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破坏

刻意污损或破坏事物的行为

财产破坏,指蓄意毁坏或损坏公共或私人财产的行为。[1]财产破坏包括刑事毁坏,如针对公共财产的涂鸦和污损。[2]

一个位于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遭到破坏的玻璃笼子
故意损坏的乒乓球桌

词源

编辑
 
汪达尔人洗劫罗马

通常用来表述(财产、公物或文物)破坏的成词“汪达尔主义”,取名自日耳曼汪达尔人,据信他们在445年无情地劫掠了罗马。此词首次使用,是1794年1月,也即法国大革命时期。当时,布卢瓦(Blois)地方立宪派主教(constitutional bishop)亨利·格来瓜尔(Henri Grégoire)给共和国会议(Republican Convention)递交了一份报告,其中使用了“Vandalisme”这个词来描述共和国军队毁坏文物为主的破坏作为,此后该词语几乎为所有欧洲语言所使用。[3][4]

犯罪行为

编辑
 
街道上的标志遭到破坏, 上面写着“我在便便里游泳” 。

部分公民可能会故意破坏他人的或公共的财产。刑事破坏行为有多种形式,例如涂鸦公共财产[5]更严重形式的财产破坏可能发生在骚乱等公众动乱中。财产破坏本身有时被认为是一个不太严重的常见罪行,地方政府已经对此通过了各种法律措施以防止财产破坏。[6]

例子

编辑

财产破坏的例子包括在草坪上撒盐、砍其他人的树木,向公共财产投掷鸡蛋,打破窗户、纵火、在他人的物品上喷洒油漆,向锁中灌入胶水,扎破轮胎,故意堵塞水槽等。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5-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07). 
  2. ^ Merrills and Miles 2010, pp. 9–10.
  3. ^ 汪達爾人作風 胡亂破壞財物. 国家教育研究院. [2014-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13). 
  4. ^ 汪达尔人. 中国新闻网. 2009-06-15 [2014-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13). 
  5. ^ Ley and Cybriwsky 1974.
  6. ^ J. Scott Armstrong. The Graffiti Solution (PDF). The Wharton Magazine. 197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0-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