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布希亚
尚·布希亚(法语:Jean Baudrillard,法语发音:[ʒɑ̃ bodʁijaʁ],1929年7月29日—2007年3月6日),生于法国汉斯,殁于巴黎,社会学家及哲学家。他被称为“知识的恐怖主义者、后现代主义牧师、后现代大祭司”。他的思想,从1960年代末期的著作《物体系》开始,直到1980年代以降,可被归纳为“现实的消失”(disparition de la réalité)。
让·鲍德里亚 | |
---|---|
本名 | Jean Baudrillard |
出生 | Jean Baudrillard 1929年7月29日 法国汉斯 |
逝世 | 2007年3月6日 法国巴黎 | (77岁)
国籍 | 法国 |
教育程度 | 巴黎大学 |
知名作品 | 《物体系》、《消费社会》、《生产之镜》、《象征交换与死亡》 |
信仰 | 无神论 |
配偶 | Lucile Baudrillard 、 Martine Dupuis(1995年结婚) |
儿女 | Gilles Baudrillard 、 Anne Baudrillard |
时代 | 现代 |
地区 | 法国 |
学派 | 后现代主义 |
主要领域 | 后现代、传播学 |
著名思想 | 拟像论、消费社会、象征交换、超真实 |
影响于 |
“Jean Baudrillard”的各地常用译名 | |
---|---|
中国大陆 | 让·鲍德里亚 |
台湾 | 尚·布希亚 |
生平
编辑家族是农民家庭,布希亚是家里的独生子。中学念巴黎著名的亨利四世中学,准备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的入学考试;但大学落榜,错过了正常升读大学的机会,跑去阿尔勒地区当农工。
若干年后回到巴黎,没有通过大学教师资格考试,这便导致他必须经过曲折的道路才能进入大学,进入学术的菁英阶层。之后,在索邦大学德文学业,考取德文教师资格考。布希亚随后在不少中学教德文,跟友人Gilbert Badia一起翻译过布莱希特的著作《流亡对话》,1960年代初开始翻译马克思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以及荷尔德林跟德国作家彼得·魏斯的知名著作《玛哈/萨德》(Marat / Sade)。布希亚也在知名文艺刊物《现代》(Les Temps modernes)撰写文艺评论。
布希亚的第一个婚姻,配偶是 Lucile Baudrillard,生了一儿一女,分别是 Gilles Baudrillard 跟 Anne Baudrillard。
1995年,布希亚的第二个婚姻是迎娶 Martine Dupuis,一位杂志的摄影编辑。
巴黎第十大学时期
编辑布希亚一边在高等实用知识学院(l'É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Études)上罗兰·巴特的课,一边经由昂希·列斐伏尔的指导撰写博士论文,日后成为1968年备受赞赏的《物体系》(Le Système des objets)。早在1966年起,布希亚就已经在巴黎第十大学教授社会学。
在巴黎第十大学待了二十年之后,1986年布希亚转至巴黎第九大学任教,直到1990年自巴黎第九大学辞职退休。
1990年代布希亚的声名在美国鹊起,布希亚开始到美国及其它国家讲学。最特别的是美国兄弟档导演沃卓斯基兄弟自称受布希亚的著作《拟仿物与拟像》(Simulacres et simulation)影响,而在1999年拍出《骇客任务》第一集。
摄影
编辑布希亚本身亦是一位业馀摄影师,也在1999年出版了一本《论摄影》(Sur la photographie)。2000年布希亚整理他的摄影作品作了一个展览(在‘欧洲摄影馆’,Maison européenne de la photographie, MEP)。
作品简介
编辑布希亚的理论,最为人熟知的是他为报刊撰写的长篇文章,基本上是以后结构主义的观点批评大众传播媒体,仍不断地引起讨论。
第一篇长文是1991年针对第一次波斯湾战争撰写《波湾战争不曾发生》(La Guerre du Golfe n'a pas eu lieu,1991年3月29日刊登在《解放报》),后来整理出版成同标题的书。
第二篇长文是2001年针对九一一事件、世贸中心两幢大楼的倒塌撰写《恐怖主义的精灵》(L'Esprit du terrorisme,2001年刊登在《世界报》)。
受到尼采著作的启发,布希亚感兴趣的是物体的事件,或者是事件的规则跟事件的不规则。于是,“诱惑”(séduction)、“模拟”(simulation)、“超真实”(hyperréalité)成为布希亚式的概念名词。
符号物体
编辑布希亚早期的两本著作:《物体系》跟《消费社会》(La Société de consommation),深受结构主义之父索绪尔的影响,布希亚认为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其实都是些“符号物体”(objets-signes),同时将原有的意指系统(systèmes de signification)、诠释系统(systèmes d'interprétation)更深入思考,认为“所指/符旨”(signifié)不再只是“中性的物体”的意义,其实应该把“所指/符旨”放回语言学的体系而具备更加复杂的关系,因此又创了“符号价值”(valeur-signe)一词。思考路线上,布希亚跟福柯、德勒兹一样都扬弃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对布希亚而言他更扬弃精神分析的概念。
恶的概念
编辑布希亚反对启蒙时代的人文主义,也反对康德的理性主义,甚至愈来愈反对符号学的逻辑,简言之,针对恶的概念布希亚也用他对物体的概念、诱惑威力的概念拆解它的意义的逻辑。也因此,不仅是景仰尼采的语录式写作,布希亚更是有意识地采用带一点诗意、带一点嘲讽的风格撰写他自己的文章。结果是相当隐晦的,不管布希亚是针对九一一事件或法国2005年秋季暴动发表评论,一致再引起新闻界对布希亚的批评。布希亚晚年试图从马瑟·牟斯跟乔治·巴塔耶的著作寻求答案。
拟像和模拟
编辑布希亚在1970年代中期出版《象征交换和死亡》(L'Echange symbolique et la mort),基本上仍遵循索绪尔的影响,但却导引他在1980年代更加阐释“拟像”(simulacre)跟“模拟”(simulation)的关系,然后就是针对大众传播媒体、全新的数位科技的全面的、革命性的批判。
布希亚首先在《象征交换和死亡》这本书提到拟像的三种类别(trois ordres):
- 第一种类,是“仿冒”(contrefaçon)的拟像,年代是从文艺复兴时代开始一直到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这个时代,是“存有物”(l'être)跟“外观”(l'apparence)的分裂,是“原始物”(la référence originelle)跟“模仿它的替身”(son double mimétique)的分裂。
- 第二种类,是“生产”(production)的拟像,年代是工业社会:所有的物体已不再是原始物的反映或仿冒,而是所有的物体彼此全都是拟像。这第二种类别的拟像终止所有的参考动作以及能够无限制地再生产。
- 第三种类,是“模拟”(simulation)的拟像,原始起源以一种幻觉式的形式再度出现。这种模式以设计好的程式将所有的物体投射出虚拟的存在。
举例来说,数位典藏算是第二种“生产”(production)的拟像。数位化藏品的技术是依赖数位摄影来生产、复制艺术品。至于第三种拟像——“模拟”,早已在商业和工业领域里应用到淋漓尽致,从立体实境的游戏制作到产品、建筑模型的构筑,其软体(MAYA、3D STUDIO MAX、PRO-E等)无不使用得相当广泛平常。[1]
他的拟像论认为,失去原件的拷贝,符号比真实更加真实,人不再是主体,而是沦为符号、文化、语言为主的客体。举例来说,通常都在电视上看到总统,有一天现场看到总统演讲的时候,会觉得大萤幕上的总统反而感觉更真实。
布希亚称这个时代是“超真实”的(l'hyperréel),在这样的“超真实”中,“存有物”跟“外观”之间的差异已被废除,这样的“超真实”其实是靠封闭的符号系统自己结构起来,且所有的这些符号完全都没有参考到外在的现实。布希亚晚年有一句嘲讽的话也很有名:“超真实已死。所以,超真实万岁!”(L'hypperréalité est morte. Vive l'hyperréalité !)
影像变成“拟像”,就与真实脱离一切关系,“拟像”只是“拟像”自身。
葬礼
编辑布希亚2007年3月6日病逝巴黎[2],葬礼于3月13日在巴黎市内的蒙帕纳斯墓园举行,哲学家何内·谢黑说道:
“ | 看起来应该就是这样,布希亚的葬礼从未发生过。更好的是,从现在起他将一直活下去。 Tout ça est parfaitement normal, l'enterrement de Baudrillard n'a pas eu lieu et c'est tant mieux, à présent il va vivre. |
” |
——何内·谢黑 |
作品年表
编辑- Le système des objets (1968) – 物体系
- La société de consommation (1970) – 消费社会
- Pour une critique de l'économie politique du signe (1972) – 符号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 Le miroir de la production (1973) – 生产之镜
- L'échange symbolique et la mort (1976) – 象征交换和死亡
- La consommation des signes (1976) – 消费符号
- Oublier Foucault (1977) – 忘掉傅柯
- L'effet Beaubourg (1977) – 庞毕度中心效应
- À l'ombre des majorités silencieuses (1978) – 在沉默的多数人的阴影下
- L'ange de stuc (1978) – 拉毛粉饰天使
- De la séduction (1979) – 论诱惑
- Enrico Baj (1980)
- Cool Memories (1980-1985) – 冷记忆(一)
- Simulacres et simulation (1981) – 拟仿物与拟像
- À l'ombre des majorités silencieuses (1982) – 在沉默的多数人的阴影下
- Les stratégies fatales (1983) – 致命策略
- La Gauche divine (1985) – 神圣左派
- L'autre par lui-même (1987) – 他自己说自己
- Cool Memories 2 (1987-1990) – 冷记忆(二)
- La transparence du mal (1990) – 恶的透明度
- La Guerre du Golfe n'a pas eu lieu (1991) – 波湾战争不曾发生
- L'illusion de la fin ou la grève des événements (1992) – 误以为是结束的错觉,或所有事件都在罢工
- Fragments, Cool Memories 3 (1991-1995) – 冷记忆(三)
- Figures de l'altérité (1994) – 相异性的一些范例
- La pensée radicale (1994) – 激进思想
- Le crime parfait (1995) – 完美罪刑
- Le paroxyste indifférent (1997) – 顶尖无所谓
- Amérique (1997) – 美国
- Écran total (1997) – 全银幕
- De l'exorcisme en politique, ou la conjuration des imbéciles (1997) – 政治的法术,或白痴们的密谋
- Car l'illusion ne s'oppose pas à la réalité (1997) – 因为幻觉并不反对现实
- Le complot de l'art (1997) – 艺术阴谋
- Illusion, désillusion esthétiques (1997) – 幻觉,美学的非幻觉
- La grande mutation ; enquête sur la fin d'un millénaire (1998) – 巨变;调查千禧年之末
- À l'ombre du millénaire ou le suspens de l'An 2000 (1998) – 千禧年阴影下,或西元两千年的悬疑
- L'échange impossible (1999) – 不可能的交易
- Sur le destin (1999) – 论命运
- Sur la photographie (1999) – 论摄影
- Cool Memories IV (2000) – 冷记忆(四)
- Les objets singuliers : architecture & philosophie (2000) – 独特物件:建筑与哲学的对话
- Le complot de l'art, entrevues (2000) – 艺术阴谋,访谈录
- D'un fragment à l'autre (2001) – 从一个片段到另一个片段
- Mots de passe (2000) – 暗号
- L'élevage de poussière (2001) – 畜养灰尘
- Le ludique et le policier (2001) – 贪玩和警察
- Au royaume des aveugles (2002) – 盲人王国
- Power Inferno ; Requiem pour les Twins Towers ; Hypothèse sur le terrorisme ; La violence du Mondial (2002) – 螺漩权力;双子星大楼安魂曲;假设恐怖主义;全球的暴力
- L'esprit du terrorisme (2002) – 恐怖主义的精灵
- Pataphysique (2002)
- Au jour le jour, 2000-2001 (2003) – 一天又一天,2000-2001
- Le Pacte de lucidité ou l'intelligence du mal (2004) – 清晰条约,或恶的智能
- Cahier de l'Herne n°84, février 2005 – l'Herne 出版社的布希亚专刊(相当权威的系列)
- Cool Memories V (2005) – 冷记忆(五)
- À propos d'Utopie, entretien avec Jean-Louis Violeau (2005) – 谈乌托邦,跟 Jean-Louis Violeau 的访谈
- Oublier Artaud, dialogue avec Sylvère Lotringer (2005) – 忘掉阿陶,跟 Sylvère Lotringer 的访谈
- Les exilés du dialogue ; Jean Baudrillard et Enrique Valiente-Noailles, entretien - Galilée (octobre 2005) – 对话的流亡者:布希亚跟 Enrique Valiente-Noailles 的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