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明造(日语:しんめいづくり)是日本神社的一种建筑风格之一。[1]

1933年伊势神宫本殿的神明造型式及建筑设计图

概要

编辑

神明造是以伊势神宫为代表的一种神社建筑风格,与以出云大社为代表的大社造[2][3]、以住吉大社为代表的住吉造[2][4] 被视为日本最古老的神社建筑风格。其中,大社造被认为是模仿接近正方形的宫殿而建造的,住吉造则类似于大尝祭日语大嘗祭的建筑风格,而神明造则从高床式仓库发展而来,由于建筑物的宽度及深度比原型还要更大,因而逐渐从储存谷物转而变成保存神宝日语神宝的场所,被视为反映古老信仰与农耕文化历史的连结。[5] [3]

另外,最初仅有伊势神宫的两座正殿(本殿)皇大神宫(内宫)和丰受大神宫(外宫)拥有神明造风格,明治维新以前,神明造只被使用于神宫领地内的相关神社,后来在明治政府的鼓励下, 神明造型式的建筑扩散到日本各地,其中,伊势神宫中的建筑也被特别誉为“唯一神明造”(ゆいいつしんめいづくり)。[6]

沿革

编辑
 
伊势神宫的独立神社伊杂宫

神明造所发展的历史悠久,在现今并未有最早的考证记录,因此建筑物具体的诞生年代仍是不确定的状态。不过,由于根据弥生时代(公元250-538年)遗迹中的柱遗迹,与神明造中的柱配置相似,所以神明造被认为是弥生时代高床仓库的发展而来。

拥有神明造社殿的神社,在江户时代之前除了伊势神宫之外,只限于伊势神宫的神领地建造。例如信浓国(今长野县)的仁科神明宫日语仁科神明宮[7]丹后国(今京都府)的笼神社等。但是在明治时代以后,由明治主导的新政府开始统治日本,因此也得到鼓励采用形式上部分改变伊势神宫形式的神明造社殿在各地进行神社建造的状况,例如,改用“基石代替竖立的柱子”的方式、“采用合祀”等方式进行神社迁移时,通常使用神明造的社殿进行建设,因此使用神明造的社殿数量增加了。热田神宫也在明治时代的迁移工程之后成为了神明造,原本热田神宫属于尾张造,是尾张地方独特的形式,而且神宝的草薙剑也被安放在土用殿与本殿并列的特殊形式。但在1893年的迁移中,土用殿被从本殿的敷地内移除,建造了一座雄伟的仅使用神明造的社殿。

台湾日治时期期间,于各地所兴建的神社大部分均为神明造。

构造

编辑

神明造的结构,是先以挖出地基后来竖立的掘立柱日语掘立柱、并使用切妻屋顶平入日语平入屋顶的形式建造的。除了使用圆柱的柱子和斜切的鱼木之外,几乎所有的木材都被加工成平面,使外观呈现直线形状。因此在这一点上,神明造与造型优美的曲线式大社形成了很大的差异之处。

屋根

编辑

在狭义上,神社建筑的茅葺屋顶仅指使用芒草建造的屋顶,但一般来说,杮葺日语杮葺屋顶和铜葺屋顶也包含在内。伊势神宫的许多摄社、末社和所管社几乎都是使用杮葺屋顶,而热田神宫则使用铜葺屋顶。当佛教传入日本并普及开来时,神道称寺庙建筑为“瓦屋顶”,因此在神社建筑中,拥有瓦屋顶的结构是非常罕见的。

由于萱葺和板葺等耐久性较差,因此需要使神明社建筑的屋顶的坡度较陡,便于雨水和雪水顺利流下,由于是切妻屋顶,因此在檐口的设计跨度也要很大。屋顶的顶端由板覆盖,并由鲣木加固。 支撑屋顶的博风板侧板不仅使用接头加固,而且末端突出形成千木。在千木・鲣木日语千木・鰹木上则会安装金铜等装饰金属,以提高其耐候性。

神明造的建筑结构基本上是左右对称,左右方向上会配置偶数根柱子,该柱子和地面之间没有础石和土台,被称为掘立柱。侧面中央则有一根柱子向外突出到屋脊的位置被,称为栋持柱(むなもちばしら)。栋持柱通常比较粗,并使用强度较高的木材,但在构造上对结构强度的贡献不大。

社殿的中央有一根柱子,称为心御柱(しんのみはしら),此外,神明造的柱子除了圆柱形状的柱子和梁子外,几乎都是经过平面加工而呈现出直线的外观。

神明造的墙壁使用具有足够强度的木板。正面中央只有一个开口,使用观音开门日语観音開き的御门进入。由于御门通常使用单块木板,因此在大型神社中需要相当多的古木。例如,对于皇大神宫正殿,需要使用树龄超过400年的桧木来进行木板的制作。

神明造庙宇采用通风性较好的高床结构,被认为是受到其前身高床仓库的影响。因此,该建筑物设立了相当长的楼梯提供使用者进出。

图片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Encyclopedia of Shinto
  2. ^ 2.0 2.1 Young & Young (2007:50)
  3. ^ 3.0 3.1 Kishida (2008:33)
  4. ^ Fletcher and Cruickshank (1996:724)
  5. ^ Kishida (2008:35)
  6. ^ ‘神社の本殿 建筑にみる神の空间’三浦正幸、吉川弘文馆、p.229
  7. ^ Jinja Kenchiku, Shogakukan Nihon Daihyakka Zensho, accessed on November 29, 2009
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