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鸵鸟(学名:Struthio camelus syriacus)是一种已灭绝鸵鸟亚种,曾生活在阿拉伯半岛近东

阿拉伯鸵鸟
14世纪叙利亚的阿拉伯鸵鸟绘画。
绝灭(1966年)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鸵鸟目 Struthioniformes
科: 鸵鸟科 Struthionidae
属: 鸵鸟属 Struthio
种:
鸵鸟 S. camelus
亚种:
阿拉伯鸵鸟 S. c. syriacus
三名法
Struthio camelus syriacus

分布

编辑
 
一幅于1877年所绘的图,图中的巴勒斯坦人正在猎捕一只阿拉伯驼鸟

阿拉伯鸵鸟原有的分布地应该是连续的,但因阿拉伯半岛的干涸而从阿拉伯沙漠消失。它们可以分为两个子群,包括位于阿拉伯半岛东南较细小的子群,与位于沙特阿拉伯约旦伊拉克叙利亚边境交界较大的子群。在西奈半岛,它们早期可能是与北非北非鸵鸟统合。在外观两者很相近,唯一分别之处在于阿拉伯鸵鸟较为细小。[2]

文化

编辑

阿拉伯鸵鸟在当地的文化中有着悠久及重要的地位。在近利雅德的史前石洞壁画上就刻有一只成年的阿拉伯鸵鸟及11只雏鸟。在新亚述帝国美索不达米亚,它们是祭牲,并会被绘画在杯子或其他用鸵鸟蛋造成的工艺品上,出售远至伊特鲁利亚

根据《约伯记》及《耶利米哀歌》中,都有描绘阿拉伯鸵鸟为不好的双亲,因它们会留下蛋在巢中,故在犹太文化中,它们并不怎么值得嘉许。阿拉伯鸵鸟亦可能是属于《利未记》内所述“不洁净”或不符合教规的食物[3]

罗马帝国时期,鸵鸟会在狩猎竞技中被猎杀,或作为食物,不过较有可能是北非鸵鸟,而非阿拉伯鸵鸟。阿拉伯鸵鸟的羽毛则在女帽中被视为较北非鸵鸟的高尚。

穆斯林的兴起令阿拉伯鸵鸟成为财富及高贵的象征。狩猎鸵鸟成为贵族及富商的余兴节目,它们的蛋、羽毛及皮革则大量被用在手工业上。活生生的阿拉伯鸵鸟及其制成品都被出口远至中国唐朝就曾有纪录有关阿拉伯鸵鸟的模样。在阿拉伯帝国时期,阿拉伯鸵鸟就曾在一些著作中被讨论,如贾希兹الجاحظ‎)的《动物书》等。

灭绝

编辑

阿拉伯鸵鸟一直都是被猎杀的对象,加上后来先进的武器投产,情况就更为恶化,最终导致它们的灭绝。到了20世纪初,阿拉伯鸵鸟已经很稀少。它们最后的堡垒是叙利亚沙漠以北的内佛得北部,介乎北纬34°-25°、东经38°至幼发拉底河河谷,在焦夫省数量最为丰富,与同样已经灭绝的沙特瞪羚及很稀少的阿拉伯羚一同生活。于1928年、1941年、1948年及1966年都有指见到阿拉伯鸵鸟。南方小群于1900年代至1920年代间消失,可能是因加剧的干旱所致,但仍存有一些蛋的遗骸。约于1931年,哈利·圣约翰·费尔比英语St. John Philby(St. John Philby)在阿拉伯发现了一些蛋壳碎片。[4]

根据线粒体DNA的分析显示,阿拉伯鸵鸟与北非鸵鸟是近亲[5],于是在沙特阿拉伯正将北非鸵鸟来重新引入到这个地区。[6]索马里鸵鸟亦有被引入以色列以往阿拉伯鸵鸟生活的地方。

参考

编辑
  1. ^ Peters, J.L. (1931)
  2. ^ Rothschild, Walter. Description of a new subspecies of Ostrich from Syria. Bull. Brit. Ornithol. Club. 1919, 39: 81–83. 
  3. ^ Aharoni, I. On Some Animals Mentioned in the Bible. Osiris. 1938, 5: 461–478 [2009-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3). 
  4. ^ Philby, St. John. The Empty Quarter. Constable and Co. 1933. 
  5. ^ Robinson, Terence J. & Matthee, Conrad A. Molecular 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the extinct ostrich, Struthio camelus syriacus: consequences for ostrich introductions into Saudi Arabia. Animal Conservation. 1999, 2 (3): 165–171. doi:10.1111/j.1469-1795.1999.tb00062.x. 
  6. ^ Seddon, Philip J. & Soorae, Pritpal S. Guidelines for Subspecific Substitutions in Wildlife Restoration Projects. Conserv. Biol. 1999, 13 (1): 177–184. doi:10.1046/j.1523-1739.1999.97414.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