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鲸

一種小型齒鯨

小虎鲸学名Feresa attenuata)又称 侏虎鲸小逆戟鲸倭圆头鲸,是一种罕见的小型齿鲸[2] ,生活在全球热带温带海域,小虎鲸属侏虎鲸属)的唯一物种,隶属于海豚科领航鲸亚科。学名中的“attentuata”为拉丁语中“楔子”之意,指其从头到尾身躯逐渐变细的形貌;而俗名是因其体态特征与虎鲸类似,但体型远比虎鲸小。

小虎鲸
与普通成人体型的对比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偶蹄目 Artiodactyla
下目: 鲸下目 Cetacea
科: 海豚科 Delphinidae
属: 小虎鲸属 Feresa
Gray, 1870
种:
小虎鲸 F. attenuata
二名法
Feresa attenuata
Gray, 1874
  小虎鲸的分布区域

1874 年,英国动物学家约翰·爱德华·格雷根据大英博物馆中 1827 年和 1874 年确定的两个颅骨,对该物种进行了描述。下一次的发现记录是 1952 年由日本本州捕鲸人所描述的“罕见的海豚”,1954 年日本动物学家山田文泽(:Munesato Yamada)据此为小虎鲸正式命名[3]

小虎鲸在圈养中具有极强的攻击性,但在野外尚未观察到这种攻击行为[4]。在鲸豚搁浅复健的救援中,小虎鲸往往也是人们需要特别防备的鲸种。

形态特征

编辑

小虎鲸体长约 2.2-2.4 米(最长 2.6 米),初生体长约 80 公分,体重约 150-180 千克(最重 225 千克),在海上很容易被与其它海豚混淆,尤其是与瓜头鲸混淆。小虎鲸的身躯健壮,深色,尤其额部的颜色特别深。头圆,没有突出的吻,成年个体长有白色的唇线。体侧的颜色比较浅,身体常有刮痕或其他咬痕,腹部往往是白色的并于胸口具有锚状花纹。背鳍高位与身体中央,稍微镰状的,胸鳍稍长末端呈圆钝型,尾鳍中央有缺刻。上颚有 8-11 对与下颚 11-13 对,牙齿成圆锥状,具相当程度的噬咬与撕裂能力。习惯上小虎鲸与瓜头鲸、伪虎鲸、领航鲸、虎鲸等同属于海豚科的黑鲸类(Blackfish)。

生活习性

编辑

小虎鲸居住在全球的热带与亚热带海域,常出没在水深较深处,尤其是 500-2000 米以上。台湾宜兰海域偶能见到小虎鲸成群出没,花莲与台东、绿岛与兰屿及屏东垦丁近海则每年约可目击 1-2 次。西南海域(台南高雄与屏东近岸)则于春季有小虎鲸群体靠岸或是迷航的事件[5],台湾西部有多次搁浅活体复健的纪录。

小虎鲸骨骼标本(国立台湾博物馆藏)

小虎鲸在全球都有集体搁浅的事件,而台湾高雄海域则在 1995、2003 与 2005 年 2 月有多次连续小虎鲸群体进出港湾的迷航纪录[6](有部分个体死亡),但外观与身体健康状况目测均正常,并排除了天气、中毒与渔业冲突等其他可能性,无法判断搁浅主因,但水下噪音或其他人未知的干扰是尚无法排除的。2018 年 2 月高雄港再次发生小虎鲸群体迷航,几经搜救单位与海巡协力带领出港仍有部分返回,陆续于 3 月初有十余只不幸死亡,有 2 只个体胃内有塑胶垃圾[7]2019年4月于高雄旗津发生活体搁浅事件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4/25六只活体搁浅经送往成大鲸豚搁浅救援中心[8]复健后也陆续病亡,搁浅原因仍未能确认,但电脑断层扫描显示多数个体在中耳鼓泡的部分,有单侧填充的不正常现象,显示小虎鲸群体有共同的病征,可能影响它们的听力或平衡,进而导致搁浅[9]。此次搁浅事件前后十天内高雄,花莲台东也陆续有小虎鲸死亡搁浅,共计13只[10]

小虎鲸总是成群活动,一般每群有 5-30 只个体,偶尔也会观察到 100 只以上的大群体。小虎鲸游泳速度慢,根据国外小虎鲸装设卫星发报器的观察,平均时速约 2.7-3.1 千米。在野外,小虎鲸通常较少与船只互动,水面的动作也较少。可观察到它们进行浮窥、尾鳍与胸鳍拍水等行为,总体而言是比较不活跃的鲸豚。白天常可见到整群浮在海面上休息的行为。

根据搁浅的小虎鲸胃内容物,得知其主要在夜晚吃鱼类与鱿鱼等头足类,但也有野外观察小虎鲸有攻击、猎食其它小型海豚的纪录。小虎鲸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的资讯都鲜为人知,和其他的鲸豚一样长寿命且晚成熟,大约 2 米的母鲸有达到性成熟与泌乳的纪录。目前人们对夏威夷海域的小虎鲸有较多研究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研究指出小虎鲸个体之间的关系相当稳定,同伴间的关系可长达十余年以上[11]

种群现状

编辑

小虎鲸在野外很少被观察记录,目前全球的估计约 40000 头[1],但因为调查的区域有限,这个数字可能是低估。例如夏威夷海域的穿越线调查显示小虎鲸仅占所有鲸豚目击的 1.5 %,这种罕见的齿鲸非常难估计其族群的量与趋势[1]

小虎鲸、瓜头鲸喙鲸容易受到人为巨大噪音的影响(例如军事声纳震测),在亚洲区域和加勒比海等地也受到少量的渔业捕杀和误捕的影响。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Braulik G.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8: Feresa attenuata (Pygmy Killer Whale). [2020-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8) (英语). 
  2. ^ McSweeney, Daniel J.; Baird, Robin W.; Mahaffy, Sabre D.; Webster, Daniel L.; Schorr, Gregory S. Site fidelity and association patterns of a rare species: Pygmy killer whales (Feresa attenuata) in the main Hawaiian Islands. Marine Mammal Science. 2009-07-01, 25 (3): 557–572. ISSN 1748-7692. doi:10.1111/j.1748-7692.2008.00267.x (英语). 
  3. ^ Cascadia Research Collective pygmy killer whales in Hawai'i. www.cascadiaresearch.org. [2016-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6). 
  4. ^ Castro, Cristina. Encounter with a school of pygmy killer whales (Feresa attenuata) in Ecuador, southeast tropical Pacific. Aquatic Mammals. 2004, 30 (3): 441–444. doi:10.1578/AM.30.3.2004.441. 
  5. ^ 小虎鲸连续搁浅事件,http://www.whale.org.tw/blogger.html?b_blog=P4O9d+kaqNjaCwsaeke/qxSdJJHESMmPdEtbDhc4t4JIECAf+aaBWfiqut9WdSLq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 ^ 存档副本. [2021-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01). 
  7. ^ 存档副本. [2018-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2). 
  8. ^ 彭瑞祥. 旗津6隻小虎鯨集體擱淺 救活5隻又傳2隻擱淺死亡 海保署調度收容池. 
  9. ^ 林雅容. 西南沿海頻繁集體擱淺的小虎鯨. 中华鲸豚协会. 
  10. ^ 阎芝霖. 海洋悲歌!小虎鯨擱淺東岸 蓋濕布搶救仍喚不回. [2020-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8). 
  11. ^ 存档副本. [2018-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