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米
胭脂米,又称御田胭脂米,粳稻品种,以微带红色,富有香气闻名,始于清康熙皇帝,原种植于清帝国北京市周边,为清朝皇室贡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大革命期间绝种,2000年后复育。
概论
编辑胭脂米,是一种红色的粳稻,原产于清朝直隶省玉田县(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由康熙皇帝在皇室上苑育种而成,称为御稻米,先种植于丰泽园,后移植到热河行宫以及各地御田[1]。最早专为清朝皇室贡米,为王公贵人所爱用,在《红楼梦》中曾记载这个品种[2][3][4]。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光贤考据胭脂米由来的著作中,记录在民国时期在他的家乡玉田县小田村可买到这种品种。其形状细长,在长轴上有一丝红线,煮成白饭或粥时呈粉红色,有香味,为清朝皇室贡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在大跃进时期,受建立农村人民公社与饥荒影响,农民渐渐不再种植胭脂米。1970年代推行杂交水稻,造成许多贡米消失。据《丰南县志》记载,在1970年代时,胭脂米已经绝种。
在2000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由其他产地的胭脂稻,如湖北省郧县等,复育出多个不同品种胭脂米,以康熙胭脂米、尧帝胭脂米、皇宫胭脂米及玉田胭脂米等不同品牌行销。
逸事
编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中国领导人毛泽东于1954年因为阅读到《红楼梦》中的胭脂米,写信要求当时的河北省省委书记,收购了一批胭脂米,专供国家领导与国际外宾食用。1962年曾在全国农业展览馆展出。
注释
编辑- ^ 清刘廷玑《在园杂志》卷1:“浙闽总督范公时崇,随驾热河,每赐御用食馔,内有朱红色大米饭一种.传旨云:‘此本无种,其先特产上苑,只一两根苗穗,迥异他禾。乃登剖之,粒如丹砂,遂收其种,种于御园。今兹广获其米,一岁两熟,祗供御膳。’”
- ^ 《红楼梦》第42回:“说着,只见平儿走来,说:‘姥姥过这边瞧瞧。’刘姥姥忙跟了平儿到那边屋里……又说道:‘……这两条口袋是你昨日装果子的,如今这一个里头装了两斗御田粳米,熬粥是难得的……。’
- ^ 《红楼梦》第53回:“只见小厮手里拿着一个禀帖并一篇账目,回说:‘黑山村乌庄头来了。’……一面忙展开单子看时,只见上面写着:……御田胭脂米二担……。”
- ^ 《红楼梦》第75回:“贾母因问:‘拿稀饭来吃些罢。’尤氏早捧过一碗来,说是红稻米粥。贾母接来吃了半碗,便吩咐将这粥送给凤姐儿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