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坐骨龙属
小坐骨龙(属名:Mirischia)是美颌龙科恐龙的一属,是种小型恐龙,身长估计约2.1公尺长,生存于下白垩纪阿尔布阶的巴西。虽然只发现小坐骨龙的骨盆及不完整的后肢,但足以确定它是一属新的恐龙。系统发生学研究的发现,小坐骨龙是属于美颌龙科,是美颌龙、极鳄龙的近亲;美颌龙生存于侏罗纪晚期欧洲,极鳄龙生存于下白垩纪英格兰。
小坐骨龙属 化石时期:白垩纪前期,
| |
---|---|
小坐骨龙的模型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蜥形纲 Sauropsida |
总目: |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
目: | 蜥臀目 Saurischia |
亚目: | 兽脚亚目 Theropoda |
科: | †美颌龙科 Compsognathidae |
属: | †小坐骨龙属 Mirischia Naish et al., 2004 |
模式种 | |
†不对称小坐骨龙 Mirischia asymmetrica Naish et al., 2004
|
发现与命名
编辑在2000年,古生物学家大卫·马提尔(David Martill)与埃伯哈德·弗雷(Eberhard Frey)宣布在一个石块里发现小型恐龙的化石,石块是由卡尔斯鲁厄自然史博物馆向巴西化石商人购买来的,化石可能发现于巴西塞阿腊州的Chapada do Araripe[1]。在2004年,德恩·奈许将这个化石叙述、命名。模式种是不对称小坐骨龙(M. asymmetrica),属名是由拉丁文的“小”与古希腊文的“坐骨”所构成;种小名就是以它的不对称坐骨来命名,它们左右坐骨形状不一样[2]。
正模标本(编号SMNK 2349 PAL)是一个关节连接的部分身体骨骼,包含两节后段背椎、一个肋骨、腹肋、部分肠骨、耻骨、坐骨、部分股骨、右侧胫骨与腓骨的上半段。耻骨的前方有一段化石化的肠脏。这个化石可能发现于桑塔纳群的罗穆阿尔多组,地质年代相当于阿尔比阶。这个化石属于一个亚成年标本[2]。
叙述
编辑小坐骨龙是种小型二足掠食性恐龙。身长估计约2.1公尺[2],体重估计约7公斤重[3]。小坐骨龙的特征是不对称的坐骨。坐骨的左边有个椭圆形的小孔,而右边的同一位置上却有一个凹痕。另外,小坐骨龙还保存了软组织,在耻骨与坐骨之间有一些像气囊的东西。过去一些学者曾假设,兽脚亚目恐龙的身体都有气囊,而小坐骨龙的发现可能就是一个证明。另一个特征是骨头的骨壁很薄[2]。
种系发生学
编辑小坐骨龙被命名时被归类于美颌龙科,与生存于侏罗纪晚期欧洲的美颌龙、白垩纪早期英格兰的极鳄龙是近亲。小坐骨龙是当时已知的唯一美洲美颌龙科[2]。在2010年,德恩·奈许提出小坐骨龙可能是暴龙超科的基础物种[4]。
参考资料
编辑- ^ D.M. Martill, E. Frey, H.-D. Sues and A.R.I. Cruickshank, 2000, "Skeletal remains of a small theropod dinosaur with associated soft structures from the Lower Cretaceous Santana Formation of northeastern Brazil", Canad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37(6): 891-900
- ^ 2.0 2.1 2.2 2.3 2.4 Naish, Martill and Frey. Ecology, Systematics and Biogeographical Relationships of Dinosaurs, Including a New Theropod, from the Santana Formation (?Albian, Early Cretaceous) of Brazil. Historical Biology. 2004: 1–14.
- ^ Paul, G.S., 2010, The Princeton Field Guide to Dinosaur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 123
- ^ Naish, Darren. 2010. Tetrapod Zoology Book One. CFZ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