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领袍
此条目不完整。 |
特征
编辑将领口挖裁成紧绕脖颈的圆形,钮扣的结扣处在两肩头。这种设计是为了防止风沙从领口灌入,天气转热时可解开肩头的钮扣,将一对“上领”外翻,便形成敞开的“翻领”散热透汗。“圆领”也是可穿成翻领。也是在上领袍、衫上,为了骑马的方便,而开创性地引入了可能是从波斯传来的“开衩”[1]。
圆领袍上加上不同图案即可区分身份、功用等。例如圆领袍加上龙纹即成为衮龙袍,公服也是圆领袍制。琉球国官员于册封典礼时所穿的圆领袍加上补子,即、日本公家的礼装束带是圆领袍制,日本天皇在公共场合穿出的朝服直衣就是襕衫的一种变体。[2]这种圆领袍衫也是右衽的,在右肩附近用结纽系扎。[3]
历史
编辑学者林化煦根据汉代壁画和人偶,认为当时已有交领外衣里面穿圆领内衣的情形,自东汉以后,圆领内衣开始逐渐出现得频繁。到了南北朝后期,圆领开始大规模被作为外衣穿着,这时真正意义上的圆领袍才开始出现[4]。
学者秦爱逊认为圆领袍最早于西魏:古书记载“为圆领对襟,小袖长袍” ,《南史》 记西域各部落人民的著衣说:“小袖长袍,小口垮” ,可见“小袖圆领”当为西域一些非汉民族的典型衣式。北魏时鲜卑族拓跋氏统一北方,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政策,其中包含了服装上的融合。到了中国隋唐时期,圆领袍已经在社会上广为穿著。圆领衫由原来的“胡服”加上汉族服饰的元素结合成一款汉族服饰。当时上至帝王贵族,下到平民,皆以穿“胡服”为尚。到了清朝,随著易服令的实施,流传近千年的传统意义上的圆领袍逐渐被旗装彻底取代[5]。
唐中书令马周上议:“《礼》无服衫之文,三代之制有深衣。请加襕、袖、褾、襈,为士人上服。开骻者名曰缺骻衫,庶人服之。”长孙无忌又议:“服袍者下加襕,绯、紫、绿皆视其品,庶人以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