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式中战车Chi-He(チヘ)为日本以九七式中战车改良在太平洋战争后期量产的中型战车

一式中战车Chi-He
类型中型战车
原产地 日本
服役记录
服役期间1943 - 1945
使用方 日本
生产历史
研发者三菱重工
研发日期1940-1943/6
生产商三菱重工
相模兵工厂
生产日期1943-1944
制造数量170
基本规格
重量17.2公吨
长度5.7公尺
枪管长度2.3公尺
宽度2.3公尺
高度2.4公尺
操作人数4-5人

炮弹47公厘

装甲8-50公厘
主武器一式49倍径47公厘战车炮1门
备弹121发
副武器九七式车载重机枪2挺
备弹4220发
发动机纯制型100式日语統制型一〇〇式発動機
空冷式V型12汽缸四行程柴油引擎
排气量21,700cc
240马力(2000转/分时)
功率/重量14马力/吨
燃料容量330公升
作战范围210km
速度44km/h

简介

编辑

九七式中战车量产后,日本帝国陆军由于战争不断扩大因此著重于现有装备生产,新装备的开发陷入半停滞状态,直到1941年,日本陆军发觉手上的战车与国外装备相比不但落后,而且脆弱,因此才进行新战车的开发。[1]

由于经费吃紧加上转换生产线所需时间考量,新战车采用当时已量产的九七式设计进行制造工艺的修改与火力的强化,原本预定1941年即可完成,不过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战争资源大幅挪用到现有兵器生产[2],加上为了配合新主炮的开发,因此1940年开始开发的新战车三菱重工直到1941年6月才完成全尺寸木制模型审查,1942年8月完成原型车,所有测试完成开始准备量产已是1943年6月,正式量产更是直到1944年春季才开始,因此编号与实际量产有著有3年的延迟。

一式中战车虽然采用九七式的设计,不过在外装上有大幅度的改变,包括:

  1. 采用焊接制程,减少资源消耗
  2. 换装统制型柴油引擎简化后勤,提高出力,车身因此延长20公分
  3. 车头大灯增为2具
  4. 装甲增厚至50公釐
  5. 47公厘战车炮弹药增至121发

虽然在装甲与动力上有一定的提升,但是火力只采用与九七改相同的手摇式47公厘战车炮炮塔,火力上顶多与盟军轻战车抗衡;在开发时原型车时虽曾安装57公厘战车炮进行测试,但最后为了统一后勤因此取消,由于火力直接沿用九七改,因此陆军高层对于是否量产始终有疑问,直到前线对于九七改战力不足的消息传来后才决定量产,但由于战争资源优先分配给海军与航空部队的缘故,因此一式中战车仅在1943年预量产生产了15辆,1944年制造了155辆,随后生产线改制造三式中战车,实际量产时间不满一年,在这段时间合计生产了170辆。

虽然在1944年已生产出少量战车可供配发,但是日本仅有8000吨以上的运输船才有吊运13以上物资的起重机大发动艇的载运量最多只有16.5吨,九九式三舟重门载运量17吨,因此在二战末期将一式中战车运输到海外战线是极为困难的一件事;由于无法运输到海外,后期日本战车几乎都留在日本本土等待本土决战,分配到一式中战车的部队主要将其编入中战车中队担任装甲部队的中坚打击火力,但因盟军登陆日本的作战取消,所有的一式中战车均未遭遇实战。 分配到一式中战车的部队:

第一战车师:第一战车联队
第四战车师:第二八、二九、三十战车联队
独立战车第四旅:第十九战车联队

目前世上仅存有一个一式中战车的炮塔,在美国罗普基装甲博物馆放在九七式战车的车体上展出。[3]

参考资料

编辑
  1. ^ Foss, Great Book of Tanks
  2. ^ History of War.org website. [2014-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9). 
  3. ^ 存档副本. [2014-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10). 
  • ‘日本の戦车と装甲车輌’(アルゴノート社‘PANZER’2000年6月号临时増刊 No.331)p119~p125
  • 高桥 昇“日本陆军一式中戦车(チヘ)”
  • アルゴノート社‘PANZER’2006年5月号 No.410 p75~p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