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
洗澡,又名沐浴,是清洁或浸浴人体的活动。多数在私人场所或较隐蔽的场合进行,少数也在社交场合,例如公众浴室、桑拿浴等。官话、晋语、赣语、湘语通称洗澡,粤语、客语、星马华语惯称冲凉(多指淋浴),粤语、客语、闽语又称洗身,闽语、吴语可称洗浴,吴语另称汏浴或淴浴。
历史
编辑纵观整个历史,人们会设计能将水引到人口中心的系统。
最早可信的日常沐浴习惯可以追溯到古印度。他们讲究个人卫生,每天洗三次澡。这些都被记录在格瑞耶经(Grihya Sutras),现在仍是一些群落的习俗。
古希腊人会利用小型浴缸、洗脸盆和足浴缸来保持个人清洁。最早关于沐浴的发现,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年中期在克里特岛的克诺索斯宫殿,以及在圣托里尼岛阿克罗蒂里出土的豪华雪花石膏浴缸。浴缸一词(asaminthos,ἀσάμινθος)在荷马史诗中出现了11次。迈锡尼语单词(a-sa-mi-to)指的是一种可以在任何迈锡尼宫殿中找到的容器,这种线形文字B术语源自爱琴海的字尾“-inth-”被附加到一个带有词根“namsû”(洗脸盆)的阿卡德语外来词,因此,这件迈锡尼宫殿文化的奢侈品显然是从近东传来的。后来希腊人在体育馆(gymnasiums)内建立了公共浴场和淋浴室,用来放松身心和保持个人卫生。“gymnasiums”一词源于希腊语“gymnos”,表示“裸体”。
古罗马开发了引水渠网路,向所有的大型城镇和人口中心供水,也有室内管道,管道末端是家庭、公共水井和喷泉。罗马的公共浴场被称为“thermae”,公共浴场并非只是简单的沐浴用途,也是重要的公共工程,是各种体育锻炼和沐浴的设施,有冷水浴、温水浴和热水浴,有教学和辩论的房间,通常还附有一个希腊文及一个拉丁文的图书馆。公共浴场是由一个赞助者提供给公众,这个人通常是皇帝。当时的其他帝国并未表现出对公共工程的喜好,但罗马的这种实践将他们的文化传播到了那些可能对外国风俗有较多抵触的地方。对当时比较出奇的是,当时的浴场没有阶级分化,所有人都可以免费使用,或只收取少量费用。随著罗马帝国的衰落,水道系统失修并被废弃。但在此之前,公共道德的观念就已在帝国基督教化过程中发生改变,使沐浴变得不受欢迎。
欧洲
编辑十四世纪中黑死病爆发前,欧洲人定期到公共澡堂。黑死病爆发后,专家宣称,疾病通过皮肤毛孔传染,应用干掉的汗水堵住毛孔。教会认为洗澡传染黑死病,加上公共澡堂男女混浴伤风败俗、排斥裸体,大力推广不洗澡。中世纪欧洲农民没有洗澡的习惯,可能几个月不洗澡。多数人觉得洗澡危险[1],经常更换内衣、以化妆掩脸、香水盖汗臭体臭[2]。香水产业也发展起来。[3]
十九世纪末英国铺设室内自来水管,大众逐渐养成以肥皂洗澡的习惯。[2]
男女同浴
编辑男女同浴是一些地方的古老风俗。《礼记·王制·郑注》:“交趾,足相乡,浴则同川,卧则僢。”《后汉书·南蛮传》:“其俗,男女同川而浴。”到了明朝仍然有此风俗,郭子章的《黔记》中载有峒人“溽暑男女常浴于川”。[4] 日本明治维新之前流行男女同浴,1853年率领黑船打开日本锁国时期的美国提督贝里,撰写“日本远征记”一书中有绘制日本男女同浴的图,并且抨击说:“日本低层民众无疑十分淫荡。”[5]
流行文化
编辑1970年代许冠杰主唱的歌曲《制水歌》MV里表演不同的洗澡情景。他是香港乐坛目前唯一一个演出六个洗澡常见情景的男歌手,浴缸、花洒、水盆、水桶、喷水、海水。
《薰衣草》,由香港流行音乐歌手陈慧琳主唱,伍乐城作曲,林夕填词,并收录于她的唱片《大日子》中。歌词讲述失恋的女主角从浴室浸了一个薰衣草浴出来,她忽而感叹︰“为甚么我活不到更好?为甚么以为我很苦恼?”
2012年4月28日上映的日本电影罗马浴场和2014年4月26日上映的罗马浴场2,讲述了以古罗马和现代日本澡堂为背景的时空穿越喜剧故事。
沐浴用品
编辑其他用品
编辑参看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Press, Case. 《BBC知識》那些年,我們一起不洗澡. CASE报科学. 2013-08-08 [2019-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5) (中文(台湾)).
- ^ 2.0 2.1 精选书摘. 關於法國的41個迷思、綺想與真相——偉大的高盧人不洗澡?. The News Lens 关键评论网. 2017-02-27 [2019-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5) (中文(台湾)).
- ^ 讲真,中世纪的欧洲人真的不洗澡?. 知乎专栏. [2019-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5) (中文).
- ^ 沈德符《敝帚斋馀谈》记载:“古云粤中多蜮,因男女同川而浴,乃淫气所生。同川事,予未之信。一日与沈继山司马谈及,沈云予令番禺时,初不知有此风,盖令居确署,不及见耳。及谪戌神电卫间居,每饭后君奴皆出,必暮而返,日日皆然。”
延伸阅读
编辑[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