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領袍
此條目不完整。 |
特徵
編輯將領口挖裁成緊繞脖頸的圓形,鈕扣的結扣處在兩肩頭。這種設計是為了防止風沙從領口灌入,天氣轉熱時可解開肩頭的鈕扣,將一對「上領」外翻,便形成敞開的「翻領」散熱透汗。「圓領」也是可穿成翻領。也是在上領袍、衫上,為了騎馬的方便,而開創性地引入了可能是從波斯傳來的「開衩」[1]。
圓領袍上加上不同圖案即可區分身份、功用等。例如圓領袍加上龍紋即成為袞龍袍,公服也是圓領袍制。琉球國官員於冊封典禮時所穿的圓領袍加上補子,即、日本公家的禮裝束帶是圓領袍制,日本天皇在公共場合穿出的朝服直衣就是襴衫的一種變體。[2]這種圓領袍衫也是右衽的,在右肩附近用結紐繫扎。[3]
歷史
編輯學者林化煦根據漢代壁畫和人偶,認為當時已有交領外衣裡面穿圓領內衣的情形,自東漢以後,圓領內衣開始逐漸出現得頻繁。到了南北朝後期,圓領開始大規模被作為外衣穿着,這時真正意義上的圓領袍才開始出現[4]。
學者秦愛遜認為圓領袍最早於西魏:古書記載「為圓領對襟,小袖長袍」 ,《南史》 記西域各部落人民的著衣說:「小袖長袍,小口垮」 ,可見「小袖圓領」當為西域一些非漢民族的典型衣式。北魏時鮮卑族拓跋氏統一北方,採取了一系列漢化政策,其中包含了服裝上的融合。到了中國隋唐時期,圓領袍已經在社會上廣為穿著。圓領衫由原來的「胡服」加上漢族服飾的元素結合成一款漢族服飾。當時上至帝王貴族,下到平民,皆以穿「胡服」為尚。到了清朝,隨著易服令的實施,流傳近千年的傳統意義上的圓領袍逐漸被旗裝徹底取代[5]。
唐中書令馬周上議:「《禮》無服衫之文,三代之制有深衣。請加襴、袖、褾、襈,為士人上服。開骻者名曰缺骻衫,庶人服之。」長孫無忌又議:「服袍者下加襴,緋、紫、綠皆視其品,庶人以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