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眉柳莺

一种鸟类

黄眉柳莺学名Phylloscopus inornatus)为柳莺科柳莺属鸟类。繁殖于东古北界。这种柳莺有着强烈的迁徙性,主要在热带南亚东南亚过冬,但也有少量出现在西欧洲。如同其他柳莺科成员,这种柳莺曾被归入旧世界莺科(Sylvidae)的集合。[3]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2]

黄眉柳莺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 柳莺科 Phylloscopidae
属: 柳莺属 Phylloscopus
种:
黄眉柳莺 P. inornatus
二名法
Phylloscopus inornatus
(Blyth)[2]
Range of P. inornatus
  繁殖区
  过境
  非繁殖区
异名

Regulus inornatus Blyth, 1842

过去曾被认为包含三个亚种,但P. i. humeiP. i. mandellii现已被分为一个独立物种,即淡眉柳莺P. humei),使得P. inornatus成为单型物种。这两个姊妹种形态学生物声学和分子特征上略有不同但一致。[4][5]

分类

编辑

黄眉柳莺最早由英国动物学家爱德华·布莱思于1842年描述,并赋予其二名法名称Regulus inornatus[6][7] 现在的属名Phylloscopus源自古希腊语phullon,意为“叶”,以及skopos,意为“寻觅者”(来自skopeo,意为“观察”)。种名inornatus来自拉丁语,意为“朴素”。[8]

描述

编辑
 
黄眉柳莺在越南越冬
 
冬季在香港中国),呈现典型的翅膀和头上半部图案

这是旧世界莺科中较小的一种,体长9.5至11厘米,体重4至9克,比叽喳柳莺明显小,但比黄腰柳莺稍大。与许多其他柳莺一样,整体呈现绿色的上半身和白色的下半身。其双翼上有明显的翼带,由翅膀覆羽呈黄白色的羽尖形成(大覆羽上的长翼带与中覆羽上的短翼带),三级飞羽羽缘呈黄色,并有长长的黄色眉线。有些个体有模糊的浅绿色头冠中央条纹,但许多个体并不具此特征。[3][5][9]

它不怕人,但由于树栖生活方式使其难以观察。它几乎不停地移动。其鸣唱是一种高亢的哨声组合,叫声则是尖锐的、通常为双音节的“tseeweest”,声音相对其体型来说非常响亮。唯一可能会混淆的物种是类似的淡眉柳莺P. humei),在它们的部分重叠区域内,淡眉柳莺的颜色较暗淡,第二道翼带较模糊,且腿和下喙为深色。它们的鸣声和叫声有明显区别,淡眉柳莺的叫声更像是“chwee”的声音。它也很容易与黄腰柳莺区分开来,后者有明显的黄色头冠中央条纹和腰斑,而黄眉柳莺则没有这些特征。[3][5]

生态与分布

编辑

如同大多数柳莺,它是食虫性的。巢筑于密集植被中,通常在树基或老树桩旁;每窝产卵2至4颗(偶尔更多),孵化期为11至14天,雏鸟12至13天后离巢。[3]

这是一种栖息于低地和山地森林及林地的常见鸟类;尤其在冬季,也可能出现在较为开阔的树林。其繁殖范围从乌拉尔山脉以西向东延伸至东西伯利亚蒙古中国东北。它的越冬栖地是低地的阔叶林针叶林,范围从印度东北部的西孟加拉邦阿萨姆,经南中国台湾,并经孟加拉南下至马来半岛。夏季它分布于海拔高达2440米的地区,而冬季则出现在最高1525米的地方。[3]

近几十年来,乌拉尔山脉以西的欧洲繁殖族群向西扩展;1950年被描述为“相当稀有”,但在1990年已“局部繁盛”,拥有4.5万至4.6万对繁殖个体。[9]

少量个体(可能来自繁殖范围的西端)在西欧过冬,这些鸟类于每年9月下旬和10月抵达英国,它们从乌拉尔迁徙了3000至3500公里,比飞往正常的东南亚冬季栖地要少飞5500至6000公里。该族群的确切数量尚不清楚,但每年秋季在英国发现的数百只个体可能只是总数的一部分。过去它们被广泛认为是迷鸟,但现在则被认为是进行正常的定期迁徙,能够利用欧洲西部温和的海洋性气候过冬。[10]

黄眉柳莺在其广泛的分布范围内是一种常见物种,根据IUCN,它不被视为受威胁物种。[11]

淡眉柳莺与黄眉柳莺的繁殖范围在西萨彦岭重叠,但这两个物种似乎并未杂交。它们的血统约在250万年前分歧。[12]

参考文献

编辑
  1. ^ Phylloscopus inornatu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3. [26 November 2013]. 
  2. ^ 2.0 2.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黄眉柳莺.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3. ^ 3.0 3.1 3.2 3.3 3.4 Hoyo, J. del; et al (编). Handbook of the Birds of the World, vol. 11. Barcelona: Lynx Edicions. 2006: 660. ISBN 84-96553-06-X. 
  4. ^ Alström & Olsson (1988), Shirihai & Madge (1993), Irwin et al. (2001), Sangster et al. (2002)
  5. ^ 5.0 5.1 5.2 Svensson, L., Mullarney, K., & Zetterström, D. (2010). Collins Bird Guide, 2nd ed. HarperCollins ISBN 978-0-00-726814-6.
  6. ^ Mayr, Ernst; Cottrell, G. William (编). Check-list of Birds of the World. Volume 11.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Museum of Comparative Zoology. 1986: 240. 
  7. ^ Blyth, Edward. Notes on various Indian and Malaysian birds. Journal of the Asiatic Society of Bengal. 1842, 11 (1): 191. 
  8. ^ Jobling, James A. The Helm Dictionary of Scientific Bird Names. London: Christopher Helm. 2010: 205, 305. ISBN 978-1-4081-2501-4. 
  9. ^ 9.0 9.1 Snow, D. W.; Perrins, C. M. The Birds of the Western Palearctic Concis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ISBN 0-19-854099-X. 
  10. ^ Gilroy, J. J.; Lees, A. C. Vagrancy theories: are autumn vagrants really reverse migrants?. British Birds. 2003, 96: 427–438. 
  11. ^ BLI (2008)
  12. ^ Ernst (1996), Irwin et al. (2001)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