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通史
《清代通史》,萧一山著,分上中下三卷,煌煌五巨册,凡四百馀万字。
萧一山中学时即感于日人稻叶君山编写的《清朝全史》(1915年)“观点纰缪,疏舛颇多”,发愤撰写清代史。1920年,萧一山在山西大学预科时,即开始“专力于搜集有关清史之资料,拟订编写大纲,并着手编写导论”。1921年,考入北大政治系第一年,“课余致力著作,于本年完成《清代通史》第一、二篇”,二年级,“完成《清代通史》第三、四篇之著作”。1923年《清代通史》上卷六篇完成,是年12月1日,梁任公为《清代通史》作序曰:“吾友蒋百里手一编见视,则萧子一山之清代通史,为卷三,为编十六,已写定者仅上卷三分之二,为篇四,为文三十余万言。余穷一日夜力,读卒业作而叹曰:萧子之于史,非直识力精越,乃其技术亦罕见也!”,1923年12月北平中华印刷局初版,当时萧仍只是一名北京大学三年级的学生。1925年12月中华印刷局刊印中卷。
1932年萧一山曾与批评者陈恭禄进行激烈笔战,火药味甚浓,至1934年双方辩文陆续刊载于《大公报》。1963年最终完成五卷本《清代通史》,由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三卷。
《清代通史》据称“本书参考书籍,不下六七百种”,“所述为清国史,亦即清代之中国史,而非清朝史或清室史也”,作者有强烈大一统意味[需要解释]。
萧一山书史时政治立场鲜明,主张“民族革命史观”,把几乎所有汉族反清活动都视为一脉相承的“民族革命”。1933年吴宓公开批评《清代通史》“革命意味过重”。
另外萧一山杂糅了一些传说,《清代通史》有同治因出游而患梅毒终致死亡的记载。
参考书目
编辑- 萧一山:《清代通史下卷讲稿辨论集序》
- 萧一山:《为〈清代通史〉批评事再致吴宓书——并答陈恭禄君》,国风4卷11期,1934年
- 萧立岩:《萧一山传略》,载《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第10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