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香港地理

InternetArchiveBot在话题“外部链接已修改”中的最新留言:7年前
已撤销的典范条目香港地理曾属典范条目,但已撤销资格。下方条目里程碑的链接中可了解撤销资格的详细原因及改善建议。条目照建议改善而重新符合标准后可再次提名评选
条目里程碑
日期事项结果
2007年3月15日优良条目评选入选
2007年4月20日典范条目评选入选
2015年3月11日典范条目重审撤销
当前状态:已撤销的典范条目
          本条目依照页面评级标准评为丙级
本条目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香港专题 (获评丙级极高重要度
本条目属于香港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香港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丙级
 极高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极高重要度
香港 这篇条目是香港条目提升计划的一部分,本计划是为了提升与香港相关的条目之内容质量。欢迎您也参与此提升计划,从各方面帮助我们改善条目,欲了解详情,请造访计划页面

香港地理条目已经提升,经过维基人的检讨和评分后(参看检讨过程存档),结果如右方显示:

2.95 / 5.0
质量:

有矛盾

编辑

有矛盾,不明原作者的意思

“有四分之三的土地因历史、地理环境等原因,仍属郊野地区,分别划入23个郊野公园,15个特别地区,4个海岸公园及1个海岸保护区,约占香港总面积超过38%的土地,” --Kfsung 08:58 2006年2月27日 (UTC)

地图参考

编辑

好东西当然要跟大家分享:

--minghong 14:50 2006年7月2日 (UTC)

于2006年11月7日提名。

比较技术性的内容已经完备,余下内容属如土地利用、空气污染、基本经济结构等,大家凭常识、新闻报道、或是翻翻社会科、经公科的教科书,都可以帮忙扩充。以优良条目甚至特色条目为目标。

(+)支持

  1. tonync (talk) 17:02 2006年11月6日 (UTC)
  2. Kevinhksouth (Talk) 05:58 2006年11月7日 (UTC)
  3. Stewart~恶龙 10:49 2006年11月13日 (UTC)
  4. Ahleong 10:32 2006年11月14日 (UTC)
  5.  --Summer622 16:44 2006年11月14日 (UTC)

(-)反对

意见

  • 假若条目当选,希望支持的同学可以先分工合作,各自“专攻”部分章节,完成后再作共同检讨。-- tonync (talk) 16:03 2006年11月7日 (UTC)
  • 有道理,但不知应如何分工。要作地区性描述吗?!水域也计算在内吧!另外,可弄一个列表把最高的山(大冒)、最长的河流(梧桐)、最大的岛屿(大屿)等。 Stewart~恶龙 18:16 2006年11月13日 (UTC)
  • 空气污染不要提太多,还是留在香港生态写比较好。--Ahleong 10:32 2006年11月14日 (UTC)
    • 分工意思是各位同学先选择喜欢的章节,例如“人口”或者“第三产业”,自己利用12月最初几个星期写好,然后再在后期做简单检讨完成。Stewart所提及的表格其实已经有(地形及地质段),最长河流只需找到资料来源即可加入。另外,如果Ahleong认识香港生态的话,请协助扩充!可以放到地形及地质段后面?-- tonync (talk) 05:22 2006年11月29日 (UTC)

地理特色条目

编辑

假如有心把香港地理打造为特色条目,欢迎参考英文维基百科的en:Geography of Indiaen:Geography of Ireland,两者均为特色条目。 -- Kevinhksouth (Talk) 08:45 2006年12月1日 (UTC)

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

编辑

对于香港地理条目是否收录人口及经济等方面内容,似乎暂时未有定论。包括原因是因为人口及经济的确是地理的研究范围,地理书籍和教科书都会包含这一点。不过,英文版的两个地理特色条目en:Geography of Indiaen:Geography of Ireland都没有提及这两点,而且这两点的内容分别可写到主条目香港,或者到个别章节香港人口香港经济等撰写。有心写这方面内容的同学,请考虑这些问题。-- tonync (talk) 09:08 2006年12月1日 (UTC)

写人口的时候,或者可以考虑集中论述和有关的问题。例如人口迁移、跨区就业、建设新市镇等。-- tonync (talk) 09:20 2006年12月1日 (UTC)
先写应该写的,有争议的部分或隐藏起来或先放讨论页如何?! Stewart~恶龙 15:25 2006年12月3日 (UTC)

需要的图片

编辑
  1. 地势图(不是卫星图)
  2. 地质和矿物图
  3. 降雨量分布图
  4. 供水图(包括水塘及集水带)
  5. 华南地区天气图(冬、夏各一)
  6. 土地行用图(如:工、商、农地分布)
  7. 人口分布图(包括密度)
  8. 主要交通图(包括渡轮、铁路及主要干线)
  9. 机场及海港贸易图
  10. 环境保护图(包括堆填区、排污口、污染黑点等)
图片不易集成,不过尽力吧!以上参考自《Handy Atlas For Hong Kong》。Stewart~恶龙 20:35 2006年12月2日 (UTC)

环保问题

编辑

环保问题段落没有注明资料来源,部分内容经查后证实不准确。现准备改写该段落,将原有内容移送此处,备作参考。移动开始:

现时香港的环境问题主要都是来自都市的高速交通网,以水污染空气污染为主,在部分地区的声音污染亦有存在。
作为一个已发展的地区,政府对于废物的排放及回收都有规定。而时香港有参加的环境国际协定有倾物入海(准会员)。另外,香港的废物弃置仍然以堆填为主,回收业在香港由于得不到资助,甚少商人愿意就此而投放资源。过去香港最大规模的废纸回收商捷众造纸厂亦因为经营困难而要结业。污水方面,政府现时透过“策略性排污计划”,把全香港所收集得到的污水都送往昂船洲作中央处理,然后再排放出大海,以减少污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此外,市区一带亦面对热岛现象,原因是都市化的面积不段扩展,而绿化面积又不断缩窄。然而,香港仍有不少地产商对于政府把大量土地划作郊游用途而非常不满,当中以胡应湘为其中的代表。他们指政府把土地划作郊游用途,白白浪费了香港珍贵的土地资源。他们亦指这些土地若然得以开发,可以为香港带来丰富的财政收入。然而,环保团体却指地产商的计划是一种自杀的行为,因为若然现时的郊游地带都全数批与地产商作发展用途的话,由于缺乏绿化面积为都市降温,因为热岛效应的缘故,香港的地表温度将会高达50度,不再适合人类居住。

移动结束。根据环保署网页,污水送往昂船洲属净化海港计划项目,而且不是全港污水均送往该处。策略性排污计划(全称“策略性污水排放计划”)称号经过检讨后已经停用。-- tonync (talk) 15:56 2007年1月11日 (UTC)

香港耕牛遗弃也是一个问题—218.161.2.143 2007年6月26日 (二) 09:30 (UTC)基多拉回复

优良条目评选

编辑

特色条目评选

编辑

内容详尽,结构完整,参考资料充足,堪称经典--WesleyW 12:02 2007年4月7日 (UTC)

支持

编辑
  1. (+)支持--WesleyW 12:02 2007年4月7日 (UTC)
  2. (+)支持 非常详尽,值得入选 Jasonhuen 17:07 2007年4月7日 (UTC)
  3. (+)支持Iflwlou [ M {  17:46 2007年4月8日 (UTC)
  4. (+)支持,虽然暂时投票形势不算乐观,但这一票我还是要投,因为我觉得这已符合特色条目的资格。 -- Kevinhksouth (Talk) 14:19 2007年4月10日 (UTC)
  5. (+)支持---什么是爱情???(有事找我?) 09:50 2007年4月12日 (UTC)
  6. (+)支持---大体上还不错。Timothy 06:46 2007年4月13日 (UTC)
  7. (+)支持:非常不错啊!—dbslikacheung 04:04 2007年4月15日 (UTC)
  8. (+)支持按维基的特色条目以及维基的地理条目质素,香港地理算是差不多。—Mtrkwt 15:30 2007年4月16日 (UTC)
  9. (+)支持--恶德神父 10:52 2007年4月17日 (UTC)
  10. (+)支持:见反对栏,已收回反对票并加以支持,基本上很多问题已解决,很高兴籍著特色条目候选可以更加提升条目的素质。—Chaplin 来喝杯茶吧!日头西出 11:00 2007年4月17日 (UTC)
  11. (+)支持,尤其感谢Kevinhksouth以及Mtrkwt为条目所做过的努力。 -- tonync (talk) 16:25 2007年4月18日 (UTC)
  12. (+)支持,其实那么努力,实在该入选回报他们的心力—陋室茶话第四次维基质量战 07:41 2007年4月19日 (UTC)
  13. (+)支持,本人提出之意见着实不足以构成反对条目的原因。—Clitheringtête-à-tête2007年4月19日 (四) 16:13 (UTC)回复
  14. (+)支持,很不错的条目MLLTALK 2007年4月20日 (五) 10:01 (UTC)回复

反对

编辑
  1. (-)反对——见意见栏。—Quarty 13:21 2007年4月7日 (UTC)
  2. (-)反对,缺少边界线、海岸线、领海、自然灾害、环境问题(包括加入的国际条约)等内容,另外,交通与人口是否有必要也在这个条目中作为一部分内容介绍,还是完全放在相应条目中也值得商榷。可以参看[1]百無一用是書生 () 15:19 2007年4月7日 (UTC)
  3. 初步(-)反对--适用于香港的部分国际环保公约这一栏目应该有一个较清楚的列表, 而且也同意书生的内容 --黑武士仲尼 15:13 2007年4月10日 (UTC)
  4. (-)反对,同Quarty的第一至第三,一些句子中立性不足,且个人认为还有很大的扩充空间,同书生。收回反对票,身为香港人,我认为这条目把香港的地理描述得够好的了,加上大部分问题都已解决,不想反对。—Chaplin 来喝杯茶吧!日头西出 10:59 2007年4月17日 (UTC)
  5. 上述反对理由似乎已经得到处理或在下方讨论,我认为反对者有责任解释当中意思。我本人则仍然(-)反对成为特色条目,因为土地利用一段关于新界农业式微所产生的问题,没有注明资料来源。得到解决我应该会改为支持。 -- tonync (talk) 05:07 2007年4月16日 (UTC)
    多得其他编者协助补充,我提出的问题已经解决,改投支持票。-- tonync (talk) 16:25 2007年4月18日 (UTC)

意见

编辑
  1. 尚带有富感情色彩的字眼,以引言的第二、三段和#自然生态的第一段情况较严重。另外诸如“如何有效利用土地对香港来说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挑战”、“香港拥有高度发展及复杂的交通网络”、“大部分时间风和日丽、秋高气爽,是适合郊游的季节”等语句也不应出现。
  2. 自然地理一段的引言不能引起下文。
  3. “[鱼或]鱼”、“[鱼立]鱼”是什么?
  4. 气候的最后两段似乎扯远了。
  5. 我认为人文地理占的篇幅过多。—Quarty 13:21 2007年4月7日 (UTC)
  • 同意Quarty提的第一、二、三点意见。不过最后两点我个人倒觉得还好。此外“/”应改成“、”或全形“/”较好。还有:来源请求“香港境内极偶然会感觉到地壳震动,但均不会造成任何伤亡或损坏。”--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13:45 2007年4月7日 (UTC)
  • 无可否认香港地理在中文维基百科实在有相当的水准,我甚至认为是各国地理中最好的一篇了,可是要说到参选特色条目,总是觉得好像欠缺些什么。既然有人提名于此,也姑且当是一次同行评审的机会,让大家讨论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善。我也大致同意Quarty的一至三点及苍穹之丘的意见,此外我也希望能够有多些图表就更好了。 -- Kevinhksouth (Talk) 14:30 2007年4月7日 (UTC)
  • 还有一点意见,就是在生物名称后应该加上的是学名,而不是英文俗名。而且学名应当使用斜体。--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14:38 2007年4月7日 (UTC)
    • 生物名称后加上连结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中文维基百科还没有其条目,所以给出英文维基百科的连结。最理想当然是这些条目也在中文维基出现,便不再需要在后加上任何连结。以现阶段看,连结不变但改为显示学名也是可取的。 -- Kevinhksouth (Talk) 14:57 2007年4月7日 (UTC)
  • 我认为“XX地理”条目的内容大部分应介绍自然地理,如果算上人文地理,那么一个条目涉及的方面也太多了。况且香港土地利用香港人口香港交通等已有主条目,我认为放到参见一节已经足够。参考英文版特色条目印度地理。—Quarty 15:28 2007年4月7日 (UTC)
    • 我还是认为至少要有一个简述(人口、交通,甚至是经济结构),因为不可否认,这些学科也是地理学的范畴。不过不用太长,加起来自然和人文应该是3:1左右的比例?--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01:00 2007年4月8日 (UTC)
  • 很详细也很棒的一个条目,但是我也认为人口、交通以及经济部分属于一个地区的介绍主述,并非与地理有直接关联,所以应该简化或是移除。目前状况似乎已经有很大的改善了!→真的很啰唆的阿佳 23:33 2007年4月9日 (UTC)
  • 经过今日的修改,为条目进行美化、内容扩充及解决以上部分问题后,我初步支持这个条目。作为一个只有约一千平方公里的城市的地理条目,我觉得有现在的质素也相当难得,我也认为现时也绝不逊于另一个英文特色地理条目爱尔兰地理。 -- Kevinhksouth (Talk) 14:39 2007年4月10日 (UTC)
  • 以前删掉了的一段环境问题又再出现了,看来什么内容应包含在地理条目中仍存在争议,争议未解决前这个条目成为特色似乎不妥。—Quarty 14:52 2007年4月10日 (UTC)
    • 唉... 你说得对。现在连特色的地理条目应该包含什么内容都有争议,根本就不能够做到什么,甲君满意时便轮到乙君不满意。环境问题一节是我顺应书生意见加入的,当中也仿照英文版的印度地理加入签署公约的表格,想不到反应会两极化:有人认为应该删去,有人却觉得未够详尽。希望大家尽快达成共识,而在共识达成前我应该也不会大改那个条目了,亦奉劝其他人不要,免得到最后原来白做一场。我也暂时收回支持票,等待大家的共识。 -- Kevinhksouth (Talk) 15:58 2007年4月10日 (UTC)
  • 个人以为,现在条目经过大幅修改以后,引言部分似乎与内文失去了互相呼应之效用。不过话说回来,其实香港作为一弹丸之地,不像印度大陆,同质性较高,人文地理应该可以占上更大的篇幅。因此建议内文可再对香港农、工、商业加以描写,当中除了宜介绍本港之农耕与农业技术以外,也可简述经济由农业转营为工、商业对地理带来的影响与关系。—Clitheringtête-à-tête) 17:00 2007年4月10日 (UTC)
  • 初看起来还是很不错的Efm 01:26 2007年4月11日 (UTC)
  • 第一眼的感觉还是不错的。其他容后再谈。zzz……很困 找我 05:55 2007年4月11日 (UTC)
  • 我不知道Chaplin兄是拿着条目的旧版本作出评论还是怎样,但他所引用的其他人的反对意见早已改善:
    1. “自然地理”那一大段已分拆成独立章节,已经再没有“自然地理”的引言
    2. “[鱼或]鱼”、“[鱼立]鱼”的字眼也已经删除(其实另一种解决方法是找到它们在Unicode的对应字,但这些俗称在香港地理条目中不存在也没关系)
    3. 边界线及海岸线已在引言旁的Infobox提及,自然灾害在气候一段也有所着墨,环境问题也已经有完整章节介绍
  • 因此除了部分文笔色彩的问题有待作出更理想的修饰之外,其他的反对理由大多不能成立。 -- Kevinhksouth (Talk) 14:29 2007年4月12日 (UTC)
  • Kevinhksouth 兄,不用这么激动,站在个人而言,香港地理的人文地理确实有不少潜在问题,小弟也不能容忍地改写部分内容。但我只是问问大家,如果香港地理过分地理化,反映出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有否需要在此说得这么详细?新界的城市蚕食及土地利用冲突等问题,根本可在新界天水围元朗区等条目加以详说。而且我问问,维基城市蚕食城市衰落等主要条目也没有,连城市化也只是小条目,而且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地理用词,莫说是在香港地理,维基对整体的地理观念也不足够,何来令香港地理发展成为一条良好的特色条目?
站在中立角度而言,尽管大家认为香港地理未是时机成为特色条目,归因是在中文维基连基本地理知识也没有,难以把部分复杂的地理概念解释以内部链接处理,地理化只会令文章长而不专(什么“农业转营为工、商业对地理带来的影响”,小弟只用“城市蚕食带来的影响”,而且早已补充)。个人而言,香港地理是有扩充的空间,但不断详述,只会变得更不像特色条目。—Mtrkwt 19:45 2007年4月14日 (UTC)
  • 补充,英文版的印度地理能成为特色条目,基于地理位置特殊,有不少内营力作用可以加以详述,甚至可以解释衍生的自然灾害,但反观香港连大型板块边界也没有,只有数条断层线,加上面积细小,根本不能以印度地理比较。—Mtrkwt 19:54 2007年4月14日 (UTC)
  • 回应“不中立”用词的批评,不理解Quarty所指“引言的第二、三段和#自然生态的第一段”、Chaplin所指“一些句子”到底如何不中立,请具体指出问题用词。另外“如何有效利用土地对香港来说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挑战”我不认为不中立--挑战就是指面对问题,有何不中立?“高度发展及复杂的交通网络”我同意不中立,现已删除。“大部分时间风和日丽、秋高气爽,是适合郊游的季节”出自天文台网站,已经注明出处,而且实际例子较易引起读者共鸣,我以为可以使用。-- tonync (talk) 05:04 2007年4月16日 (UTC)
  • tonync提出的资料来源的问题也已被人解决了。此外,我也希望其他反对者重新审视这个条目及考虑修改投票立场,因为以上没有冲突的反对意见绝大部分都已解决。假如仍然觉得有非解决不可的问题,正如tonync所说,希望能够具体指出以便跟进。 -- Kevinhksouth (Talk) 13:29 2007年4月16日 (UTC)
  • 我没有说不中立,只是认为用词“带有感情色彩”,不知您是否同意。另外“大部分时间风和日丽、秋高气爽,是适合郊游的季节”只是香港天文台的一家之言,不一定正确。—Quarty 06:11 2007年4月19日 (UTC)

特色条目重审

编辑

香港地理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地理,提名人:7留言2015年2月25日 (三) 02:34 (UTC)回复

投票期:2015年2月25日 (三) 02:34 (UTC) 至 2015年3月11日 (三) 02:34 (UTC)
  •   不符合典范条目标准:提名人票。8年前入选的特色条目,主要有以下几类问题:1、排版欠佳,这个打开条目就看到了……2、来源方面,这个有点奇怪,因为看起来好像大部分内容都是有脚注的,但我点开好几个脚注,里面的内容却并不能支撑?比如“板块”一节,“就地壳板块位置而言,香港位处欧亚板块之内,远离板块边缘600公里,因此发生强烈地震机会甚微”后面的第25号脚注,里面的内容是:“……香港位于欧亚板块内,而并非处于板块边缘。著名的环太平洋地震带位于欧亚及太平洋板块的边界并贯穿日本、台湾及菲律宾。香港距离这条活跃地震带颇远,发生大地震的机会很微。……根据最新的研究资料,烈度为V度(五度)或以上的复发周期约15至20年,烈度为VII度(七度)或以上的复发周期约350至400年。”没有“600公里”这样的表述,同时,下一句“香港境内极偶然会感觉到地壳震动,但影响都很轻微。1918年位于香港东北偏东约300公里的汕头曾发生里氏7.3级地震,但破坏程度轻微。[来源请求]”下一自然段说“最近一次有感地震发生于2010年11月19日香港时间……”但从来源看,2011、2012、2013、2014年都有出现有感地震,估计这个是缺乏更新导致。地貌一节有10个“主条目”项,但有半数是红链,最后一自然段的来源都失效了,只能从来源标题猜测,“香港政府渠务署:〈水浸问题>”这个来源很可能只能支撑“但由于地势低漥,一旦遇上暴雨,渠务未经妥善处理的地区便会形同泽国”这句,上面的“自然形成的较大型平地,主要集中于最接近珠江口的新界西北部。元朗、粉岭都是由河流自然形成的冲积平原。这些天然平原土地肥沃,适合耕种。”三句不知是否可以。“地质史”一节缺乏脚注。3、大量采用:en:跨语言链接,还有大量不必要的重复链接,有心改善的同工还请注意一下我一年半以前就已经标出来的24个失效链接,现在又过了一年半,不知道还有没有。--7留言2015年2月25日 (三) 02:34 (UTC)回复
  •   不符合典范条目标准:链接大量404。--HYH.124留言2015年3月1日 (日) 04:03 (UTC)回复
  •   不符合典范条目标准:大量失效链接。--Fxqf留言2015年3月3日 (二) 04:48 (UTC)回复
  •   不符合典范条目标准:deadlink过多--Whaterss留言2015年3月5日 (四) 06:21 (UTC)回复
0支持,4反对,撤销。--59.39.127.114留言2015年3月11日 (三) 07:13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香港地理中的19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7年6月8日 (四) 09:35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香港地理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7年6月12日 (一) 13:20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香港地理中的4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7年7月27日 (四) 20:46 (UTC)回复

返回到“香港地理”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