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卫之战
威海卫之战(日语:威海衛の戦い),又称威海卫海战,是1895年日本帝国军队为了歼灭清朝北洋水师而进行的战役。此战为中日甲午战争之关键, 结果日军攻占威海卫,清朝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日军完全控制渤海湾,严重威胁京畿。
战斗序列
编辑日军
编辑陆军
编辑联合舰队
编辑清军
编辑清军分属两个系统:一是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的北洋系,包括丁汝昌提督的北洋海军,戴宗骞、张文宣统领的绥军、巩军、护军,以及张金彪所带嵩武军。北洋系除张金彪部驻烟台,其余驻威海卫。二是山东巡抚李秉衡的“东军”,即山东部队,包括山东半岛原驻军及战前和战时招募的新兵。驻威海卫之外的山东半岛沿海。[3]
陆军
编辑- 刘公岛、日岛:1,500人
- 威海卫北帮炮台:3,000人
- 威海卫南帮炮台:3,000人
北洋水师
编辑战役过程
编辑威海卫刘公岛为北洋水师提督衙门所在,被视为海军根本。周边筑有炮台多座,甚为坚固。日军攻占旅顺之后,成立由约二万五千人组成的山东作战军,即第二军,由大山岩指挥。日军先发动佯攻,于1895年1月18、19日炮击威海卫以西的登州[4]。
1895年1月19日,第二军从大连乘船出发,由八重山号巡洋舰带头,联合舰队的本队、第二分队与第一鱼雷艇中队于20日抵达威海卫以东50公里的荣成湾龙须岛,掩护运兵船上的日军登陆,300名清军以四门炮迎战,但在八重山号炮击后溃散,日军顺利登陆,之后兵分两路,第6师团为右路,沿海前进,第2师团为左路,沿离海4英里的道路前进,包抄威海卫后路。联合舰队的第一游击队与第二、第三鱼雷艇中队则监视威海卫北洋水师的动静。[1]:53-54[5]同日伊东祐亨修书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劝降,由英国的中国舰队总司令埃德蒙·佛莱曼特上将转交,丁未作答复。[6]日军第6师团于1月30日分三路进攻南帮炮台,首先进攻摩天岭,总兵刘超佩统率巩字军防守。日军少将大寺安纯于摩天岭被舰炮击毙,是日军在甲午战争中军衔最高的阵亡者。日军攻占南帮陆路炮台后,立即开始对南帮龙庙嘴、鹿角嘴、皂埠嘴3座海岸炮台进行海陆夹击。刘超佩逃跑,南帮海岸炮台也失守。[7][8][5]2月1日,北帮炮台失守;守将戴宗骞退至刘公岛上后自尽。2月2日,威海卫城陷落。自此,威海陆地尽失。[4]
1895年1月19日,第二军从大连乘船出发,由八重山号巡洋舰带头,联合舰队的本队、第二分队与第一鱼雷艇中队于20日抵达威海卫以东50公里的荣成湾龙须岛,掩护运兵船上的日军登陆,300名清军以四门炮迎战,但在八重山号炮击后溃散,日军顺利登陆,之后兵分两路,第6师团为右路,沿海前进,第2师团为左路,沿离海4英里的道路前进,包抄威海卫后路。联合舰队的第一游击队与第二、第三鱼雷艇中队则监视威海卫北洋水师的动静。[1]:53-54[5]同日伊东祐亨修书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劝降,由英国的中国舰队总司令埃德蒙·佛莱曼特上将转交,丁未作答复。[6]日军第6师团于1月30日分三路进攻,南岸炮台失守。2月1日,北岸炮台失守;守将戴宗骞退至刘公岛上后自尽。2月2日,威海卫城陷落。自此,威海陆地尽失。[4]日军少将大寺安纯于此役被大炮击毙,是日军在甲午战争中军衔最高的阵亡者。[5]
之后日军对依托刘公岛的北洋水师进行水陆夹攻。日陆军修复七门原南岸炮台的克虏伯炮,并对港内北洋军舰轰击。日海军鱼雷艇多次夜袭。2月5日,定远中雷搁浅[9]。提督旗移于靖远。2月6日,来远被击沉。镇远战前背伤以至不能出海。北洋水师已名存实亡。2月7日,日本海军发动总攻,后北洋鱼雷艇管带王平率鱼雷艇队出逃,多被击沉。2月9日,南岸炮弹命中靖远;靖远搁浅后被丁汝昌下令击沉。清军由于遭到水陆夹击,援军不至,表示不想继续战斗。瑞乃尔(Theodore H. Schnell)、戴乐尔、克尔克(W. Kirk)医生与牛昶昞、马复恒两位道台商量,同意投降是防止士兵哗变的最好方法。瑞乃尔与戴乐尔到旗舰上去见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与马格禄,表示应该尽量战斗,但如果士兵不愿作战,投降是正当的。丁说:“我当然会救兵勇们的性命,我也认为你们建议的是唯一可行之途,但在我实行这一步骤前我必须得先死。”[10][11]2月11日,丁汝昌服鸦片自杀,至次日死亡。威海卫水陆营务处候选道牛昶眪把丁汝昌大印交给了美籍洋员浩威(George Howie),假借丁汝昌的名义投降,浩威亲自起草降书。时任北洋舰队最高军官杨用霖以及北洋护军统领张文宣先后自杀殉国,降书由广丙舰管带程璧光乘船交付日军。2月14日,牛昶昞签订《威海降约》。北洋水师镇远、济远、平远、广丙、镇东、镇西、镇南、镇北、镇中、镇边等10艘舰船皆被编入日本海军。仅练习舰康济号由萨镇冰驾驶,载丁汝昌、刘步蟾、杨用霖、张文宣等人灵柩返回烟台。至此,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威海卫之战结束。
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1.2 1.3 1.4 An Epitome of the Chino-Japanese War, 1894-95. H. M. Stationery Office. 1896年 [2020-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30).
- ^ Herbert Wringley Wilson. Port Arthur and Wei-hai-wei. Ironclads in action: a sketch of naval warfare from 1855 to 1895, with some accou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attleship in England by H.W. Wilson. ASIN B00MXF8W3W.
- ^ 宋明岩. 李秉衡在甲午战争中的是是非非. 中共威海市委党史研究院. 2019-12-18 [2024-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21).
- ^ 4.0 4.1 4.2 S. C. M. Paine. The Sino-Japanese War of 1894-1895: Perceptions, Power, and Primac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1 April 2005: 226–227. ISBN 978-0-521-61745-1.
- ^ 5.0 5.1 5.2 5.3 威海卫之战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刘公岛管理委员会
- ^ 6.0 6.1 S. Lone. Japan's First Modern War: Army and Society in the Conflict with China, 1894-5. Palgrave Macmillan UK. 30 August 1994: 166. ISBN 978-0-230-38975-5.(英文)
- ^ 存档副本. [2024-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21).
- ^ http://www.sdzx.gov.cn/sdszxwsg/articles/ch00914/201909/991508a2-d554-4d95-9e7d-796cbf9660ad.shtml
- ^ 定远舰的最后时刻. 北京晚报. [2024-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04).
- ^ Theodore H. Schnell. The Siege of Wei-hai-wei [瑞乃尔关于威海卫投降的报告]. 《京津泰晤士报》. 由张黎源翻译. 1896年2月29日 [2019-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01) –通过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院).
- ^ William Ferdinand Tyler. Pulling Strings in China. Constable & Company, Limited. 1929年: 77–79 [2019-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05) (英语).
外部链接
编辑- 威海卫之战地图。取材自Herbert Wringley Wilson. Ironclads in action: a sketch of naval warfare from 1855 to 1895, with some accou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attleship in England by H.W. Wilson. 1897. ASIN B00MXF8W3W.
- 洋员戴乐尔亲身经历 William Ferdinand Tyler. Pulling Strings in China. Constable & Company, Limited. 1929年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