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文范
《南宋文范》是清代庄仲方编,甄录南宋诗文杰作的选集,凡70卷、外编4卷。
《南宋文范》上继吕祖谦《宋文鉴》,分类和编排大致上与《宋文鉴》相同,卷一与卷二收〈赋〉42篇,卷三与卷四收〈骚〉、〈辞〉、〈乐章乐歌〉、〈四言诗〉、〈乐府歌行〉共119篇,卷五至卷九收〈五、七言古体诗〉442篇,近体诗赋准《唐文粹》例概不采录[1]。卷十至卷七十收各家文章1100馀篇。外编则是编者认为其文虽不足入选,但或以人存,或以事存,及世间传诵已久者,共录47篇[1]。
卷首有《采取书目》,以及《作者考》上、下,列举作者文天祥、陈东、辛弃疾、谢枋得、邓牧、谢翱、王炎午等300馀人爵里生平。南北宋间人,《宋文鉴》已选者即不列入,惟宋人入元不仕者,如家铉翁、金履祥等,虽苏天爵《元文类》已录其文,亦加采择,以从其志[1]。
本书编成于道光中,有光绪14年(1888年)江苏书局刻本。台湾鼎文书局民国64年(1975年)影印本上、下二册,与董兆熊《南宋文录录》合刊。
总目
编辑- 卷一 - 赋二十二篇
- 卷二 - 赋二十篇
- 卷三 - 骚七篇、辞八篇、乐章乐歌十九篇、四言七篇
- 卷四 - 乐府歌行七十八篇
- 卷五 - 五言古诗九十六篇
- 卷六 - 五言古诗八十九篇
- 卷七 - 五言古诗九十九篇
- 卷八 - 七言古诗九十六篇
- 卷九 - 七言古诗六十二篇
- 卷十 - 诏敕三十二篇、册文一篇、批答三篇、赦文一篇
- 卷十一 - 制诰二十五篇、檄一篇
- 卷十二 - 奏疏十四篇
- 卷十三 - 奏疏十七篇
- 卷十四 - 奏疏十一篇
- 卷十五 - 奏疏十三篇
- 卷十六 - 奏疏十四篇
- 卷十七 - 奏疏九篇
- 卷十八 - 奏疏十一篇
- 卷十九 - 奏疏十四篇
- 卷二十 - 奏疏十二篇
- 卷二十一 - 奏疏十一篇
- 卷二十二 - 奏疏九篇
- 卷二十三 - 奏疏九篇
- 卷二十四 - 奏疏十篇
- 卷二十五 - 奏疏九篇、缴指挥一篇
- 卷二十六 - 进故事十篇、经筵讲义二篇
- 卷二十七 - 表二十九篇
- 卷二十八 - 表二十八篇
- 卷二十九 - 笺二篇、启二十篇
- 卷三十 - 启二十一篇
- 卷三十一 - 书十三篇
- 卷三十二 - 书十八篇
- 卷三十三 - 书十五篇
- 卷三十四 - 书十七篇
- 卷三十五 - 书十六篇
- 卷三十六 - 箴三篇、铭十二篇、颂六篇、赞六十四篇
- 卷三十七 - 庙碑六篇
- 卷三十八 - 御试策一篇
- 卷三十九 - 试策三篇
- 卷四十 - 策问二十四篇
- 卷四十一 - 策问十八篇
- 卷四十二 - 记二十一篇
- 卷四十三 - 记二十三篇
- 卷四十四 - 记十九篇
- 卷四十五 - 记十六篇
- 卷四十六 - 记二十篇
- 卷四十七 - 序十七篇
- 卷四十八 - 序二十篇
- 卷四十九 - 序二十二篇
- 卷五十 - 序十八篇
- 卷五十一 - 序十九篇
- 卷五十二 - 策九篇、议五篇
- 卷五十三 - 论二十四篇
- 卷五十四 - 论十九篇
- 卷五十五 - 论十三篇
- 卷五十六 - 论十二篇
- 卷五十七 - 论十四篇
- 卷五十八 - 说十八篇
- 卷五十九 - 言四篇、辨一篇、解一篇、史断二篇、义一篇、答问一篇、讲义一篇
- 卷六十 - 题跋四十五篇
- 卷六十一 - 题跋四十篇
- 卷六十二 - 题跋十七篇、劝谕文五篇、祈谢文二篇、上梁文八篇
- 卷六十三 - 祭文二十六篇、哀词一篇、谥议三篇
- 卷六十四 - 行状七篇、传记五篇、书事七篇
- 卷六十五 - 墓铭十四篇
- 卷六十六 - 墓铭十二篇
- 卷六十七 - 墓铭八篇
- 卷六十八 - 墓铭十三篇
- 卷六十九 - 墓表墓碣七篇、神道碑二篇
- 卷七十 - 神道碑三篇
- 外编
- 卷一 - 制一篇、奏疏十五篇
- 卷二 - 奏疏三篇、启一篇、书五篇
- 卷三 - 书七篇、铭二篇、记四篇
- 卷四 - 序三篇、辨二篇、杂著一篇、荐疏一篇、祭文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