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地幔
上地幔(英语:Upper Mantle)是地球内部的一层厚的岩石层,分布于地壳底界(离地表约 35 公里,离海洋约 10 公里),到下地幔顶界( 670 公里(420 英里)。 其温度范围从大约 200 °C (392 °F) 到大约 900 °C (1,650 °F)。 出露到地表的地幔物质含 55% 的橄榄石、35% 的辉石和 5% 至 10% 的氧化钙和氧化铝矿物,如斜长石、尖晶石或石榴石上地幔的成分随深度而变化。
地球的密度是根据地震波速度来推定的。 因受到上载岩石重量的压缩,其密度随深度也增加。 成分变化时,也能导致密度发生突变[1]。 在上地幔中的内部运动是引起板块构造移动的主要原因。地壳和地幔的区分是根据成分不同,而岩石圈和软流圈的区分则根据其机械性质[2]。安德里亚·莫霍罗维奇在 1909 年首先发现地震波达到地幔的顶界时,其速度会突然增加,后此界面就被称为莫氏不连续面Mohorovičić 不连续面或“Moho” [3]。
莫氏不连续面也是地壳的底部界面,因为地壳厚度不同,此不连续面分布深度也不一样,由地球表面以下 10 公里(6.2 英里)到 70 公里(43 英里)不等。 大洋地壳比大陆地壳薄,通常不到 10 公里(6.2 英里)厚。 大陆地壳厚约 35 公里(22 英里),但青藏高原下的地壳根部厚约 70 公里(43 英里)[4].上地幔的厚度约为 640 公里(400 英里)。 整个地幔的厚度约为 2,900 公里(1,800 英里),上地幔仅占地幔总厚度的 20% 左右[4]。
上地幔和下地幔之间的边界是一个 670 公里(420 英里)的不连续面[2]。地震在浅层是走滑断层造成的; 但是在大约 50 公里(31 英里)以下,由于高温高压,地幔是黏性的,不能产生断层,因此无地震活动 ,但在在俯冲带中是例外,地震活动延申到 670 公里(420 英里)深[1]。
莱曼不连续面
编辑莱曼不连续面位于 220 公里(140 英里)深,由于在此深度 P 波和 S 波的速度突然增加而被认出此不连续面[5].
过渡区
编辑上地幔和下地幔之间属过渡带,深度介于 410 公里(250 英里)和 670 公里(420 英里)之间。 由于地层压力增加,橄榄石在此深度,它的晶粒会重新排列,能形成更致密的晶体结构[6]。 例如尖晶橄榄石 变为布里奇曼石bridgmanite 和方镁石。地震的体波也会在此界面形成转换波、反射或折射。从矿物物理学也能预测到此界面,因为相变随温度和密度而变,因此亦随深度而变[6]。
410公里不连续面
编辑地震数据中在 410 公里(250 英里)深,都显示一个单一的主峰,它代表从 α- 到 β- Mg2SiO4(橄榄石到瓦士利石)的矿物相变。根据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这不连续面在寒冷地区较浅,如俯冲板片,而在较暖地区,如地幔柱这不连续面较深[6]。
670公里不连续面
编辑这不连续面比较复杂,是上地幔和下地幔之间的界面。PP (入射波及反射波皆为纵波)波仅在某些区域, 显示此界面,但 SS (入射波及反射波皆为横波)显示区域很广泛[6]。P到S的转换波可在此界面上反射一次或双次。此界面深度分布很宽(640-720 公里,或 397-447 英里)。根据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的预测,在较冷地区此界面较深,而在较热地区此界面较浅[6]。通常尖晶橄榄石 ringwoodite在此界面相变到布里奇曼石和方镁石 periclase[7]。这种相变在热力学上是一种吸热反应,而且粘度会跳跃增加。这两个特征是建造地球动力学模型中的主要因素[8]。
其他不连续面
编辑另一个主要的相变在地幔 520 公里(320 英里)深,这是橄榄石(β 到 γ)和石榴石的转变[9] 。 这相变只是偶尔在地震数据中可观察到[10]。 其他非全球性的相变,在各种深度都有被发现[6][11].
温度和压力
编辑地幔的温度范围从上边界的200 °C 到核幔边界的4,000 °C [12]。 上地幔的最高温度为 900 °C (1,650 °F)[13]。此高温范围,若在地表,地幔岩已被熔化。但地幔几乎完全是固体[14]。 这是因为固体开始熔化的温度,随压力而增加。在地幔上所承受的巨大岩石静压,阻止了地幔在深处的熔化。在长时间内。整个地幔能像流体一样变形,具有永久的塑性变形。上地幔的最高压力为 24.0 GPa(237,000 atm)ref name=”What”/>,而地幔底部为 136 GPa(1,340,000 atm)[12][15]。 根据深度[16],温度、成分、应力状态和许多其他因素,估计上地幔的粘度范围在 1019 和 1024 Pa•s 之间。上地幔的流动非常缓慢。当对最上地幔施加较大的压力时,它会变得更弱,这种效应被认为是形成构造板块边界的重要因素。 虽然粘度随深度而增加,但这种关系远非线性,并且有粘度显著降低的层次,特别是在上地幔和与地核的边界处[16]。
运动
编辑地幔中的对流物质循环运动,是起由于地球表面和外核之间的温差,以及在高压和高温下,结晶能够在数百万年内经历缓慢、蠕变、粘性状的变形[3]。 热的物质上升,而较冷(和较重)的物质向下沉。在俯冲带的会聚板块边界处,物质是向下运动的。位于地幔柱之上的地表海拔较高(因为地幔柱较热、密度较低并具有浮力),并有热点火山活动。
矿物成分
编辑地震数据不能判断地幔的成分。但其成分可由岩石露头和其他证据分析而得,上地幔主要为镁铁质矿物的橄榄石和辉石,密度约为 3.33 g/cm3(0.120 lb/cu in) [1]。出露到地表的上地幔物质包括约 55% 的橄榄石和 35% 的辉石,以及 5% 至 10% 的氧化钙和氧化铝[1]。上地幔主要由不同比例的橄榄石、单斜辉石、斜方辉石和铝相组成[1]。含铝矿物在最上层地幔中是斜长石,然后是尖晶石,大约 100 公里(62 英里)以下为石榴石[1]。 在上地幔深处,辉石变得不稳定并多数转变为石榴石。
在加压实验中,橄榄石和辉石的矿物结构会发生变化。当转变为更致密的矿物结构时,密度曲线及地震速度会产生不连续面[1]。在过渡带的顶部,橄榄石会进行等化学相,转变为瓦士利石(wadsleyite)和尖晶橄榄石(ringwoodite)。这些高压橄榄石的多晶型矿物,在其晶体结构中具有很大的储水能力。这和无水橄榄石不同,这引起在过渡带可能拥有大量水的假设[17]。
在地球内部,橄榄石的稳定深度在 410 公里(250 英里)以上。而尖晶橄榄石的稳定深度被推断在深度约 520 至 670 公里的过渡带内。在410 公里、520 公里和 670 公里深度的地震波的不连续性,均归因于橄榄石的多晶型物的相变。 在过渡带的底部,尖晶橄榄石分解成布里奇曼石(Bridgmanite)(以前称为矽酸镁钙钛矿)和铁方镁石。石榴石在过渡区底部或略低于过渡区底部也不稳定。 金伯利岩从地球内部溢出时,有时会携带岩石碎片。一些捕虏岩碎片含钻石,钻石是在地壳下方的高压区产生的。伴随钻石而来的岩石通常是超镁铁质结核和橄榄岩[1]。
化学成分
编辑地幔成分与地壳非常相似。但地幔的岩石和矿物往往比地壳含有更多的镁,而矽和铝则更少。上地幔中最丰富的前四种元素是氧、镁、矽和铁[18][19].
探勘
编辑大洋地壳比大陆地壳相对较薄,因此地幔的勘探通常在海床而不是在陆地上进行。 第一次地幔勘探计划,Mohole,经过多次失败和成本超支后,于 1966 年被放弃。最深的钻深约为 180 m (590 ft)。 2005 年,海洋钻探船 JOIDES Resolution 钻探深度达到了海底以下 1,416 米。2007 年 3 月 5 日,RRS 詹姆斯库克号,在位于佛得角群岛和加勒比海之间的大西洋海底钻探,那里地幔暴露在于海面以下约 3 公里(1.9 英里)处,没有任何地壳覆盖。地幔覆盖数千平方公里[20][21][22].
Chikyu Hakken 用日本船只 Chikyū ,于2012 年 4 月 27 日,钻探到海平面以下 7,740 米的深度,创造了深海钻探的新世界纪录。此后,该记录被命运多舛的Deepwater Horizon移动海上钻井船超越,该钻井船在美国墨西哥湾密西西比峡谷油田的台伯矿区作业,创造了垂直钻柱总长度10,062 米的世界纪录[23]。之前美国船只 Glomar Challenger ,曾于 1978 年在马里亚纳海沟的海平面以下 7,049.5 米处钻探[24]。2012 年 9 月 6 日,科学深海钻探船 Chikyū 在太平洋西北部,日本下北半岛的海床以下 2,111 米深处,采集到岩石样本,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2005 年探索地球最上层几百公里的一种新方法被提出,该方法由一个小型、致密、发热的探测器组成,该探测器能通过融化而钻穿地壳和地幔,同时能利用声学信号跟踪,钻头在岩石中位置和进展[25]。钻头由直径约 1 米(3 英尺 3 英寸)的钨质外球组成,内部有钴 60 作为放射性热源。要钻半年才能钻到洋壳下的莫霍面[26]。 利用计算机模拟也可以探索地幔的演化。 2009 年,一个超级计算机应用程序,建立了对45 亿年前地幔发育时矿床分布,尤其是对铁同位素的分布有创新见解[27]。
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Langmuir, Charles H.; Broecker, Wally (2012-07-22). How to Build a Habitable Planet: The Story of Earth from the Big Bang to Humankind. pp. 179–183. ISBN 9780691140063
- ^ 2.0 2.1 Rothery, David A.; Gilmour, Iain; Sephton, Mark A. (March 2018). An Introduction to Astrobiology. p. 56. ISBN 9781108430838
- ^ 3.0 3.1 Alden, Andrew (2007). "Today's Mantle: a guided tour". About.com. Retrieved 2007-12-25.
- ^ 4.0 4.1 "Istria on the Internet – Prominent Istrians – Andrija Mohorovicic". 2007. Retrieved 2007-12-25.
- ^ William Lowrie (1997). Fundamentals of geophys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 158. ISBN 0-521-46728-4
- ^ 6.0 6.1 6.2 6.3 6.4 6.5 Fowler, C. M. R.; Fowler, Connie May (2005). The Solid Earth: An Introduction to Global Geophysics. ISBN 978-0521893077
- ^ Ito, E; Takahashi, E (1989). "Postspinel transformations in the system Mg2SiO4-Fe2SiO4 and some geophysical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 94 (B8): 10637–10646.
- ^ Fukao, Y.; Obayashi, M. (2013). "Subducted slabs stagnant above, penetrating through, and trapped below the 660 km discontinuity".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 118 (11): 5920–5938. Bibcode:2013JGRB..118.5920F. doi:10.1002/2013jb010466.
- ^ Deuss, Arwen; Woodhouse, John (2001-10-12). "Seismic Observations of Splitting of the Mid-Transition Zone Discontinuity in Earth's Mantle". Science. 294 (5541): 354–357. Bibcode:2001Sci...294..354D.doi:10.1126/science.1063524.ISSN 0036-8075PMID 11598296S2CID 28563140
- ^ Egorkin, A. V. (1997-01-01). "Evidence for 520-Km Discontinuity". In Fuchs, Karl (ed.). Upper Mantle Heterogeneities from Active and Passive Seismology. NATO ASI Series. Springer Netherlands. pp. 51–61. doi:10.1007/978-94-015-8979-6_4. ISBN 9789048149667
- ^ Khan, Amir; Deschamps, Frédéric (2015-04-28). The Earth's Heterogeneous Mantle: A Geophysical, Geodynamical, and Geochemical Perspective. Springer. ISBN 9783319156279
- ^ 12.0 12.1 Katharina., Lodders (1998). The planetary scientist's companion. Fegley, Bru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1423759836OCLC 65171709
- ^ "What Are Thre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Upper & Lower Mantle?". Sciencing. Retrieved 14 June 2019.
- ^ Louie, J. (1996). "Earth's Interior". University of Nevada, Reno.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011-07-20. Retrieved 2007-12-24.
- ^ Burns, Roger George (1993). Mineralogical Applications of Crystal Field The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 354. ISBN 978-0-521-43077-7 Retrieved 2007-12-26.
- ^ 16.0 16.1 Walzer, Uwe. "Mantle Viscosity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Convective Downwellings".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007-06-11.
- ^ Bercovici, David; Karato, Shun-ichiro (September 2003). "Whole-mantle convection and the transition-zone water filter". Nature. 425 (6953): 39–44. Bibcode:2003Natur.425...39Bdoi:10.1038/nature01918ISSN 0028-0836PMID 12955133S2CID 4428456
- ^ Workman, Rhea K.; Hart, Stanley R. (February 2005). "Major and trace element composition of the depleted MORB mantle (DMM)".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31 (1–2): 53–72. Bibcode:2005E&PSL.231...53W. doi:10.1016/j.epsl.2004.12.005. ISSN 0012-821X.
- ^ Anderson, D.L. (2007). New Theory of the Eart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 301. ISBN 9780521849593
- ^ Than, Ker (2007-03-01). "Scientists to study gash on Atlantic seafloor". NBC News. Retrieved 2008-03-16. A team of scientists will embark on a voyage next week to study an “open wound” on the Atlantic seafloor where the Earth’s deep interior lies exposed without any crust covering
- ^ "Earth's Crust Missing In Mid-Atlantic". Science Daily. 2007-03-02. Retrieved 2008-03-16. Cardiff University scientists will shortly set sail (March 5) to investigate a startling discovery in the depths of the Atlantic
- ^ "Japan hopes to predict 'Big One' with journey to center of Earth". PhysOrg.com. 2005-12-15.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005-12-19. Retrieved 2008-03-16. An ambitious Japanese-led project to dig deeper into the Earth's surface than ever before will be a breakthrough in detecting earthquakes including Tokyo's dreaded "Big One," officials said Thursday
- ^ "- - Explore Records - Guinness World Records".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011-10-17.
- ^ Japan deep-sea drilling probe sets world record". The Kansas City Star. Associated Press. 28 April 2012.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8 April 2012. Retrieved 28 April 2012.
- ^ Ojovan M.I., Gibb F.G.F., Poluektov P.P., Emets E.P. 2005. Probing of the interior layers of the Earth with self-sinking capsules. Atomic Energy, 99, 556–562
- ^ Ojovan M.I., Gibb F.G.F. "Exploring the Earth’s Crust and Mantle Using Self-Descending, Radiation-Heated, Probes and Acoustic Emission Monitoring". Chapter 7. In: Nuclear Waste Research: Siting, Technology and Treatment, ISBN 978-1-60456-184-5 Editor: Arnold P. Lattefer, Nova Science Publishers, Inc. 2008
-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Davis (2009-06-15). Super-computer Provides First Glimpse Of Earth's Early Magma Interior. ScienceDaily. Retrieved on 2009-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