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原效应
藤原效应(英语:Fujiwhara effect),是指两个距离不远的水旋涡或大气旋涡(例如热带气旋),因为涡度、质量及相对位置的不同,而互相影响的状态。藤原效应最早是由日本气象学家藤原咲平在1921至31年间所进行的一系列水工实验及研究发表,主要解释当两个热带气旋同时形成并互相靠近时所产生的交互作用,因而得名。其发现两个接近的水旋涡的运动轨迹,会以两者连线的中心为圆心,绕着圆心互相旋转。而大气旋涡亦出现类似情况。
日语写法 | |
---|---|
日语原文 | 藤原の効果 |
假名 | ふじわらのこうか |
平文式罗马字 | Fujiwara no kōka |
因为此效应最主要的应用就是解释两个热带气旋互相接近时的特殊变化,所以部分气象部门和气象爱好者会把此现象直接称为“双台效应”(英语:binary interaction)。另外由于藤原咲平在太平洋战争时任日本中央气象台(今日本气象厅)台长,任内和荒川秀俊参与研发气球炸弹,被驻日盟军总司令部裁定为战犯而被“公职追放”[1],故有些机构在政治正确因素下亦会改以“双台效应”称呼此现象。
概要
编辑热带气旋之间的藤原效应,即使有的机构会称双台风效应,但此现象不限于两个台风。
热带气旋通常会随着副热带高压和低压槽的转变而移动。由于台风本身以气旋式(北半球为逆时针向,南半球为顺时针向)旋转,台风以外周围的气流亦受其影响,为气旋式风场(风场又称驶流场)。若有一质点位于气旋式风场中,必会为风场带动,移动路径将为气旋式旋转。两个台风即因受到彼此风场影响,会呈气旋式互绕。实际大气的大尺度背景风场,远比单纯双台风交互作用时复杂,再加上水潜热释放以及地球旋转的科里奥利力(科氏力)随纬度增加,因此两个台风除了互绕外,还可能产生合并、分离、拉伸等现象。
藤原效应的发生有距离的限制:两个距离太远的气旋是不会发生藤原效应的。一般来说,两个台风通常慢慢靠近,直到相距约1000公里以内,才会受彼此影响,呈气旋式螺旋轨迹接近,开始产生藤原效应。[2][3]但到800公里左右时,有两种情形可能发生:合并或者分离。又或者过程中可能随台风登陆而造成强度的减弱、消散,改变了两个台风的交互作用。
藤原效应的示范过程中,会在水缸内人工产生两个水旋涡,目的是显示它们接近时复杂的流动。
类型
编辑藤原效应可大致分为:[4]
- 单向影响型:如果两个热带气旋强弱差距较大,强气旋会使弱气旋绕着自身的外围环流逆时针(北半球)或顺时针(南半球)方向旋转,直到影响力减小至有效距离以外而分离,或直到两者合并为止。例如1994年的台风添姆(Tim)对热带风暴凡妮莎(Vanessa)的影响、2006年的台风桑美对强热带风暴宝霞的影响、2009年的台风莫拉克对强烈热带风暴天鹅的影响、2011年的台风马鞍对热带风暴蝎虎的影响、2012年台风布拉万对台风天秤的影响、2013年的强热带风暴皮瓦对热带风暴尤娜拉和热带低压03C的影响、2016年的强热带风暴蒲公英对台风獅子山的影响。
- 双向影响型:如果两个热带气旋的强弱差不多,则以两者连线的中心为圆心,共同绕着这个圆心逆时针(北半球)或顺时针(南半球)方向旋转,直到有其他的天气系统影响,或其中之一减弱为止。例如1986年的台风韦恩和台风薇拉、2007年的台风米娜和台风海贝思、2010年的强烈热带风暴狮子山和热带风暴南川、2011年的强烈热带风暴米雷和热带风暴海马与台风洛克和台风桑卡。
热带气旋
编辑主要例子
编辑藤原效应多出现于西北太平洋,主要由于西北太平洋生成的热带气旋较多,且出现次数较频密,同一时间可能有两个以上的热带气旋活跃于西北太平洋,容易发生藤原效应。
在东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南印度洋及南太平洋地区偶尔会见到藤原效应。北印度洋较少热带气旋,而且观测史较短,至今没有藤原效应的文献记载。而南大西洋因几乎没有热带气旋生成,所以至今没有藤原效应在该处发生。
在北大西洋方面,发生最多藤原效应的年份是1995年。当中飓风温贝托(Humberto)和飓风艾利斯(Iris)在当年发生了藤原效应,并互相影响其运动方向,后来热带风暴杰里(Jerry)亦因是次藤原效应,被飓风艾利斯以互相靠近型方式拉近并影响之。1994年,热带气旋帕特(Pat)与热带气旋露芺(Ruth)发生了藤原效应,互相影响其运动方向,最终合而为一。2004年,飓风莉萨(Lisa)吸收另一个热带气旋亦是一个例子。[5]在东北太平洋,藤原效应的发生次数不多,其中一个例子是2005年9月18日热带风暴利迪娅(Lidia)被飓风马克思(Max)拉近并吸收。
以下是一些曾发生藤原效应的热带气旋之例子,当中两个台风发生生之藤原效应较为普遍:
西北太平洋
编辑- 台风玛丽(7414)/热带风暴妮艼(7415)
- 台风宝佩(7709;在日本又名为沖永良部颱風)
- 台风艾贝(8305)/热带风暴班恩(8306)/热带风暴嘉曼(8307)
- 台风欧黛莎(8511)/台风派特(8512)/强热带风暴鲁碧(8513)
- 台风维娜(8613)/台风韦恩(8614)
- 台风密瑞儿(9119)/台风耐特(9120)
- 台风欧姬蒂(9121)/台风派特(9122)
- 台风鸿雁(0003)/台风启德(0004)
- 台风派比安(0012)/热带风暴玛丽亚(0013)
- 台风桑美(0014)/热带风暴宝霞(0015)
- 台风丹娜丝(0115)/台风百合(0116)
- 台风风神 (0209)/台风凤凰(0211)
- 台风蒲公英(0407)/台风婷婷(0408)
- 台风玛莉亚(0607)/台风桑美(0608)/强热带风暴宝霞(0609)
- 台风米娜(0723)/台风海贝思(0724)
- 台风芭玛(0917)/台风茉莉(0918)
- 台风妮妲(0922)/热带低压27W(Urduja)[锚点失效]
- 强热带风暴狮子山(1006)/台风圆规(1007)/热带风暴南川(1008)
- 台风马鞍(1106)/热带风暴蝎虎(1107)
- 台风洛克(1115)/台风桑卡(1116)
- 台风天秤(1214)/台风布拉万(1215)
- 强热带风暴皮瓦(1313)/热带风暴尤娜拉(1314)/热带低压03C
- 台风灿鸿(1509)/强热带风暴莲花(1510)
- 台风哈洛拉(1512)/热带低压12W
- 台风蒲公英(1609)/台风狮子山(1610)/台风圆规(1611)
- 台风奥鹿(1705)/热带风暴玫瑰(1706)
- 台风纳沙(1709)/热带风暴海棠(1710)
- 强热带风暴安比(1810)/热带低压13W
- 热带风暴银河(2110) /热带低压12W
- 台风马勒卡(2201)/热带风暴鲇鱼(2202)
北大西洋
编辑东北太平洋
编辑- 1974年飓风弗朗西斯卡(07E)/飓风格雷琴(08E)
- 1974年飓风艾奥尼(14E)/飓风克尔斯滕(17E)
- 2001年飓风吉尔(08E)/热带风暴亨丽埃特(09E)
- 2005年热带风暴利迪娅(13E)/飓风马克斯(14E)
- 2017年飓风希拉里(09E)/飓风欧文(10E)
- 2018年热带风暴伊莱亚娜(11E)/飓风约翰(12E)
西南印度洋
编辑南太平洋
编辑参见
编辑注释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日语)北太平洋西部海域におけるバイナリー台風の出現性と 経路モードの特徴について[永久失效链接],石岛英、セルバンドナタニエル、宜野座亮,“天气”第53卷6号,日本气象学会,页467-478
- (中文)Endless Glory Observatory 日不落天文台:藤原效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外部链接
编辑- (日语)数码台风:5.藤原效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一些藤原效应的例子。
- (日语)气象应预报用语:藤原效应(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繁体中文)藤原效应
- (繁体中文)29.“藤原效应”是什么?,中央气象局
- (繁体中文)什么是“藤原效应”?(旧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天文台
- (繁体中文)什么是“藤原效应”?(新版),香港天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