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圣鹮

動物

埃及圣鹮[注 1][注 2]学名Threskiornis aethiopicus),又名埃及圣朱鹭埃及圣鹭圣鹮巫婆鸟[4],是分布于撒哈拉以南非洲伊拉克东南部的一种朱鹭。它们在古埃及备受尊敬,经常被制成木乃伊当做智慧之神托特的象征。如今它们也被引入到法国义大利西班牙美国台湾,且在这些地区已成为强势的入侵种

埃及圣鹮
化石时期:上新世至今[1]
野生埃及圣鹮,摄于肯亚阿拉布科索科凯国家公园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鹈形目 Pelecaniformes
科: 鹮科 Threskiornithidae
属: 白鹮属 Threskiornis
种:
埃及圣鹮 T. aethiopicus
二名法
Threskiornis aethiopicus
(Latham, 1790)
埃及圣鹮原生分布地带(绿色)与引进地区(黄色)

特征

编辑
 
飞行中的埃及圣鹮,摄于南非匹兰斯堡狩猎保护区

埃及圣鹮成鸟长68厘米,身体全白,后羽黑色。头部颈部都是秃及黑色的,喙厚而弯,脚也是黑色的。飞行时双翼张开后边有一道黑色羽毛。

雄鸟及雌鸟相似,雏鸟呈灰白色,喙较短,颈上有一些羽毛。生物学分类上属于鹳形目、朱鹭科、朱鹭亚科,身长为65-89公分,体重约为1500公克,展翅长可逹112-124公分,全身白色,头至颈为黑色裸皮,嘴喙黑色,喙长且下弯,腰及翼边饰羽黑色;初级、次级飞羽尖端黑色,尾羽白色,停栖时翼缘收缩在尾部呈黑色(Hoyo et al. 1992)。

 
埃及圣鹮的蛋

行为

编辑

埃及圣鹮在树上筑巢,会与其他水鸟(如鹭科)一同生活。它们很多时会在猴面包树上以树枝筑巢,每次产2-3颗蛋。

埃及圣鹮在沼泽湿地及泥泞出没,有时会到访农地及垃圾站。它们主要吃鱼类青蛙及其他水中生物,包括昆虫福寿螺类。

埃及圣鹮很安静,但有时也会发出一些鸣声。

保育

编辑

埃及圣鹮是《非洲-欧亚大陆迁徙水鸟保护协定》中所保护的物种之一。

栖息地

编辑

埃及圣鹮的原生分布区域大致位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东非衣索匹亚南非马达加斯加阿尔达布拉群岛,以及两河流域等地区,于当地是普遍的留鸟。另外,虽然埃及圣鹮以埃及为名,但埃及境内自从1850年代后就罕有纪录,如今几乎可以确定埃及圣鹮已没有分布于埃及的族群。

生态入侵

编辑

在欧亚地区的国家内的市区动物园或郊外的野生动物园,圣鹮常被作为商业利用而引进至动物园的物种,但因管理方式为是采以开放式的管理方式(非一般大型鸟笼的圈养方式),因此极容易让其逃逸,继而形成入侵物种。埃及圣鹮适应生态环境的能力颇强,在逸出之后,目前造成大西洋沿岸国家皆有埃及圣鹮入侵繁殖的野外族群分布[5]

引入到南欧的埃及圣鹮急速破坏了燕鸥动物的栖息地,且与牛背鹭白鹭竞争筑巢的地方。它们很能适应环境,在冬天的时候会吃垃圾来补充它们的食物。

2010年代后,在台湾西部滨海地区也可看到它们。保守估计全台湾约有1200至1500只的族群量。由于埃及圣鹮在台湾几乎无天敌,对台湾当地的生态造成影响。 根据中华鸟会的评估,2017年埃及圣鹮数量大约是2,227至3,046只之间,比起两年前几乎翻倍,专家也观察到,它们不只在沿海出现,也顺著河流往内陆蔓延。[6]

由于超量的关系,林务局于2018年决定使用枪枝扑杀埃及圣鹮,经内政部警政署同意后购置5把气枪尝试开展扑杀行动,于2019年2月底召集了具原住民身份或服役时曾受过相关射击专长训练的护管人员34名,开始进行移除人员培训。

2019年3月于嘉义县东石乡网寮村之公墓发现大量筑巢的埃及圣鹮巢区,经嘉义县野鸟学会使用空拍机拍摄后,估计约有1000巢、2000只以上数量,经由林务局委托厂商博威鸟控有限公司执行移除作业,总计移除8只成鸟、70馀只雏鸟、约4500颗卵。2019年3月6日有媒体报导“移除爆量外来种埃及圣鹮,嘉义空气枪扑杀临时喊停”一节,林务局表示因运用枪枝移除需要训练射击技术与研习相关安全知识,该局人员尚在训练中,俟技术纯熟后就会进行实做,媒体所谓临时喊卡之说,实为错误臆测;且埃及圣鹮移除方式可采陷阱、网具、套索或枪枝等多元方式,因应不同栖地状况,灵活选用不同方法处理方为上策。嘉义东石巢区因地形尚属平坦,会勘决定选用陷阱跟网具移除为最有效率的方式,以捕获较多数量的个体。

林务局统计移除成果为:2019年移除5,831颗卵、1,210只雏鸟、390只亚成鸟及825只成鸟;2020年移除12,690只成鸟、1,231雏鸟及1,440颗蛋;2021年1至6月已移除2,042只成鸟。

神话传说

编辑
 
埃及圣鹮雕像。

古埃及,埃及圣鹮倍受尊崇,且会被制成木乃伊,成为托特的象征。希罗多德老普林尼都指埃及圣鹮可以对抗。另亦有指只要将埃及圣鹮作为祭牲,就可以杀死带来瘟疫苍蝇[7]

注解

编辑
  1. ^ “鹮,左睘右鸟”,拼音huán注音ㄏㄨㄢˊ,胡關,音同“还”[3]
  2. ^ “鹮,左睘右鸟”,拼音xuán注音ㄒㄩㄢˊ,旬宣,音同“旋”[3]

参考

编辑
  1. ^ Mayr, G. Paleogene Fossil Birds. Springer. 2016年5月. ISBN 978-3-540-89627-2. doi:10.1007/978-3-540-89628-9. 
  2. ^ BirdLife International. Threskiornis aethiopicu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8. [9 August 2018].  数据库资料包含说明此物种被编入无危级别的原因
  3. ^ 3.0 3.1 䴉. 康熙字典.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4). 
  4. ^ 存档副本. [2018-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8). 
  5. ^ Hoyo et al. 1992; Clergeau and Yesou 2006)
  6. ^ 【我們的島】聖䴉之亂 生態防治戰開打. 台湾环境资讯协会-环境资讯中心. [2018-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8) (中文(繁体)). 
  7. ^ Pliny the Elder. 41. Natvralis Historia, Book X.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