低。不幸的是当时大多数电玩只支持NVIDIA领先的16bit渲染。

最终,RIVA TNT2蚕食了ATI原有的OEM市场,纵使ATI的产品能够提供优质的dvd播放,售价低廉。1999年4月,Rage 128 Pro推出,功能包括非等方性滤镜,更好的工三角形生成引擎,和更高的频率。当时,Rage 128 Pro的MPEG-2加速技术为当时领先,能够在Pentium III 600 MHz平台提供即时MP@HL(1920x1080)播放功能。ATI为了提高显卡性能,进行了一项名为"曙光女神"的实验,亦即是MAXX技术。原理是将两颗Rage 128 Pro显核集成在同一块PCB板上,类似Voodoo II的SLI。每个显核交替运算画面。但由于MAXX技术需要两倍显示内存,价格高昂,同时受制于差劲的驱动程序,性能不佳,这计划并不成功。最后,ATI停止主流多显核显卡的研发。

ATI擅于制造低端的OEM显卡。那些显卡拥有不俗的2D性能、DVD加速和完美的3D功能。但ATI不能在高端市场有效地挑战他人。在2000年3月的游戏开发者论坛上,开发者都渴望知道有关第六代绘图核心的资料,虽然大多数人士都抱怀疑态度。这段时期,很多公司都发布不能如期、或冒险地付运的产品。然而,ATI在游戏开发者论坛上闭门展示其新型绘图核心的测试版,新产品命名为Radeon 256。

于2000年,ATI发布了Radeon核心(R100)。ATI建基于这个核心的新显卡原命名为Radeon 64,代表它支持64MB DDR RAM,但最终更名为Radeon 7200,代表它支持DirectX 7。R100核心起初支持了一些显著的功能,例如完整的DirectX 7凸凹纹理映射(浮雕,点积3和环境映射凹凸贴图),硬件3D阴影,硬件个别像素抖动消除技术和一些DirectX 8的像素着色效果。不幸地,ATI使用了2条像素流水线的设计,每条像素流水线有3个光栅单位(即是2*3架构)。对手NVIDIA的GeForce 2芯片使用了4条像素流水线的设计,每条像素流水线有2个光栅单位(即是4*2架构)。那时,很少3D程序每个周期利用到多过两个纹理运算,所以Radeon的第三个光栅单位很少被利用到。

ATI证明原先的Radeon 64并不是唯一的攻击。随后在2001年,ATI推出了第二代Radeon核心 - R200,即是Radeon 8500。R200的像素流水线架构与NVIDIA的GeForce 2系列相同,它们都是4条像素流水线的设计,每条像素流水线有2个光栅单位。原先Radeon 8500核心频率是300MHz,但核心不能承受。最后,ATI的零售产品盒和文件都标榜Radeon 8500的填充率是300MHz的2.4 GTexel/s,但卡的核心频率调低到只有275MHz。NVIDIA很快的推出频率更高的GeForce显卡。当时NVIDIA最强的GeForce 4 Ti显卡能提供更强大的性能,但ATI的显卡能提供更好的图像质量和着色效果。事实上,由于R200支持DirectX pixel shader 1.4,所以它依然支持很多2005年的电玩,但同期的GeForce 4只支持pixel shader 1.3,兼容度比Radeon 8500略逊一筹。

在这个时期,ATI为了对抗NVIDIA,开始销售显核予显卡厂商,而显卡会附上"Powered by ATI"字样。这个突然的转变令NVIDIA措手不及,尝到了自不幸的NV1计划以来第一次失败。此外,ATI推出了由R100核心发展而成的RV200,即Radeon 7500。RV200的功能与R100相同,但核心频率大幅提升至290 MHz。ATI亦推出了只有单条流水线的Radeon 7000。最后,多余的R100显核则以Radeon 7200的姿态出现。

Radeon 8500受到OEMs的欢迎,这是由于它与主板的兼容性比NVIDIA的产品高。驱动程序仍旧是ATI的弱点,但随着时间的推进,已有相当的进步。Radeon 8500显卡系列的良好性能和功能,使ATI正式成为NVIDIA的对手,而其他显卡厂商,例如3dfx,早已于2000年结束业务。ATI亦推出了催化剂(Catalyst)驱动程序套装,它的质量,兼容性和性能都比前代驱动程序进步。

对于NVIDIA,Radeon 256和Radeon 8500是警告,示威著NVIDIA自以为理所当然的高耸市场地位。2002年对于ATI是决定性的一年,ATI突如其来发布了新的Radeon结构。第三代Radeon是从头研发的DirectX 9显示核心,Radeon 9700(R300)是历史中其中一个最创新的产品。此外,ATI胜过NVIDIA的DirectX 9芯片数个月。纵使R300使用当时最强的四条像素流水线架构,但没有电玩利用到此架构的优势。

Radeon 9700高性能的原因在于它拥有256bit记忆体带宽。在此之前,所有高性能显卡,如TNT和Rage 128,都只是拥有128bit记忆体带宽。纵使兼容度比GeForce 4,甚至是自家的Radeon 8500差,但记忆体带宽比那些卡多很多。事实上,NVIDIA的GeForce FX 5800使用了128bit记忆体带宽,影响性能发挥。

从此,ATI在高端市场保持着优势,并将技术推广到市场分额最大的中低端市场。ATI决定销售R300的削弱版,使它成为中端市场产品,并命名为Radeon 9500。而Radeon 9500 Pro则配备了R300核心,但只使用了128bit存储器带宽,核心频率为275MHz。这张显卡比最快的GeForce 4显卡还快,尤其是DirectX 9。

R300引起显卡厂商的注意。为了满足中端市场的需求,ATI甚至容许厂商售卖Radeon 9700显卡的削弱版,但一半的像素流水线被遮蔽掉了。这些显卡与一般的Radeon 9500 Pro显卡不同,它有256bit存储器带宽,但只有四条像素流水线,性能比一般的差。热衷硬件者发现能轻易透过破解驱动,重开被遮蔽掉的像素流水线,令价钱一般的Radeon 9500摇身一变成为昂贵的Radeon 9700显卡。

低端市场方面,ATI推出了RV250。它是建基于Radeon R200核心,但每条像素流水线的光栅单位减半。这个架构与原本的GeForce相同,但Radeon 9000的性能与Radeon 8500差不多。它与只有两条像素流水线的GeForce 4 MX竞争。而原先的R200核心则被包装成Radeon 9100出售。由于Radeon 9100每条像素流水线的光栅单位数目与Radeon 8500相同,所以性能比Radeon 9000好。Radeon 9200(RV280)是RV250的AGP 8X版本。Radeon 9100 IGP是集成型显卡,只有两条像素流水线。这个时期的ATI显卡命名比较混乱。

ATI在2003年推出了Radeon 9800 Pro(R350)以取代Radeon 9700。对比NVIDIA的GeForce FX 5800,它的功耗比较低,但性能更好。在中端市场方面,推出了Radeon 9600(RV300),像素流水线数目比9800 Pro减半。它的性能比Radeon 9500 Pro(R300)稍低,但功耗亦比较低。在DirectX 8应用下,它的性能比Radeon 8500(R200)和Geforce 4低,但DirectX 9则摇摇领先,这是由于那些旧卡并不支持DirectX 9。

据Mercury Research所说,ATI市场占有率在2004年第三季由4%升至27%,而NVIDIA的市场估有率由23%降至15%。而市场估有率第一则是Intel,估有率是39%,纵使只是销售集成型显卡。

在2005年,ATI开始销售X800 XL PCI-E显卡,它是X800核心的110纳米制程版本。而原先的X800核心则采用130纳米low-K制程。X850是当时ATI的高端显卡,以取代Radeon 9800。但不支持32bit渲染和SM 3.0令它难以与NVIDIA GeForce 6竞争

在2005年10月,ATI终于推出90纳米制程的Radeon X1000系列显卡。其实早一年前已敲打出最初版本。但由于一个回路上的故障,令最终频率降低了150 MHz,最终令大规模生产延迟了数个月。这个关键性的的延迟令NVIDIA的7800系列显卡抢尽了高端市场。纵使ATI保持了市场估有率,但利润则减少了。

注释及参考资料

编辑
  1. ^ 2006年-2010年间AMD使用ATI做为其显卡的子品牌
  2. ^ 官方新LOGO出炉:“ATI”终将成为历史. [2011-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07). 
  3. ^ Comdex:FIC(大众)推出支持P4的RADEON IGP340主板. [2014-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3). 
  4. ^ ATI All-In-Wonder强势归来步入高清时代. [2008-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7-30). 
  5. ^ 下载:ATI All-in-Wonder HD显卡驱动8.5版. [2008-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01). 
  6. ^ AMD专业显卡FirePro V3700/V5700发布. [2008-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04). 
  7. ^ AMD发布全系列Imageon手机处理器产品线. [2008-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