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录像系统

(重定向自VHS

家用录像系统(英语:Video home system,简写为VHS[1][2][3]),是由日本JVC公司在1976年开发的一种家用录像机录制和播放标准。

家用录像系统
VHS logo
一块VHS录像带的正面图片
媒体种类盒式磁带,½英寸
编码磁带调频NTSCPALSECAM、MESECAM;525线英语525 lines625线英语525 lines
容量在PAL制式下的通常最大录制时间为120、180或240分钟
在NTSC制式下的通常最大录制时间为120或160分钟
读取机制螺旋扫描英语Helical scan
写入机制螺旋扫描英语Helical scan
开发日本胜利株式会社 (JVC)
尺寸18.7 × 10.2 × 2.5 厘米
(7 1⁄9 × 4 × 1 英寸)
用途家庭自摄影片英语Home movie家庭媒体视频英语Home video (被DVD蓝光光碟取代)及电视录制 (被DVR取代)
发展自卡式录音带
已发布1976年9月9日,​48年前​(1976-09-09(日本)
1977年8月23日,​47年前​(1977-08-23(美国)
左起:S-VHS录像带、S-VHS-C录像带
VHS的M型进带方式
VHS录像带内部结构

历史

编辑

VHS 诞生前

编辑

在20世纪50年代,使用录像带来记录像像的技术日趋成熟。但当时这些技术及设备的价格较为昂贵,而且仅用于专业用途,例如电视行业、电视台直播室、医学成像(如记录萤光透视镜影像)等。

VHS 的开发

编辑

直到1970年代,录像带技术成本下降,得以进入家庭领域,并且造就了家用影像行业、并改变了电影和电视行业之业务及其经济情况。可是,部分电视行业认为卡式录像机(VCR)具有破坏其业务的能力,至于电视用家则将卡式录像机视为“能够随意控制观看体验”的方式[4]

VHS的开发可以追溯到1971年,JVC 的工程师 Yuma Shiraishi 和 Shizuo Takano 组成团队来开发以家庭为本的磁带录像机(VTR)[5]

到 1971 年底,他们创建名为“VHS Development Matrix”的内部示意图,为 JVC 的新 VTR 系统订立了十二个目标[6],其中包括:

  • 系统必须与任何常见的电视机兼容
  • 图像品质必须接近常见的无线电视广播
  • 磁带必须具备至少两小时时间的记录容量
  • 磁带必须能够在不同机器之间互换
  • 整个录像机系统应是多用途,这意味能够连接外置摄像机,或在两个录像机之间连接等
  • 录像机价格应当合理、易于操作,并且降低保养成本
  • 录像机须能够批量生产,系统的部件必须可以互换,并且易于维修

然而在1972年初,日本的商业录像行业遭受了经济打击;此时 JVC 削减了预算并重组了影像部门,并搁置了 VHS 项目。尽管部门缺乏资金,高野和白石仍然继续秘密地进行这个项目。到了1973年,该两位工程师已经制作了一个可实用的雏型了[7]

虽然VHS的官方翻译就是家用录像系统,但是最初VHS代表Vertical Helical Scan(垂直螺旋扫描)的意思,因为它采用了磁头/磁带垂直扫描的技术。此外有些早期的报道宣称,VHS是Victor Helical Scan(胜利螺旋扫描)系统的名称缩写,而其中的Victor取自JVC的"V"(Victor)。

与 Betamax 的竞争

编辑

1980年代,在经历了和索尼公司Betamax格式以及飞利浦Video 2000格式的竞争之后,VHS成为家用录像机的标准格式。VHS提供了比Betamax格式更长的播放时间,同时磁带传送机构又没有Betamax那么复杂。VHS比Betamax的快进和后退速度要快很多,因为在磁带高速卷动之前,播放磁头已经离开了磁带。画质方面则是Betamax格式比较好。

VHS在美国还有更多市场,还有很多录影带租赁企业提供VHS录影带的租借。在亚洲,VHS已经被VCDDVD甚至Blu-ray等所淘汰。在摄像机格式方面,DV数字视频已取代了VHS-C格式,近年来更流行内建硬盘或记忆体而不需要磁带的摄像机。

各种版本、改良与现况

编辑

VHS有一些改进标准,例如模拟标准S-VHS、用VHS磁带记录数字视频的D-VHS等。也有可以将个人电脑和VHS录像机相连接用来备份数据的设备。

还有一种小型的VHS录影带格式VHS-C(C指的是Compact),它和标准的VHS使用同样宽度的磁带,可以透过适配器在普通录像机上观看,但它的体积只有92毫米×69毫米×23毫米,比标准的VHS录影带缩小许多,故可以用在手持式摄像机等设备上。此格式在某些方面阻碍了Betamax格式的销售,因为Betamax格式的磁带的尺寸很难缩小。

在美国和日本VHS继续流行,因为开发了能够兼容传统VHS录像带的改良型,即S-VHS和D-VHS。D-VHS更可以录播高清电视节目,并有长录像时间(超过二十四小时),亦有适应高清电视画质的正版D-VHS录像带租售。但这些机器和磁带价格高昂,又不能直接兼容其他国家版本的高清电视,所以在两国以外并未普及。

后来因为BD烧录器和BD录像机出现和普及,D-VHS亦因而受到冷落了,但仍然受D-VHS爱好人仕青睐。

规格

编辑

尺寸

编辑

VHS盒式录影带里的磁带宽12.65毫米(通常被称为大½英寸格式),磁带在播放的时候会经过录像磁头或者播放磁头。VHS格式的带宽大约为3MHz,水平分辨率大约240线。VHS的垂直分辨率由电视的制式所决定,NTSC制式下为486线,PAL制式下为576线。

可录制容量

编辑
录像带标签 录像带长度 录像时间(NTSC模式) 录像时间(PAL模式)
SP LP EP/SLP SP —— LP
T-120 812 ft (247.5 m) 2:00 4:00 6:00 2:49 5:38
T-160 1075 ft (327.7 m) 2:40 5:20 8:00 3:43 7:26
T-180 1210 ft (368.8 m) 3:00 6:00 9:00 4:13 8:27
T-210 1421 ft (433.1 m) 3:30 7:00 10:30 4:56 9:52
录像带标签 录像带长度 录像时间(PAL模式) 录像时间(NTSC模式)
SP —— LP SP LP EP/SLP
E-120 570 ft (173.7 m) 2:00 4:00 1:26 2:52 4:18
E-180 851 ft (259.4 m) 3:00 6:00 2:09 4:18 6:27
E-240 1142 ft (348.1 m) 4:00 8:00 2:53 5:46 8:39

相关条目

编辑
  1. ^ ETHW (2006). IEEE History Center: Development of VHS. Page cites the original name as "Video Home System", from the original source, an article by Yuma Shiraishi, one of its inventors. Retrieved on 2006-12-28 from http://www.ieeeghn.org/wiki/index.php/Milestones:Development_of_VHS,_a_World_Standard_for_Home_Video_Recording,_1976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 Free, John. How good are they? New long-play video-cassette recorders. Popular Science (Times Mirror Magazine inc.). November 1977: 81 [2021-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4).  Alt URL
  3. ^ Boucher, Geoff. VHS era is winding down. Los Angeles Times. December 22, 2008 [July 11,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25). 
  4. ^ Glinis, Shawn Michael. VCRs: The End of TV as Ephemera (学位论文).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ilwaukee. May 2015 [November 11,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22). 
  5. ^ Pollack, Andrew. Shizuo Takano, 68, an Engineer Who Developed VHS Recorders. The New York Times. January 20, 1992 [2011-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1). 
  6. ^ VHS STORY – Home Taping Comes of Age. Rickmaybury.com. September 7, 1976 [2011-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9). 
  7. ^ VHS STORY – Home Taping Comes of Age. Rickmaybury.com. September 7, 1976 [2011-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