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国乐

中华民国国乐是指中华民国国定的传统音乐,即以汉族乐器传统音乐为主的中国民族音乐。在1949年两岸分治后,“国乐”一词仅限于在台湾及香港使用,但当代中国大陆部分学校也开始恢复使用。

“国乐”一词是1911年以后,结合改革过的中国乐器与西洋音乐理论,产生的新的乐种,与传统中国民族音乐有别。

历史

编辑

中华民国传统民族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1910年代,因末洋化教育兴办,以“西乐”称洋人传来之音乐,与之相对应“国乐”一词,用以称呼传统民族音乐[1]。国乐一词,最早见于《隋书》。

民国成立初期,由于政经环境不佳,国乐的发展并未受到重视。直到1949年国民政府迁台以后,国乐才开始稳定发展。“国乐”起于1918年,1984年起,在台湾发展的“现代国乐”。中国大陆有“民乐”,香港有“中乐”,东南亚有“华乐”。当代中国大陆学院科系,已开始采用“国乐”一词,台湾学院、大学科系,现改名“中国音乐系”,实为前身“国乐系”、“国乐组”。“国乐”之名出现于1910年代,中华国乐会第一届理事长高子铭认为兴办洋化教育是在清末,始有西乐之名。中国音乐虽经失传,仍有少数民间爱好者,集合3、5人或7、8人一起演奏,称为丝竹合奏,民国初年才有“国乐”之名。高子铭说:现代国乐团的组织,一般以为发轫于“五四”以后在上海、北平等大城市出现的“国乐队”,其中最早且较具规模的首推民国九年由郑觐文发起成立于上海的“大同乐会”。该会主张“研究中西音乐,筹备演作大同音乐促进世界文化运动”,初期以演奏雅乐为主,后来转而演奏古典音乐、民间丝竹,可以视为民间丝竹与现代国乐的过渡。 正式提出现代国乐团的观念与编组的,应属重庆时期的中央广播电台音乐组国乐队。

最早国乐发展,1918年郑觐文于上海创设“琴瑟学社”。1920年“大同乐会”成立,至1929年,刘天华协助上海音专成立国乐改进社(上海分社),1935年中央广播电台南京成立音乐组,下属有国乐队,任务为电台播音。1941年,中央广播电台管弦乐对改隶属教育部,援经费全数归国乐队专用。1942年,蜕变为新式国乐团。1948年,中央电台国乐组参加台湾省博览会,假台北中山堂演出。 1949年,国民政府迁台,引进新乐种“国乐”。最初台湾听众以为是正统中国音乐,深入了解后,发现它不但在台湾,在中国大陆也是新的乐种。1994年,陈裕刚将台湾现代化分为四个阶段,1997年,陈胜田的分期也有类似分期,整合而言,国乐在台湾的发展可分为五个时期[2]

萌芽时期

编辑

1948年11月,现代国乐队首次在台湾出现。1949年6月,中国广播公司(简称中广)与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一同随国民政府迁台[3],引进新乐种“国乐”。国乐家有:高子铭、黄体培、孙培章、王沛纶、黄兰英等,后有陈孝毅、周岐峰、刘克尔归队,后再加入有:杨秉忠、悉富森、史顺生、曹义杰等,以上为国乐现代化运动第一代在台湾形成。陈胜田在台湾大百科全书之分期如下:[4]

1950年,中广国乐团推广国乐,六期进修班培养国乐人才有:李镇东、杨秉忠、庄本立、汪振华、林培等。国乐风气带动下成立国乐社团有:中信、铁路、晨锺、政专等国乐社,后继有大鹏、台大薰风、政工干校、幼狮国乐社、中华实验国乐团等国乐社。1953年4月19日,“中华国乐会”成立,为台湾最早成立之传统民族音乐组织。

推广时期

编辑

1963年,“女王唱片”开始在市面发售国乐曲集,当时为两岸禁止交流时期。1965年,全台音乐比赛列入初、高中团体及成人独奏国乐项目,1966年加入大专组,1966年师范大学国乐参加国乐团夺冠军。

1967年,救国团合办暑期国乐营。1969年,光仁小学音乐班国乐团参赛为当时常胜国乐团。1969年,国立艺术馆成立中华国乐团。1969年,庄本立在中国文化学院(今中国文化大学)创设舞蹈音乐专修科国乐组,已有现代国乐合奏课程,后大学法规定,大学内不设专科,1975年停招,改由华冈艺术学校接替。

专业教育时期

编辑

1971年,台湾艺术专科学校(简称艺专,今台湾艺术大学),董榕森领导设立五年制国乐科,五年后再设夜间部三年制国乐科,日夜间部都有现代国乐合奏。1973年,第一商标乐团成立(原名正风国乐团),由郑思森担任指挥。

1974年,省立台中图书馆成立中兴国乐团,杨秉忠担任指挥。1975年,中兴国乐团再度改组,招收年轻职业团员,保留老团员为业余团员,人数达60人。1977年台北市南门国中音乐班开始招收主修国乐器学生,成立现代国乐团,1978年参加音乐比赛获得冠军。

职业盛行时期

编辑

1979年9月第一个职业国乐团,台北市立国乐团成立。1982年台中市立国乐团,林月里担任指挥。同年台中县立文化中心成立国乐团。1984年9月教育部成立实验国乐团。1985年中华国乐学会统计,全台湾国乐团有266个团体。

1987年政府开放大陆探亲,1988年国乐开始与对岸接触。1989年高雄市实验国乐团成立,萧青杉、赖锡中、吴宏章、林一凤领军。

两岸交流时期

编辑

两岸开放,台湾国乐生态起了重大变化,影响层面广大而深远,两岸乐器比赛、乐器改良、演奏进修等,显然大幅提升演奏水平。

  • 1990年,大陆笛子演奏家石家环与中广国乐团于台北市立社会教育馆(社教馆)演出,是大陆笛子演奏家首次于台湾演出。
  • 1991年,政府通过“国家统一纲领”,开放两岸交流政策。
  • 1991年,李登辉将“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改组为“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总会”(简称:文复会),任务改为政府与民间策略联盟运作方式。
  • 1992年,台北市立国乐团邀请十位大陆演奏家来台演出,十三场次共有十六人次的演出。
  • 1993年,鲁日融于香港举行“二十世纪国乐思想研讨会”,发表〈国乐教育在高等音乐教育中的地位〉。
  • 1995年,安宝艺术文化有限公司(目前更名为卡斯艺术文化有限公司)邀请[彭修文及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来台巡回演出。
  • 1996年,上海民族乐团全团来台湾,与实验国乐团联合演出。
  • 2009年,台湾刘江滨率领新竹市立青少年国乐团赴西安、太原演出“2009华夏乐扬两岸情”系列音乐会,受到两岸专业乐评的高度肯定。
  • 2010年,台湾刘江滨指挥带领新竹市立青少年国乐团受“打开艺术之门”之邀,8月18日于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8月22日于北京国家大剧院、24日于天津音乐厅举办“2010华夏乐扬两岸情”系列音乐会。
  • 2011年,新竹市政府主办,新竹青年国乐团承办第一届“竹堑国乐节”,邀请台湾国乐团、山西歌舞剧院民族乐团、台北市立国乐团等两岸专业乐团及新竹在地国乐团队汇演,并邀请黄晓同、瞿春泉、唐峰、周东朝、张高翔等名家参与盛会。
  • 2012年,新竹市政府与新竹青年国乐团办理第二届“竹堑国乐节”,邀请河北邯郸吹歌艺术团、山西晋城上党梆子演出团及新竹在地国乐团队汇演,并特邀张列、郭哲诚、郑立彬、王建民、王永德、闵惠芬、陈佐辉等两岸名家参与。
  • 2012年,新竹市立青少年国乐团于2011年改组增设新竹青年国乐团,赴广东深圳、广州、顺德、中山等地举办“2012华夏乐扬两岸情”系列音乐会。
  • 2012年,吴宗宪接任中国文化大学中国音乐学系主任。
  • 2012年11月30日,国乐家董榕森辞世,享寿80岁。国立台湾艺术大学中国音乐系主任林昱廷,于Facebook发表贴文:“亦宣先生已于今日中午12:35左右过世,请我们一同哀悼他。”[5]
  • 2013年1月8日,瞿春泉接任台北市立国乐团首席指挥。[6][7]
  • 2013年2月21日,台北市立国乐团前团长王正平中风病逝于台北,享年六十五岁。[8]
  • 2013年,新竹市政府与新竹青年国乐团办理第三届“竹堑国乐节”,邀请山西黄河大唢呐艺术团、美国火凤青年国乐团、九歌民族管弦乐团、北京第五中学金帆民乐团、中华国乐团、新加坡青年华乐团及新竹在地国乐团队,扩大国乐交流,并邀请王甫建、刘英、王铭裕、陈澄雄、张列、阎惠昌、冯少先、唐峰、孙凰等两岸名家演出。
  • 2013年,台湾新竹青年国乐团再度受邀赴北京国家大剧院、中央民族乐团音乐厅及上海音乐厅举办“2013华夏乐扬两岸情”系列音乐会。于上海音乐厅更特邀知名指挥家黄晓同担任客席指挥。
  • 2014年,新竹市政府与新竹青年国乐团办理第四届“竹堑国乐节”,邀请香港青少年国乐团、山西大平美固德吹打乐团及新竹在地国乐团队汇演,阎惠昌、张列、刘炳臣、刘沙、李英、林昱廷等名家参与演出。
  • 2014年5月12日,被誉为“世界最著名的弦乐演奏家”之一的二胡名家闵惠芬上午因病在上海去世,享年69岁。
  • 2014年11月26日,国立台湾艺术大学前院长陈裕刚(1945-2014)中风辞世,享年七十岁。12月8日假台北第二殡仪馆“怀源厅”举行告别式,隆重庄严,来自各地团体、数百师生到场,风雨中泣声,场面备极哀伤。
  • 2015年,新竹市政府与新竹青年国乐团举办第五届“竹堑国乐节”,邀请中央音乐学院、重庆民族乐团、琴园国乐团、河南民族乐团及新竹在地国乐团队汇演,并邀请刘锡津、陈中申、樊慰慈、罗晶、苏畅等两岸名家共同参与。
  • 2015年8月24日,中国指挥界一代宗师黄晓同因病于上海辞世,享年82岁。

乐团

编辑

主要人物

编辑

以下人物以姓氏笔画排序: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台灣大百科全書. [2015-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1). 
  2. ^ 陈裕刚(1994)。 〈影响台湾地区四十年来国乐器乐发展之因素〉,《中国新音乐史论集──国乐思想》,香港: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
  3. ^ 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文建会-地方文化馆-台中放送局〉[永久失效链接]
  4. ^ 台湾大百科全书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2097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 ^ 国乐家董榕森辞世 享寿80岁,中央社新闻
  6. ^ 存档副本. [2013-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20). 
  7. ^ 存档副本. [2013-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20). 
  8. ^ 存档副本. [2013-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来源

编辑
  • 高子铭 著(1959年)《现代国乐》。台北:正中书局。
  • 梁在平、庄本立 著(1959年)《谈国乐》。台北:未详。
  • 董榕森(1980年)〈国乐发展与文化建设〉,《中华乐讯》12月号。台北:中华乐讯杂志社。
  • 董榕森(1987年)〈近四十年来我国之传统音乐教育〉,《教育资料集刊》第12期,页599~634。
  • 林昱廷(1985年)〈三十年来的国乐教育〉,《艺术学报》第38期,页173~191。
  • 王正平(1994年)〈台湾国乐发展之回顾与展望〉,《教师天地》第71期,页30~33。
  • 刘客养(2012年)《台湾当代国乐作曲家访谈录(1970-2011)》。新北市:百川书屋。财团法人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赞助。[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刘客养(2010年起) “刘客养戏曲研究室(戏曲与音乐)”[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蔡和儒(2014年)《意想国乐、风华再现:国乐在台湾战后初期的另类现代情境(1940年代中期至1960年代)》。新竹市:国立交通大学音乐研究所硕士论文。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