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Shieh Meng/南希·米特福德


南希·米特福德
出生南希·弗里曼-米特福德
(1904-11-28)1904年11月28日
英国, 伦敦
逝世1973年6月30日(1973岁—06—30)(68岁)
法国,凡尔赛
职业小说家,传记作家
代表作逐爱
恋恋冬季
贵族义务 (编著)
配偶彼得·罗德
1933年结婚—1957年离婚)
亲属大卫·弗里曼-米特福德,雷德斯代尔男爵二世 (父亲)

悉尼·鲍尔斯(母亲)

米特福德家族

南希·弗里曼-米特福德 CBE (1904年11月28日–1973年6月30日),又名南希·米特福德,[n 1]英国小说家、传记作家和记者,米特福德六姐妹之一,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伦敦名利场上“镀金青年”的代表人物。她的作品多批判英国和法国上流社会纸醉金迷物欲横流的生活,言辞犀利;她还以撰写通俗历史人物传记而著称。

作为大卫·弗里曼-米特福德,雷德斯代尔男爵二世的长女,南希度过了一段优渥愉快的童年。在1931年出版第一部小说之前,她受过私立教育,接受过作家培训,但没有击起什么水花。她的两部战后半自传小说《逐爱》 (1945)和《恋恋冬季》 (1949)奠定了她的文学声誉。

南希与彼得·罗德(1933) 双方对彼此的婚姻都不满意,他们在长期分居后于1957年离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与自由法国军官加斯顿·帕莱夫斯基相恋,帕莱夫斯基是她的一生所爱。战后,南希在法国定居直到去世。在法国期间,她仍与在英国的朋友保持联系,信件往来,定期聚会。

20世纪50年代,南希提出了“U”(上流社会语)和“non-U”(非上流社会语)的概念,即从日常言语使用的词语来识别一个人的社会身份及地位。这原本只是她的一个玩笑,但没想到很多人都当真了,并把她当作礼仪教养的权威。

她的晚年苦乐参半。事业上,她撰写的的庞巴度夫人伏尔泰路易十四的人物传记取得巨大成功;然而,情感生活上,她与帕列夫斯基关系的最终破裂。60年代后期,她的健康状况每日愈下,忍受了数年的病痛折磨后,于1973年去世。

家庭

编辑
 
“伯蒂”米特福德,雷德斯代尔男爵,绘制于1902年

米特福德家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诺曼时代,约翰·德·米特福德爵士在诺森伯兰拥有一座米特福德城堡。14世纪末到15世纪初,约翰爵士担任过几个重要的公职,从此米特福德家族世代为官。[1]18世纪,威廉·米特福德 ( William Mitford ) 作为古典历史学的领衔人,主要研究古希腊史。[2] [3]他的曾孙阿尔杰农·伯特伦·米特福德 ( Algernon Bertram Mitford ) 生于1837年,又称“伯蒂”,是一名外交官和旅行家,1874至1880年间,在迪斯雷利二世的内阁部下工作。[4]1874年,他与艾尔利伯爵十世,大卫·奥格威的二女儿克莱门蒂娜结婚,该联姻使米特福德家族开始结识英国的名门望族。[5]克莱门蒂娜的姐姐布兰奇·奥格维嫁给了亨利·蒙塔古·霍齐尔爵士,霍齐尔爵士曾入伍为兵,后来经商。四个孩子中,克莱门汀(“克莱米”)在 1908 年嫁给了后来的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内莉则是嫁给了伯特伦·罗米利。 由于霍齐尔爵士和布兰奇的私生活都很混乱,尽管名义上霍齐尔爵士是克莱米的父亲,但历史学家和家族都认为克莱米不是其亲生女儿。[6]布兰奇在克莱米出生前不久曾告诉她的朋友伦敦德里夫人,孩子的父亲是她的妹夫伯蒂·米特福德,[7]但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克莱米的父亲另有其人。[n 2]

伯蒂·米特福德有五个儿子和四个女儿。在他的堂兄去世后,他继承了丰厚的财产,并辞去了在政府的公职。继承的条件是改姓为“弗里曼-米特福德”。而后他重建了位于格洛斯特郡的家族乡间别墅巴茨福德宅邸 。19世纪90年代,他曾短暂担任保守党议员。除此之外,他还沉迷于读书、写作和旅行。家族的贵族头衔曾于1886年断代,1902年他又重新被晋封为雷德斯代尔男爵一世。[8] [n 3]

米特福德家谱简图

编辑
 
该图显示了米特福德家族通过联姻与其他家族的关系,其中包括罗素家族(贝德福德公爵),[9]丘吉尔家族(马尔堡公爵),并通过亚历山德拉公主与英国王室建立了联系。[10]黛博拉·米特福德嫁给了后来的德文郡公爵十一世,[11]安德鲁·卡文迪什。

童年

编辑

亲子关系

编辑

南希·米特福德的父亲大卫·伯特伦·奥格威·弗里曼-米特福德生于 1878年3月13日,是伯蒂·米特福德的次子。大卫在锡兰经营了几年茶园,后参加了1899年至1902年的第二次布尔战争,不幸受了重伤。[12]1903年,他与托马斯·吉布森·鲍尔斯的长女悉尼·鲍尔斯订婚。悉尼是一名记者、编辑,同时是杂志创办人,其出版的刊物包括著名的《名利场》和《女士》。[13]他们于1904年2月16日结婚,之后住在伦敦西部格雷厄姆街租的房子里。[14]鲍尔斯为他的女婿提供了一份工作,即《女士》杂志的业务经理,然而大卫对阅读兴趣不大,对商业更是一无所知。南希·米特福德的传记作者赛琳娜·黑斯廷斯提到,“一个不那么令人愉快的职位……简直无法想象。” [15] 他在这个职位上待了 10 年。[16]大卫和悉尼的第一个孩子于1904年11月28日出生,他们原本给她取名为露比,但后来改变了主意,最终取名为南希。[17]

青春期

编辑

南希由保姆和女仆进行日常抚养和照顾。早些时候,悉尼认为不能对孩子发脾气,也不应该纠正孩子的行为。这样的育儿思想致使南希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任性妄为。黑斯廷斯写道,她的青春期总是“咆哮,充斥着怒火”。[18]就在她三岁生日前夕,她的妹妹帕梅拉出生了,保姆对妹妹的悉心照料加剧了南希的怒火,因此在童年时期,她总是对妹妹发泄心中的不满。[19]

1909年1月,弟弟汤姆出生,1910年6月,妹妹戴安娜出生。[19]1910年夏天,为了减轻保姆照料孩子的负担,南希被送去了附近的弗朗西斯赫兰德学校,这便是她接受的所有正规学校教育。同年秋天,全家搬到了肯辛顿维多利亚路的一栋更大的房子,之后南希一直由家庭女教师进行辅导。[20]每年夏天不是在白金汉郡海威科姆附近的乡间别墅,就是在巴茨福德宅邸与雷德斯代尔祖父母一起度过。[21]1913至1914年冬天,大卫和悉尼前往加拿大淘金,据说大卫在安大略省斯瓦斯蒂卡镇买下了一块土地。他们的第五个孩子就是在这里怀上的,于1914年8月8日在伦敦出生,取名尤尼蒂。[22]

战争、巴茨福德宅邸和阿斯霍尔庄园

编辑

1914年8月4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大卫重新加入部队,很快转移到了法国。1915年5月,大卫的哥哥克莱门特在第10皇家骠骑兵团[23]服役时牺牲,大卫从而继承了雷德斯代尔男爵的头衔和土地。1916年8月17日伯蒂·米特福德去世,仍在前线的大卫成为了雷德斯代尔男爵二世。悉尼很快住进了巴茨福德宅邸,尽管其中大部分经久未用,她仍精心地打理这个房子。孩子们可以在宅邸和庄园里尽情玩耍,也可以在书房里一起上课。但这让南希感到沮丧,她的活跃与智慧仍需激发出来。她花了很多时间在宅邸的书房里读书,根据黑斯廷斯写的传记,她的知识是在那奠定了基础。[24]

 
阿斯霍尔庄园,米特福德家族在 1919至1926年间的住宅

雷德斯代尔拥有的资产广阔,但不景气。战争结束时,雷德斯代尔男爵决定出售巴茨福德庄园,将逐渐壮大的家族(第五个女儿杰西卡·米特福德于1917年9月出生)搬到不那么奢侈的住所。[n 4]这座房子最终在1919年初被卖掉,连同其中的大量物品,让南希大失所望的是,书房里的书也一同被卖掉了。[24]新的居所阿斯霍尔庄园,是牛津郡斯温布鲁克附近的一栋詹姆斯一世时期雅克布风格的豪宅。这原本只是当作修建另一栋房子时暂时的容身之所。[25]米特福德家族在阿斯霍尔庄园住了七年,这也成为南希后来在她的半自传体小说中描绘的许多家庭场景的原型。[20] [26]

对南希来说,成长是艰难的。无法与年龄相近的妹妹帕梅拉亲近起来的她,对弟弟妹妹感到厌烦和恼怒,并通过取笑和折磨他们来发泄自己的情绪。[27]她的嘲弄无疑是残忍的,为此以汤姆为首的其他孩子组成了“反南希联盟”。[28]但她的侄子亚历山大·莫斯利后来回忆,她的嘲弄也是“一种高度磨练的武器,让极具竞争力、聪明、充满活力的姐妹们井井有条...这是她的一种自我保护手段。”[29]她与兄弟姐妹的关系并非都是敌对的,为了逗他们开心,她创办了《锅炉》杂志,并亲自为该杂志撰写了有趣而可怕的谋杀故事。[30]

在多年请求去正规学校上学后,1921年南希终于获得了在哈瑟罗普寄宿学校上学的机会。哈瑟罗普是一所为名门望族的千金们开设的非正式私立学校。劳拉·汤普森 在她为南希撰写的传记中写道,哈瑟罗普与其说是一所学校,“更像是对初次登名利场的简单演习”。[31]南希在这里学习法语和其他科目,参加有组织的活动,并加入了女童军。这是她第一次离家生活,她享受其中。[30]第二年,她被允许陪同其他四个女孩去巴黎、佛罗伦萨和威尼斯进行文化之旅;她的家书里充满了对这些景点和珍宝的惊叹:“我不知道我竟如此着迷这些画作...如果我拥有属于自己的房间,我会把它变成一个画廊”。 [32]

名利场初次亮相的名媛

编辑

1922年11月南希18岁生日时举行了盛大的“亮相”舞会,这标志着她开始步入上流社会。1923年6月,她在白金汉宫向国王乔治五世正式地进行自我介绍,标志着她在名利场上的正式“亮相”,可以参加伦敦社交季的舞会和聚会。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她大部分时间都在参加一系列社交活动,结识新朋友,并与20年代伦敦的“镀金青年”打成一片。[33]南希说“世界一片黑暗,黎明带来了光亮”。[34]1926年,阿斯霍尔庄园终于被他人收购。然而斯温布鲁克的新房子准备就绪时,家里的所有的女性前往巴黎待了三个月,黑斯廷斯说,正是在这段时间里南希开始了与法国的“终生之缘”。[35]

南希告诉她的弟弟汤姆,她在伦敦交的新朋友伊夫林·加德纳[36]“和一个叫伊夫林·沃的男人订婚了,我认为他的写作很不错”。[37]她后来和沃保持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友谊。[38]虽然她现在已经成年,但她的父亲仍对她的大多数男性朋友都怀有强烈的敌意,因为这些人表现得轻浮、自恋和柔弱。其中就有哈米什·圣克莱尔·厄斯金,是罗斯林伯爵五世的次子,牛津本科生,比南希小4岁。根据黑斯廷斯的描述,他是所有人选中最不合适的,“所有花蝴蝶中最闪闪发光、最自恋的”,无疑也是最有可能得罪雷德斯代尔男爵的人。[39]尽管厄斯金是同性恋(南希可能不知道这一点),两人于1928年相遇并非正式地订婚了。[40]家人和朋友都不看好这段关系,沃甚至建议她“好好打扮一番,找一个更好的男人”,[41]但这段关系断断续续地持续了好几年。[20]

初出茅庐的作家

编辑

除了父亲提供的微薄津贴,为了赚取更多的生活费,南希在沃的鼓励下开始写作。她最开始是在社会杂志的八卦专栏中尝试匿名投稿,偶尔发表署名文章。[42]1930年《女士》杂志聘请她撰写定期专栏。[43]同年冬天,她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高地舞》,书中的角色大多以她的朋友、熟人和家人为原型,讲述了一群人参加了一场苏格兰家庭聚会从而引发一系列混乱的故事。[44] [45]这本书1931年3月刚出版时并没有引起反响,于是她立即开始创作另一本《圣诞布丁》,由她的密友马克·奥格尔维-格兰特配图。与早期的小说一样,情节围绕“镀金青年”与传统贵族之间的冲突展开。“波比·波斌”这一角色显然有哈米什·厄斯金的影子,而约翰·贝杰曼则是配角波比的家庭教师的原型。[46]因为书中的人物极具辨识度,雷德斯代尔夫人认为这本书不适以南希自己的名义出版。[47]

厄斯金和南希之间的恋情剪不断理还乱。[47]虽然她经常对这段关系感到绝望,但她拒绝了其他人的求婚,说她“非哈米什不嫁”。[48]她的妹妹戴安娜于1928年与布莱恩·吉尼斯结婚,婚后育有两子。然而1932年,戴安娜卷入了一场家庭丑闻,她背弃了她的丈夫,做英国法西斯联盟领导人奥斯瓦尔德·莫斯利爵士的情妇,而莫斯利爵士本人已婚并育有三个孩子。这件事使南希当时的境地雪上加霜,但她是家族中唯一一个向戴安娜提供帮助的人,定期拜访她并向她传达家里的最新消息和社会八卦。[49]1933年6月,她与厄斯金的恋情戛然而止,因为厄斯金告诉她,他打算娶一位伦敦银行家的女儿。[50]在他们分手后的最后一封信中,南希写道:“我想,你的灵魂还是爱我的,我们会有孩子,然后相依到老,一起回顾相爱的时光”。[51] [52]


 

外部链接

编辑

[[Category:法國榮譽軍團軍官勳章持有人]] [[Category:CBE勳銜]] [[Category:英格蘭傳記作家]] [[Category:巴黎作家]] [[Category:伦敦作家]] [[Category:1973年逝世]] [[Category:1904年出生]] [[Category:含有連結內容需訂閱查看的頁面]] [[Category:包含ODNB來源的維基百科條目]]

  1. ^ Burke, p. 282
  2. ^ Burke, p. 286
  3. ^ Wroth, W. W.; Taylor, J. S. (revised). Mitford, William (1744–1827). 《牛津国家人物传记大辞典》 online.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4. doi:10.1093/ref:odnb/18860.  需要订阅或英国公共图书馆会员资格
  4. ^ Acton, pp. 2–4
  5. ^ Hastings, p. 2
  6. ^ Lovell, p. 25
  7. ^ Lovell, p. 533
  8. ^ Gosse, Edmund; Matthew, H. G. C. (revised). Mitford, Algernon Bertram Freeman-, first Baron Redesdale (1837–1916). 《牛津国家人物传记大辞典》 online.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4. doi:10.1093/ref:odnb/35048.  需要订阅或英国公共图书馆会员资格
  9. ^ Russell, John, Viscount Amberley (1842–18769). 《牛津国家人物传记大辞典》 online.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14. doi:10.1093/ref:odnb/24324.  需要订阅或英国公共图书馆会员资格
  10. ^ Hastings, pp. 234–35
  11. ^ Lovell, p. 338
  12. ^ Hastings, pp. 4–5
  13. ^ Cochrane, Alfred; Matthew, H. C. G. (revised). Bowles, Thomas Gibson (1842–1922). 《牛津国家人物传记大辞典》 online.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8. doi:10.1093/ref:odnb/32005.  已忽略未知参数|orig-date= (帮助) 需要订阅或英国公共图书馆会员资格
  14. ^ Hastings, p. 5
  15. ^ Hastings, p. 6
  16. ^ Lovell, pp. 16–17
  17. ^ Hastings, pp. 7–8
  18. ^ Hastings, p. 9
  19. ^ 19.0 19.1 Hastings, p. 10
  20. ^ 20.0 20.1 20.2 Hastings, Selina. Mitford, Nancy Freeman- (1904–1973). 《牛津国家人物传记大辞典》 online.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15. doi:10.1093/ref:odnb/31450.  已忽略未知参数|orig-date= (帮助) 需要订阅或英国公共图书馆会员资格
  21. ^ Hastings, pp. 15–17
  22. ^ Lovell, p. 32
  23. ^ Casualty details: Freeman-Mitford, Clement B. Ogilvy. Commonwealth War Graves Commission. [5 December 2013]. 
  24. ^ 24.0 24.1 Hastings, pp. 22–24
  25. ^ Lovell, p. 42
  26. ^ Acton, p. 9
  27. ^ Hastings, p. 33
  28. ^ Lovell, pp. 51–52
  29. ^ Alexander Mosley, quoted in Thompson 2003
  30. ^ 30.0 30.1 Hastings, pp. 37–38
  31. ^ Thompson 2003
  32. ^ Mosley (ed.), pp. 16–17
  33. ^ Hastings, pp. 42–43
  34. ^ Byrne, p. 113
  35. ^ Hastings, pp. 46–49
  36. ^ Byrne, p. 118
  37. ^ Lovell, pp. 107–08
  38. ^ Acton, p. 28
  39. ^ Hastings, pp. 56–61
  40. ^ Thompson 2003
  41. ^ Thompson 2003
  42. ^ Hastings, p. 69
  43. ^ Mosley (ed.), p. 62
  44. ^ Thompson 2003
  45. ^ Hastings, p. 70
  46. ^ Hastings, pp. 71–72
  47. ^ 47.0 47.1 Lovell, pp. 147–49
  48. ^ Hastings, pp. 73–75
  49. ^ Hastings, pp. 76–77
  50. ^ Thompson 2003
  51. ^ Mosley (ed.), p. 90
  52. ^ Lovell, pp. 1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