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灭南汉之战
宋灭南汉之战,是于北宋开宝三年至开宝四年,一场由北宋发动,针对南汉的战争。该战役最终导致南汉灭亡,其地尽数归宋。[1]
宋灭南汉之战 | |||||||
---|---|---|---|---|---|---|---|
北宋统一战争的一部分 | |||||||
| |||||||
参战方 | |||||||
北宋 | 南汉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潘美 尹崇珂 王继勋 |
伍彦柔 † 潘崇彻 李承渥 植廷晓 † 郭崇岳 † | ||||||
兵力 | |||||||
不详 | 不详,至少在十六万以上 |
战争背景
编辑北宋乾德元年(公元963年),宋太祖赵匡胤调任时任泰州团练使的潘美前往潭州担任防御使。[注 1]南汉屡次派兵袭扰桂阳及江华等地,潘美成功平息边患[注 2],并于次年攻陷南汉占领的郴州。[注 3]
北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后蜀灭亡,北宋尽取后蜀之地,并于当年十一月消灭了后蜀最后一支抵抗力量[注 4],并于乾德五年(公元967年)算清了王全斌等人在蜀地的不法行为,[注 5]暂时安定了蜀地。这使北宋得以拥有更多的精力整顿军力。
乾德三年,南汉君主刘𬬮听信谗言,将自己于北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所封的招讨使邵廷琄[注 6]赐死。[注 7]
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南唐君主李煜派遣使者龚慎仪前往南汉,将自己所写的劝南汉向北宋称臣的书信交给刘𬬮。[注 8]刘𬬮得到书信之后非常生气,将龚慎仪囚禁起来,并通过驿站传书给李煜,书信中所用措辞极为不尊敬。李煜把刘𬬮传来的书信直接呈递给宋太祖,宋太祖于是开始着手准备讨伐南汉。[注 9]
战前准备
编辑北宋
编辑开宝三年九月,宋太祖以潘美、尹崇珂、王继勋等三人,率领军队讨伐南汉。[注 10]
南汉
编辑由于以前的将领(如邵廷琄等)因谗言多被杀害,[注 11]导致南汉在战争开始之后才有反应,战前准备几乎为零。
战争经过
编辑贺州之战
编辑宋军在出征之后,先期攻拔富州[注 12]。贺州刺史陈守忠向南汉朝廷告急,刘𬬮却只派出龚澄枢前往贺州口头宣慰,导致原本就很贫穷的贺州士兵士气跌入谷底。宋军前锋抵达芳林的时候,龚澄枢由于过度惧怕,而直接乘坐小船逃回广州。宋军随即包围贺州。[注 13]
刘𬬮召集大臣商议抵御的最佳将领人选,起初大臣们推举潘崇彻,但由于长时间没有得到启用,潘崇彻的积极性早已丧失,于是以眼病推脱。[注 14]刘𬬮一怒之下启用伍彦柔为大将,出师援救贺州。[注 15]
宋军在得到伍彦柔部前来的情报之后,撤退二十里,同时在南乡设伏。伍彦柔率部乘坐船只,于破晓时分抵达南乡,宋军伏兵突然冲出,伍彦柔部大乱,被杀死人数占到了全军的十分之七到十分之八。伍彦柔于阵中被擒,并被斩首,头颅被展示给贺州城内守军,但是城内守军不为所动。[注 16]随后,宋军军中随军转运使王明率领数百名负责转运辎重的士兵,以及几千名丁夫,填平了城外壕沟,直抵贺州城门。贺州人十分惊慌,开门迎降。[注 17]
潘美此时放出话来要直捣广州,刘𬬮迫不得已,再次请潘崇彻出山,给潘崇彻封官加爵,令其带三万兵驻防贺江。但潘崇彻此时只想拥兵自保。[注 18]
连克数州
编辑十月,潘美攻克南汉军开建寨,昭州刺史田行稠、桂州刺史李承珪望风而逃。宋军不战而克昭州和桂州。[注 19]
十一月,宋军攻克连州。[注 20]此时刘𬬮却认为,“昭州、桂州、连州、贺州,原来都是属于湖南的,现在宋军攻克了这些地方,就不会继续南进了。”[注 21]
韶州之战
编辑韶州之战过后,开宝四年(公元971年)正月,潘美率军攻克英州、雄州,潘崇彻率军归降。[注 22]
马迳之战
编辑当月,潘美率军来到泷头,刘𬬮此时派出使者请和。潘美认为这是南汉一计,于是强行抵达马迳,在双女山屯兵,直接与郭崇岳部隔河对峙。潘美屡次派出小股骑兵挑衅,郭崇岳坚壁不出。[注 23]而刘𬬮此时正谋划带着自己的金银珠宝渡海逃跑,但载满金银珠宝的船只还没等刘𬬮上船,就被宦官乐范和一千余名卫兵偷走。刘𬬮于是只得重新派遣萧㴶、卓惟休等人前往宋军阵中求和,潘美宣谕上意,表示南汉朝廷只有战、守、降、死、逃这五种选择,并直接把两位使者送往北宋朝廷。[注 24]更加害怕的刘𬬮重新让郭崇岳保持戒严状态,并于二月派遣自己的弟弟刘保兴率兵支援。[注 25]
南汉将领植廷晓认为坚壁不出和出阵应战一样都是死,不希望坐以待毙的他率部沿河布阵,宋军渡河而过,植廷晓战死,郭崇岳撤回防御木栅中,[注 26]被宋军用火计击溃,郭崇岳死于乱军之中,刘保兴逃回广州。[注 27]
大势已去,龚澄枢等人纵火烧光了南汉宫殿和仓库。[注 28]几天后,宋军抵达白田,刘𬬮素服出降。[注 29]至此南汉灭亡,其60个州、214县、170263户尽数归宋。[注 30]
战役影响
编辑南汉灭亡之后,宋廷废除了刘𬬮在任时期所收取的苛捐杂税,[注 31]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注 32]稍后潘美又讨平匪乱,岭南自此安定。[注 33]
注释
编辑- ^ 《续资治通鉴·宋纪三·乾德元年》:以泰州团练使潘美为潭州防御使。
- ^ 《续资治通鉴·宋纪三·乾德元年》:南汉人数寇桂阳及江华,美击走之。
- ^ 《续资治通鉴·宋纪四·乾德二年》:壬寅,潘美等克郴州。
- ^ 《续资治通鉴·宋纪四·乾德三年》:十一月,丁卯朔,康延泽入普州。先是州城悉被焚荡,乃依山设栅,且行且战,取粮于遂州,复城普州。既而刘泽领众来降,诏以延泽兼东川七州招安巡检使。
- ^ 《续资治通鉴·宋纪五·乾德五年》:蜀臣民诣阙讼王全斌、王仁赡、崔彦进等破蜀时诸不法事,于是诸将同时召还。仁赡先入见,帝诘之,仁赡历诋诸将过失,冀自解免。帝曰:“纳李廷珪妓女,开丰德库取金贝,此岂诸将所为邪?”仁赡惶恐,不能对。帝以全斌等新有功,不俗付吏,令中书门下追仁赡及全斌、彦进与讼者质证,凡所取受隐没共钱六十四万六千八百馀贯,而蜀宫珍宝及外府它藏不着籍者不与焉。并按以擅克削兵士装钱,杀降致寇之由,全斌、仁赡、彦进皆具伏。壬子,令御史台集百官于朝堂,议全斌等罪。癸丑,百官言三人法当死,帝特赦之。甲寅,置崇义军于随州,昭化军于金州,以全斌为崇义留后,彦进为昭化留后。仁赡罢枢密副使,为右卫大将军。诸将士有受者,一切不问。
- ^ 《续资治通鉴·宋纪三·乾德元年》:初,南汉内常侍邵廷琄言于其主曰:“汉承唐乱,居此五十馀年,幸中国多故,干戈不及,而吾亦骄于无事。今兵不识旗鼓,人主不知存亡,请饬兵备,且通好于宋。”𬬮不能用。至是始惧,以廷琄为招讨使。
- ^ 《续资治通鉴·宋纪四·乾德三年》:南汉主𬬮杀其招讨使邵廷琄。廷琄屯洸口,招辑亡叛,训士卒,修战备,国人赖以少安。或谮廷琄将图不轨,𬬮信之,赐廷琄死。
- ^ 《十国春秋·南汉三·后主本纪》:江南国主乃遣给事中龚慎仪持书遗帝,略曰:“仆与足下叨累世之盟,虽疆畿阻阔,休戚实同。敢奉尺书,敬布腹心。昨大朝伐楚,足下疆吏弗靖,遂成衅隙。初为足下危之,今敝邑使臣入贡皇帝,幸以此宣示曰:‘彼若能幡然改图,华车之使造廷,则百万之师不复出矣,不然将有不得已者。’仆料大朝之心,非贪土地也,怒人不宾而已。且古之用武,不计强弱大小,而必战者有四:父母宗庙之雠,一也;彼此乌合,民无定心,二也;敌人进不舍我,退无守路,战亦亡,退亦亡,三也;彼有败亡之势,我乘进取之机,四也。今足下与大朝,无是四者,而坐受天下之兵,决一旦之命,安国家、利社稷者,固如是乎!夫强则南面而王,弱则玉帛事大,屈伸在我,何常之有?违天不祥,好争危事,天方相楚,尚未可争,而况今日之事邪?地莫险于剑阁而蜀亡矣,兵莫强于上党而李筠失守矣。窃意足下国中必有矜智好谋之臣,献尊主强国之策,以谓五岭之险非可遽前,坚壁清野,绝其馕道,依山阻水,射以强弩,彼虽百万之兵,安能成功,不幸而败,则轻舟浮海,犹足自全,岂能以万乘之主,而屈于人哉!此说士之常谈,可言而不可用,异时王师南伐,水陆并举,百道俱进,岂暇俱绝其馕道,尽保其壁垒。或用吴越舟师,自泉州航海,不数日至足下国都矣!人情恟恟,则舟中皆为敌国,忠义敢死之士,未易可见。虽有巨海,孰与足下俱行乎?近奉大朝谕旨,以为足下无通好之心,必举上秋之役,即命敝邑,速绝连盟。虽善邻之心期于永保,而事大之节焉敢固违。恐煜之不得事足下也。臣子之情,尚不逾于三谏;煜之极言,于此三矣。是为臣者可以逃,为子者可以泣,为交友者亦惆怅而遂绝矣。”
- ^ 《续资治通鉴·宋纪六·开宝三年》:南唐主复作书谕南汉主𬬮归款中国,遣给事中龚慎仪往使。𬬮得书,大怒,遂囚慎仪,驿书答南唐主,甚不逊。南唐主以其书来上,帝始决意伐之。
- ^ 《续资治通鉴·宋纪六·开宝三年》:九月,己亥朔,以潭州防御使潘美为贺州道行营兵马都部署,朗州团练使邺人尹崇珂副之,道州刺史王继勋为行营马军都监,仍遣使发诸州兵赴贺州城下。
- ^ 《续资治通鉴·宋纪六·开宝三年》:先是南汉旧将多以谗死,宗室翦灭殆尽,掌兵惟宦者数辈。
- ^ 《续资治通鉴·宋纪六·开宝三年》:潘美等克富州。
- ^ 《续资治通鉴·宋纪六·开宝三年》:贺州刺史陈守忠遣使告急,内外震恐,南汉主遣龚澄枢驰驿往贺州宣慰。时士卒久在边,多贫乏,闻澄枢至,以为必加赏赉,而澄枢出空诏抚谕,众皆解体。宋师前锋至芳林,澄枢惶惧,乘轻舸遁归。癸丑,围贺州。
- ^ 《续资治通鉴·宋纪六·开宝三年》:南汉主召大臣议,皆请□辞以目疾。
- ^ 《续资治通鉴·宋纪六·开宝三年》:南汉主怒曰:“何须崇彻,伍彦柔独无方略邪!”遂使彦柔将兵来援。
- ^ 《续资治通鉴·宋纪六·开宝三年》:戊午,宋师闻彦柔至,退二十里,潜以奇兵伏南乡岸。彦柔夜泊南乡,迟明,挟弹登岸,据胡床指挥,而伏兵猝起,彦柔众大乱,死者十七八。擒彦柔,斩之,枭其首以示城中,城中人犹坚守弗下。
- ^ 《续资治通鉴·宋纪六·开宝三年》:随军转运使王明言于潘美曰:“援兵将至,当急击之。”诸将颇犹豫,明乃率所部护送辎重卒百馀人,丁夫数千,畚锸皆作,堙其堑,直抵城门。城中人大惧,开门以纳,遂克贺州。
- ^ 《续资治通鉴·宋纪六·开宝三年》:潘美等声言顺流趋广州,南汉主忧迫,计无所出,乃加潘崇彻为内太师、马步军都统,领众三万屯贺江。会宋师径趋昭州,崇彻但拥众自保而已。
- ^ 《续资治通鉴·宋纪六·开宝三年》:冬,十月,辛卯,潘美等破南汉开建寨,杀数千人,擒其将靳晖。昭州刺史田行稠弃城遁,桂州刺史李承珪亦奔还,遂取昭州、桂州。
- ^ 《续资治通鉴·宋纪六·开宝三年》:是月,师克连州。
- ^ 《续资治通鉴·宋纪六·开宝三年》:南汉主闻之,谓左右曰:“昭、桂、连、贺,本属湖南,今北师取之足矣,其不复南也。”
- ^ 《续资治通鉴·宋纪六·开宝四年》:潘美克英、雄二州,南汉都统潘崇彻来降。
- ^ 《续资治通鉴·宋纪六·开宝四年》:是月,潘美师次泷头,南汉主遣使请和,且求缓师。泷头山水险恶,潘美等疑有伏兵,乃挟其使而速度诸险。甲子,至栅口。乙丑,至马迳,屯双女山,直瞰郭崇岳栅。游骑数出挑战,崇岳不从,但坚壁自守而已。
- ^ 《宋史·列传第十七·潘美传》:美因谕以上意,以为彼能战则与之战,不能战则劝之守,不能守则谕之降,不能降则死,不能死则亡。非此五者他不得受。美既令殿直冉彦衮部送漼等赴阙。
- ^ 《续资治通鉴·宋纪六·开宝四年》:南汉主取舶船十馀艘,载金宝、妃嫔,欲入海;未及发,宦官乐范与卫兵千馀盗舶船以走。南汉主惧,乃遣右仆射萧㴶、中书舍人卓惟休奉表诣军门乞降,潘美即令部送赴阙。㴶等不反,南汉主益惧,复令崇岳戒严。二月,丁卯朔,又遣其弟祯王保兴率国内兵来拒。
- ^ 《续资治通鉴·宋纪六·开宝四年》:植廷晓谓崇岳曰:“北军乘席卷之势,其锋不可当,吾士旅虽众,然皆伤痍之馀,今不驱策而前,亦坐受其毙矣。”庚午,廷晓乃领前锋据水而陈,令崇岳殿后,御其奔冲。既而宋师济水,廷晓力战不胜,遂死之,崇岳奔还其栅。
- ^ 《续资治通鉴·宋纪六·开宝四年》:遂分遣丁夫,各持二炬,间道造其栅,及夜,万炬俱发。会天大风,烟埃坌起,南汉兵大败,崇岳死于敌兵,保兴逃归。
- ^ 《续资治通鉴·宋纪六·开宝四年》:龚澄枢、李托与内侍中薛崇誉等谋曰:“北军之来,利吾国中珍宝耳,今尽焚之,使得空城,必不能久驻,当自还也。”乃纵火焚府库、宫殿,一夕皆尽。
- ^ 《续资治通鉴·宋纪六·开宝四年》:辛未,师至白田,南汉主素服出降,潘美承制释之。
- ^ 《续资治通鉴·宋纪六·开宝四年》:庚寅,群臣称贺,遂赐宴。凡得州六十,县二百十四,户十七万二百六十三。
- ^ 《续资治通鉴·宋纪六·开宝四年》:辛卯,赦广南管内州县常赦所不原者,伪署官并仍旧,无名赋敛咸蠲除之。
- ^ 《十国春秋·南汉三·后主本纪》:三月丙申,宋诏广南有买人男女为奴婢转佣利者,并放免;旧政有害于民者,悉以闻除之。
- ^ 《宋史·列传第十七·潘美传》:土豪周思琼聚众负海为乱,美讨平之,岭表遂安。
参考资料
编辑- ^ 该条目翻译并整理自《续资治通鉴·宋纪三·乾德元年》、《续资治通鉴·宋纪四·乾德二年》、《续资治通鉴·宋纪四·乾德三年》、《续资治通鉴·宋纪五·乾德五年》、《续资治通鉴·宋纪六·开宝三年》及《续资治通鉴·宋纪六·开宝四年》,并参考《十国春秋·南汉三·后主本纪》及《宋史·列传第十七·潘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