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塔

位於紐西蘭奧克蘭市的高層建築
(重定向自Sky Tower

天空之塔英语Sky Tower)是新西兰奥克兰市的一座观光通信,位于奥克兰中心商务区维多尼亚街及联邦街的交界。从地面到塔状天线杆顶部计算,塔高328米(1,076英尺)[1],是南半球最高的独立建筑物,以及全球独立式观光塔第十三位的观光塔 [2]。相较其他高楼大厦,天空之塔独特的外型和高度,使它成为奥克兰的标志性建筑,常用于标志宣传

天空之塔
Sky Tower
概要
类型电视塔[*]旅游景点
用途通信、观光、混合用途
地点 新西兰奥克兰市
坐标36°50′54″S 174°45′44″E / 36.84847°S 174.76231°E / -36.84847; 174.76231
动土1994年
竣工日1994年─1997年
开放1997年3月3日
所有者天空城娱乐集团
管理者天空城娱乐集团
高度
高度328 米
天线/尖顶328米(1,076.1英尺)
顶楼222米(728.3英尺)
设计与建造
建筑师Craig Craig Moller Ltd.
建筑商Fletcher Construction[*]
开发商哈拉斯娱乐
工程师贝科工程设计集团
结构工程师贝科集团[*]
网站
www.skytower.co.nz
地图
地图

地标奥克兰天空城(SKYCITY Auckland)赌场综合设施的一部分,由天空城娱乐集团(SKYCITY Entertainment Group)拥有及营运。然而,综合设施原为哈拉斯娱乐(Harrah's Entertainment)而建。[3]

由天空塔上所拍的夜景。

用途

编辑

天空之塔上部有两层餐厅。一层是“Orbit”,设有旋转座椅,每小时旋转360度[4]。另一层是咖啡厅层,并有两个观景台(包括部分玻璃地板)。[4]每日平均吸引1,450名游客(每年逾50万人)。[5]

 
奥克兰空中轮廓线上的天空塔

该塔亦特设高飞跳(SkyJump),由观景台起跳的192米[6]“乐趣下降者”(fan descender)弹跳(介乎于高空弹跳〔又称蹦极跳〕和低空弹跳之间的体验),达到每小时85千米(每小时53米)。摩天弹跳是受引导电缆控制的,防止弹跳者在阵风时撞向塔身。[7]天线杆部分(300米(980英尺)高)内的攀登活动亦适合旅行团。[6]

除了娱乐外,该塔用于通信广播奥克兰对等互联(Auckland Peering Exchange,APE)位于48楼。数家电台广播公司设立了发射台,共享天线系统。电视公司Canwest(经营TV3C4频道)在塔上设有二次发射台,其主发射台位于Waiatarua。

 
观景台内的玻璃地板

照明

编辑

天空塔具备宏伟的照明装置,展现奥克兰夜间的空中轮廓线。为向应不同组织和盛事,天空城会利用该塔各种灯光色彩或混合色彩宣传。例子如下:

色彩编码的图片参见天空城网站。[1] [2]

随着新西兰冬季的电力消耗量急剧增加,加上国内大多数能量贮备依靠水文湖区水位,为防电力中断当局推出节能计划。[8] 天空城在2008年冬季关掉该塔的照明装置,只保留红光航空灯闪动,宣扬节约能源。天空城亦正减少其综合设施正面的泛光照明。奥克兰天空城酒店集团总经理Simon Jamieson表示:“像每个新西兰人一样,我们关注国家的电力供应,我们认为有责任向应节约能源。”[9]该塔在8月4日再度照明,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10]

建设

编辑
 
天空之塔亮起圣诞节色彩,其他灯光计划亦会应用
 
黄昏时由伊甸山(Mt Eden)望向天空塔

计划历史

编辑

弗莱彻建筑(Fletcher Construction)是计划的建筑承包商,工程公司贝科工程设计集团(Beca Group)提供设计的协调管理,以及建筑、岩土、民用、机械、电力、配管、照明和消防等工程服务。天空塔由克雷格克雷格莫勒(Craig Craig Moller)的高登·莫勒(Gordon Moller)设计,曾获新西兰建筑师学会(New Zealand Institute of Architects)国家奖及其他地区奖项。[11][12][1]天空塔于1997年3月开幕,建造为期两年半,比预期早了六个月。[13]

事实和数据

编辑

天空塔由高性能钢筋混凝土建造。其12-米(39-英尺)轴径(包括三台升降机及一道紧急楼梯)由八根支柱支撑,建基于16根钻至12米(39英尺)深、直达当地沙岩的基桩。[12][1]主轴以自升式模板兴建。[1]

较高楼层由复合材料、结构钢、预制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建造[1],观景台则以镀蓝/绿色反光玻璃包层。钢构架支撑着天线杆上节构造。施工期间使用了15,000立方米(20,000立方码)混凝土、2,000公吨(2,200短吨)钢筋及660公吨(730短吨)结构钢。天线杆本身已逾170公吨(190短吨)重。[1][14]由于架身太重,直升机难以负荷,要由装在塔上的大型起重机吊起。其后,另一台小型起重机在天空塔上部装配,用来拆缷大型起重机。小型起重机再拆缷成较小组件,经升降机运走。[1]

应急措施

编辑
 
天空塔天空台的360度全景视图

天空塔设计上可抵御超过每小时200公里(每秒55米)的强风及千年一遇的地震。分析指出,若40千米(25英里)外发生里氏震级7的地震,该塔仍会完好无损。即使地震发生在20 km(12 mi)外,达到8(释放多于7地震的31.6倍能量),该塔预期不会倒塌。[1]其他应急措施方面,遇有火警,观景台下层防火间会提供庇护。楼梯井亦符合防火安全。[14]到目前为止,天空塔至少一次因为天气状况关闭。2006年11月暴风雨吹袭,该塔在150km/h(每秒42米)的狂风中明显晃动。其实,有关措拖纯粹顾及游客需要。该塔设计上可承受在每小时210公里(每秒58米)的大风中摇动一米(39英寸)[15],但预计平均一千年才会发生一次。[1]

大众文化

编辑
  • 在《NORAD追踪圣诞老人》(NORAD Tracks Santa)中,主角飞越奥克兰时天空塔常在视线出现。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Case Studies: Sky Towe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from 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 Department of Civil &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Retrieved 2007-12-01.)
  2. ^ Sky Towe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自天空城网页)
  3. ^ In Auckland, Life Is Alfresco - The New York Times, 5 October 1997
  4. ^ 4.0 4.1 Orbit, Sky Tower - The New Zealand Herald, Saturday 19 May 2007
  5. ^ Sky Tower Educati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from the SKYCITY Auckland website. Accessed 2008-03-04.)
  6. ^ 6.0 6.1 Auckland: Don't Miss: Action in the outdoor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from the Tourism New Zealand website. Retrieved 2007-12-02.)
  7. ^ SkyJump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from the official skyjump.co.nz website. Accessed 2008-06-21.)
  8. ^ Powersaver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from the 'Powersavers.co.nz' website. Accessed 2008-09-14.)
  9. ^ SKYCITY Auckland switches off the Sky Towe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from a SKYCITY Entertainment Group Limited press release. 10/06/2008. Accessed 2008-09-14.)
  10. ^ Sky Tower Relights Auckland Skyline Archive.is存档,存档日期2008-10-17 (from a SKYCITY Entertainment Group Limited press release. 04/08/2008. Accessed 2008-09-14.)
  11. ^ Sky Towe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from the website of Craig Craig Moller, Sky Tower's architects)
  12. ^ 12.0 12.1 Projects: Commercial: Sky Towe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from the Fletcher Construction website. Retrieved 2007-12-02.)
  13. ^ Sky Towe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from 'Feature Projects', Beca Group website)
  14. ^ 14.0 14.1 Construction Fact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from the SKYCITY Auckland website)
  15. ^ Some homes still powerless after storm - The New Zealand Herald, Friday 10 November 10, 2006

外部链接

编辑

36°50′54″S 174°45′44″E / 36.848461°S 174.762183°E / -36.848461; 174.76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