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抄本列表
《红楼梦》抄本列表给出了目前发现的可信的《红楼梦》抄本的列表,其中不包括只存在于人的记忆中而无实物的抄本(比如存在于日本哲学教授儿玉达童口中的“三六桥本”[1]),也不包括真实性存争议的版本(比如只存有毛国瑶抄录的批语的“靖藏本”[2][3],网名“何莉莉”的一名男性网民发布的“癸酉本”[4][5])。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名著之一,它的主要特色是广设伏笔,版本颇多,且全书未完。早期刻印流传的百二十回的所谓《红楼梦》“通行本”,是以程高本为底本的,其中又以“程甲本”为多。自从“新红学”诞生以来,人们知晓了程高本对原著的改动,以及八十回后并非出自作者之笔[注 1]。
现在发现的《红楼梦》可以分为两个系统:抄本和刻本,而抄本中又包括脂砚斋的批语本,脂砚斋评本有四:“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戚序本”,现今提起脂本,往往是这四种的统称[10]:702页[注 2]。其实在曹雪芹在世的时候,《红楼梦》的手抄本就开始流行了,它们基本上题为《石头记》。而刻印本始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程伟元木活字本的出版,即“程甲本”[12]。抄本中最早发现的为戚本,一开始并未引起重视。自从胡适购得甲戌本发表《考证红楼梦的新材料》后,学界开始重视抄本的重要性。甲戌本虽然残缺,但其中大量的异文和脂批暗示了后文情节发展,直接证明了程高本后四十回为伪作[13]。之后又发现了己卯本、庚辰本,比甲戌本完整,亦有不同的批语,此三本为后文的情节和《红楼梦》早期面貌提供了充分的资料。而后发现的梦觉本、杨本等则显示了从脂评本向程高本过渡的现象。至20世纪末,共确定了11种与程高本相异的抄本。2006年,收藏家卞亦文入手一部残抄本,使《红楼梦》抄本家族又添一员[14]。
列表
编辑甲戌本
编辑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本》,胡适题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又称“甲戌抄阅再评本”;残存四册,包括第一回至第八回、第十三回至第十六回、第二十五回至二十八回。使用乾隆竹纸,呈黄褐色[15]:405。本书前主人写信给胡适,表示愿意转让给他,后者从美国归来后出重金买下[13]。胡适对于甲戌本的研究促成了《红楼梦考证》一书,使“新红学”诞生。
根据甲戌本上的印章,其先主为刘铨福。甲戌本后藏于美国康乃尔大学图书馆[16][15],2005年由上海博物馆购得[17]。
甲戌本很可能是作者的第一个定稿。其中的许多脂批揭露了许多人们不知晓的秘密,比如第十三回末畸笏叟批:“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说明秦可卿的死亡有大量改动;二十六回同一人的批语:“狱[注 3]神庙红玉茜雪一大回文字……”揭示了后文宝玉流落到狱神庙这个地方等等。另外,此本保留了《石头记》初稿的一些特征,比如多回拥有回前诗。[13]
甲戌本共有脂批1587条[18]:551,其大略情况如下表[11]:
回次 | 批语 |
---|---|
第一回 | 凡例、批注 |
第二回至五回 | 批注 |
第六回 | 批注、回末总批 |
第七回至八回 | 批注 |
第十三回 | 批注、回末总批 |
第十四回至十六回 | 批注 |
第二十五回至二十六回 | 批注、总批 |
第二十七回至二十八回 | 总批、批注 |
己卯本
编辑或称《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己卯本》,上有“脂砚斋凡四阅评过”、“己卯冬月定本”字样。为乾隆竹纸。残存第一至二十回、第三十一至四十回、第五十五回下半回至五十九回上半回、六十一至七十回(内六十四、六十七两回系武裕庵从他本补抄,时间约在嘉庆年间[注 4])。己卯本原版开头缺失,从“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开始,现今的开头为前主陶诛从他本补抄。此本每10回有一总目,每回首行写“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卷之”,第2行写回数,第3行写回目。[15]:405-406
此本第五十五回下半回、第五十六、第五十七、第五十八三整回,第五十九上半回原已散失,20世纪50年代初由中国历史博物馆购得收藏,但未明是何抄本,直至20世纪70年代始明确是己卯本的散失部分。己卯本中避讳“祥”字、“晓”字,基本可以确认为怡亲王允祥、弘晓父子之家人抄写,是《红楼梦》抄本中唯一可以确认抄手的一个[19]:289[20]。己卯本此本原由董康、陶诛所藏,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第五十五回下半到五十九回上半藏中国国家博物馆。[15]:405-406
己卯本共有脂批754条[18]:623,其大略情况如下表[11]:
回次 | 批语 |
---|---|
第二回 | 回末有双行批注一条 |
第六回 | 有夹批两条 |
第八回 | 有批注两条 |
第十回 | 有夹批九条 |
第十二回至十六回 | 双行批注 |
第十七、十八合回 | 起首总批、双行批注、眉批 |
第十九回 | 双行批注 |
第二十回 | 双行批注、回末总批 |
第三十一回 | 总批、回末有批一条 |
第三十二回 | 开始总批一条 |
第三十三回至三十四回 | 双行夹注一条 |
第三十五回 | 双行夹注两条 |
第三十六回 | 双行夹注 |
第三十七回至三十八回 | 开始总批、双行夹注 |
第三十九回至四十回 | 双行夹注 |
第六十一回至六十二回 | 双行夹注一条 |
第六十三回 | 双行夹注 |
第六十五回至六十六回 | 双行夹注 |
第七十回 | 双行夹注 |
庚辰本
编辑或称《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庚辰秋定本”,上有“脂砚斋凡四阅评过”、“庚辰秋月定本”字样。存第一至六十三回、六十五至六十六回、六十八至八十回。此本每十回有一个总目,题“石头记”“第一回至十回”,“脂砚斋凡四阅评过”。在第四十一回至五十回的总目页上,加题“庚辰秋月定本”一行,在第五十一回至六十四总目页上,加题“庚辰秋定本”一行。以下两个十回总目同以上两例。[15]:406
此本前十回无脂评,从第十一回起,有朱笔批语、回前批、眉批,有正文下双行小字批,有行间批,也有回后批,此书有部分抄手笔迹与己卯本同,有少数缺草草空行,亦与己卯本同,特别是庚辰本上的有些题字与己卯本完全相同。[15]:406
庚辰本原为徐星署所藏,徐星署名祯祥,为徐郙之子。后收藏于燕京大学,现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21]
庚辰本共有脂批2319条[18]:807,其大略情况如下表[11]:
回次 | 批语 |
---|---|
第十二回至十四回 | 眉批、夹批、双行批注、回末总批 |
第十五回至十六回 | 眉批、夹批、双行批注 |
第十七、十八合回 | 起首总批、眉批、夹批、双行批注 |
第十九回至二十回 | 眉批、夹批、双行批注、回末总批 |
第二十一回 | 起首总批、眉批、夹批、双行批注 |
第二十二回 | 眉批、夹批、双行批注 |
第二十三回 | 眉批、夹批、双行批注、回末总批 |
第二十四回 | 起首总批、眉批、夹批、双行批注、回末总批 |
第二十五回 | 眉批、夹批、双行批注、回末总批 |
第二十六回 | 眉批、夹批、双行批注 |
第二十七回至二十八回 | 起首总批、眉批、夹批 |
第二十九回 | 起首总批、眉批一条 |
第三十回 | 起首总批 |
第三十一回 | 总批、回末有批一条 |
第三十二回 | 开始有总批一条 |
第三十三回 | 双行批注、眉批各一条 |
第三十四回 | 双行批注一条 |
第三十五回 | 双行批注两条 |
第三十六回 | 起首总批、眉批、双行批注 |
第三十七回至三十八回 | 起首总批、双行批注 |
第三十九回至四十回 | 眉批、双行批注 |
第四十一回至四十二回 | 总批、双行批注 |
第四十三回至四十五回 | 双行批注 |
第四十六回 | 总批、双行批注 |
第四十七回 | 双行批注 |
第四十八回 | 总批、双行批注、眉批 |
第四十九回 | 总批、双行批注 |
第五十回至五十三回 | 双行批注、眉批 |
第五十四回 | 总批、双行批注(一条) |
第五十五回至五十七回 | 双行批注 |
第五十八回 | 双行批注、眉批 |
第六十回 | 双行批注 |
第六十一回 | 双行批注(一条) |
第六十二回 | 眉批、双行批注(一条) |
第六十三回 | 双行批注 |
第六十五回 | 双行批注 |
第七十回至七十三回 | 双行批注 |
第七十四回 | 眉批、双行批注 |
第七十五回 | 开始附记,双行批注、眉批 |
第七十六回 | 双行批注 |
第七十七回 | 双行批注、眉批 |
第七十八回至八十回 | 双行批注 |
列藏本
编辑即苏联列宁格勒所藏抄本《石头记》。又称“圣彼得堡藏本”。共35册,使用竹纸,色较己卯、庚辰本新。此书明显经过重装,比如有些眉批被裁为半个字。此抄本每面8行,各16字。第一页首行顶格题“石头记第一回”,次低一格并列写两句回目。此本正文应是脂砚斋评本旧文,但似几个本子的合抄本,[15]:406其中多数回目题为“石头记”,但也有少数题为“红楼梦”。[22]
列藏本为道光十二年(1832年)由一个在北京的俄罗斯东正教会学习汉文的俄国大学生帕维尔·库连济夫带入俄国的。他回国后即将抄本交于沙俄外交部亚洲图书馆,后移交给列宁格勒分所抄本室。[22]
戚本
编辑戚正本和戚张本、戚宁本和王府本合称“戚蓼生序本”,简称“戚序本”或“戚本”[注 5][15]:407-408,因为在卷首有一篇署名“戚蓼生晓堂氏”的序言而得名[10]:848。
戚本与甲戌、庚辰、己卯本有许多不同,例如:戚本完全未提及脂砚斋,所有相关的署名被删去,且其中夹杂了许多后人的批语,比如出现署名为“立松轩”的批语;戚本将原合为一回的十七、十八回分断,可见戚本出现比庚辰、己卯相晚;戚本有一些不同的回目标题,比如第十七回为“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怡红院迷路探曲折”第十八回为:“庆元宵贾元春归省,助情人林黛玉传诗 ”;戚本有回前诗二十三首,亦有回后诗;脂本中的一些“污言秽语”在戚本中得到了修改等等。[10]:880-884页
戚本基本可以确定出自同一底本,而这一底本似为庚辰本传抄过程中的一个整理本。[23]
戚序本批语大略情况如下表(基于戚正本)[11]:
回次 | 批语 |
---|---|
第一回至五回 | 双行批注、总批 |
第六回 | 总批 |
第七回 | 双行批注、总批 |
第八回 | 总批 |
第九回 | 双行批注、总批 |
第十回至十一回 | 总批 |
第十二回至二十六回 | 双行批注、总批 |
第二十七回至三十二回 | 总批 |
第三十三回 | 双行批注、总批 |
第三十四回 | 总批 |
第三十五回至四十回 | 双行批注、总批 |
第四十一回至六十三回 | 总批 |
第六十四回 | 双行批注(二条)、总批 |
第六十五回至六十六回 | 总批 |
第六十八回至八十回 | 总批 |
戚正本
编辑全称“有正书局石印戚蓼生序本”,封面题为《国初钞本原本红楼梦》,或称“有正本”。有时提到戚序本即指戚正本。它是有正书局以戚张本为底本石印而成。[15]:407-408石印时间有清末民初、民国元年、民初三种说法。[10]:877-878页
戚正本与戚张本几乎完全相同,但有正书局在石印时仍做了少许贴改。[15]:407-408
戚张本
编辑即“张开模旧藏戚蓼生序本”。书中印有张开模藏书章六处,可见此书经张开模收藏过。张本为有正书局据以影印的底本。过去曾以为毁于兵火。1975年冬,上海古籍书店清理库藏时发现了上半部,即:卷前的戚蓼生序、目录、第一至四十回。每10回为一卷,每4回装一分册。纸张略旧,乌丝拦印就,版式行款(除目录和无行间侧批外)等都如王府本。原书当为80回。总的来看,戚张本与王府本大同小异。[15]:407-408戚张本如何转手至有正书局老板狄葆贤,说法不一:一说是俞明震旧藏,售于狄氏;一说夏曾佑旧藏,售于狄氏。[10]:877-878
戚宁本
编辑即“泽存书库旧藏戚寥生序本”,因此本今藏南京图书馆,又称“南图本”。南图收藏此本的签条中,有“泽存书库藏书”的记录,但最初属昆山于氏。泽存书库是陈群的,可知此本一度归陈群收藏。80回,线装20册。结构、版式、行款及脂批状况等等,都与其他几种戚序本大体相同,文字更接近于戚张本,应是以戚张本为底本抄录。[15]:407-408
王府本
编辑即“清王府旧藏本”,或称“蒙古王府本”或“蒙府本”,以其第七十一回回末总批后,有“柒爷王爷”字样,可推断原为清代某王府旧藏。今藏中国国家图书馆(原北京图书馆)。据说北京图书馆收藏时购自原某蒙古王府。据考证,阿拉善旗第八代扎萨克和硕亲王塔旺布里甲拉(俗称“塔王”) 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北京琉璃厂购得此书,后传给其子达理扎雅。达理扎雅妻韫慧的父亲载涛即为“柒爷王爷”[24]。
王府本今存120回,卷前有程伟元序。从纸张、字体诸情形看,前80回(除第五十七至六十二回外)用粉纸、朱丝拦,四周文武双边,一版18行,每行约20字。书口为“石头记,卷某,(页)某”。边框、界栏及书口“石头记”三字均为刻板印就。抄手约十人,系同一时期抄录完成。后40 回用素纸,字体亦异。程氏序虽也用的是印就的纸张,但系原书在空页拆移而来。可见后40回及程氏序系后来的藏书家据程甲本配补。原书当是80回。其中第五十七至六十二回这6回书,纸张、字体同后40回,文字也同程甲本。
王府本的文字特点是:与现存的己卯本或庚辰本相校有颇多特殊的相同之处,亦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为传抄中的整理改动造成。王府本的脂批,也同时经过整理。体例比较统一,文字上作了一些删节,也杂入一些脂砚斋等人之外的批语。[15]:407-408
梦觉本
编辑即“梦觉主人序本”;序作于乾隆甲辰(1784年),所以又称“甲辰本”;因于山西发现,又称“脂晋本”。梦觉本书名题为《红楼梦》,80回。脂批不普遍,也较简略。版面比较整齐,每版18行,每行21字。[15]:409-410使用朱丝阑,工楷写成。分装八函,每函五册,每册二回。在卷首有梦觉主人序言,署曰:“甲辰岁菊月中涴梦觉主人识”。此本为首个题为《红楼梦》的版本,也是从脂评本向程甲本之间过渡的版本,同时具有二者的特点。[10]:925-926
梦觉本的文字特点,总的状况是比较简约。主要表现于:一、删节。对某些情节,删得一字不留,但取舍之间又看不出明显的倾向[10]:930-933[15]:409-410。二、简化。对于铺叙描写往往作简化处理,缩为几个字的简短说明。这种状况在此本中最为常见,可以说是遍及全书。三、某些相当于作者插入语式的文字抄成双行小字,与正文中的双行小字批形式相同。梦觉本的这种文字特点,全都为程甲本所继承。删节、缩写,全反映于程甲本中,以双行小字抄写的作者插入语,在程甲本中被作为批语一并删去。这种现象透露出:程甲本的底本应是梦觉本。此本现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15]:409-410
梦觉本共有批语232条[10]:933,批语大略情况如下表[11]:
回次 | 批语 |
---|---|
第一回至六回 | 双行批注、总批 |
第八回至九回 | 双行批注、总批 |
第十二回至十六回 | 双行批注、总批 |
第十八回 | 双行批注、总批 |
第十九回 | 起首总批、双行批注 |
第二十回至二十四回 | 双行批注 |
第三十回 | 双行批注 |
第三十二回 | 双行批注 |
第三十七回 | 双行批注 |
第六十四回 | 双行批注(一条) |
杨本
编辑即“杨继振旧藏本”,亦称“红楼梦稿本”,简称“梦稿本”,书名题作《红楼梦》。120回,每10回为1册,全书12册。使用素纸,版心为15.5×24.5厘米。今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此抄本最初形成时当为120回,后有残佚,包括第四十一回至第五十四及若干残页,杨氏收藏期间,据程甲本抄补;卷首总目录3页,由文学所收藏时据目前分目抄配齐全。抄本中有大量的改动,论者多以为是高鹗用以增补后40回时的草稿,故长期称之为“红楼梦稿本”。但其实改动后的文字大体上同程乙本而异程甲本。可见这个本子的送行修改是程乙本问世后的事。[15]:408-409
杨本的主要特点是:一、这是一个手抄本,抄手约四人,其中两人文化水准既低且抄得草率。版面、行款都比较随意,错讹衍夺颇多。这当然不排斥传抄中的讹讹相因,但也不无这个本子本身的问题。二、作为过录本,底本的来源相当复杂,可以说是由四个以上的底本拼缀而成的本子[25]。因此它的文字倾向很复杂。前7回近于己卯本;第八回至第八十四也明显留有两个以上底本的拼凑现象。三、这个本子中,还有少量几回版本倾向很特殊。从各本的关系看,处于己卯庚辰本和王府本之间的状态,可能是从己卯、庚辰本到王府本演变中的过渡本。四、杨本的后40回,系与前80回同一个时间过录完成。其中一部分,大体上同程乙本,另一部分,与程甲本、程乙本都有较大的差异,总的倾向是比较简略,可能是个流传于程甲本付印前的后40回早期手抄本。[15]:408-409一些学者认为杨本改文全部抄自程乙本,但它和程乙本存在许多不同,最明显的为:一些改文相对于程本来说在很多地方不完善,而一些改文比程甲、程乙本中文字更合理且更符合上下文语意的表达和连贯性。[26]
舒本
编辑即“舒元炜序本”,以其卷首有杭州舒元炜序,故又称“舒序本”。舒氏序作于乾隆五十四年己酉(1789年,原序上写到“屠维作噩”[注 6]),亦称“己酉本”。吴晓铃于1938年购得此本[27]。有残缺,或亦称“吴藏残本”。吴氏辞世后,此本捐藏北京图书馆。舒本书名题《红楼梦》,存第一至四十回,[15]:408-409回目中第四十回标题缺损,被人用第八十回的标题取代,可见原书是80回本。舒本中存在许多对脂本的妄改。[28]
舒本的过录,完成于乾隆五十四年。在现存的诸《红楼梦》抄本中,这是唯一可以确定过录年代的本子。因为卷首舒氏序的署名后面,印有“元炜”“董园”两方印章。此外还有舒元炳的“元”“炳”印章,可见这就是当时形成的原本。舒本是一个拼合本。舒氏序说明,它的原底本仅存53回,其余27回,则据邻家某个本子配就。实际上这个本子的文字状况要复杂得多。大体说来,其中若干回较近于庚辰本,另若干回较近于杨本。但各自又分别与这两个本子有很大的差异。而且还有包含某些初期稿本成分的现象。此外,这个本子的舒氏序,还提到120回本。这就说明在乾隆五十六年,即程甲本问世前两年多,后40回续书已经在流传。[15]:408-409
郑本
编辑即“郑振铎藏本”。此本仅残存第二十三回、第二十四回共两回书。这个本子的书名有一种奇怪现象。两回书的回前,都是题“石头记第××回”,而各页的书口,那例作“红楼梦”。在各本中,此为仅见。郑本颇有特殊之处。第二十三回听曲文一段,比各本少270多字,此为传抄中的移漏。第二十四回小红出场的一段叙述性介绍,独异于各本,与后文略有抵牾。此外,贾蔷,此本独作贾义,贾芹之母周氏,此本独作袁氏。此本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15]:409-410
卞藏本
编辑即“卞亦文藏本”残存前10回正文,正文前存第三十三至八十回的回目,2006年6月,由上海敬华拍卖公司拍卖出,归深圳卞亦文收藏,故名。卷首有原藏主题记一则,称此书于“于民国廿五年(1936年)得自沪市地摊”,后经重装订成4册,落款“民国卅七年(1948年)初夏眉盦识于沪寓”,再加盖“文介私印”章,题记右下角盖“上元刘氏图书之印”白文章。眉盦是见于《上元刘氏家谱》的刘文介,文介约生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卒年不详。从该抄本的残存状貌、纸质墨色、抄写款式、特殊用字、回前诗的格式和避讳字的写法等方面考查,应是一部早期抄本的残本[15]:409-410,可能早于甲戌本[29],将此残抄本与现存的11种早期抄本及程甲本对勘,其文字绝大多数同于抄本而异于程本;又从脂评本和程高刻本的版本异同比较,残抄本文字为脂评本系统,许多方面与其他脂评本有可互相参证处;由此本避清康熙“玄”字讳,即或缺末笔、或改为元字,而不避道光皇帝讳,可大致确定抄成年代在清嘉庆朝或之前。[15]:409-410
吴藏抄本
编辑为吴晓铃藏抄本,24册,120回。正文每页12行,行20字。此本为容庚旧藏,与程乙本相同。[15]:412
吴藏残抄本
编辑为吴晓铃藏残抄本,存第五十一至七十、八十一至一百共40回,4册。有“铭九珍藏”、“烈士肝肠名士酒,美人颜色雅人诗”印记。正文每页10行,每行22字。第五十八回回目作“杏子阴假凤泣虚凰,茜纱窗真情癸痴理”;第六十五回作“贾二舍偷娶尤二姨,尤三姐思嫁柳三郎”,其馀同程甲本。[30][15]:412
戬谷抄本
编辑为吴晓铃藏戬谷抄本,30册,120回。正文每页8行,每行20字。封面有光绪九年(1883年)宗韶题记:“此予戚戬宜之将军手钞《红楼梦》说部若干卷也。宜之落拓半生,工诗博学,于国朝掌故颇习闻之,此则其暇时手录,盖以贵胄而沦落不偶,故于红楼之梦有慨焉。宜之既殁,其家人装池成帙,适借观之,赘数言于首。缅想平生,怆恻曷已。至其字画之工拙,固不记也。癸未末孟夏子美宗韶谨题。”[30][15]:412
戬谷,字谷臣,号宜之,一号润生,舒尔哈朗裔,瑞玉子,袭奉恩将军,生于道光十年(1830年),卒于光绪四年(1878年)。宗韶,字子美,号石君,别号梦石道人,又号漱霞盦主,满洲镶蓝旗人,官至兵部员外郎。生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卒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30]
红楼梦全传
编辑与程甲本相同的抄本,一百二十回,二十四册。又图赞一册,二十四页。正文每面十二行,每行二十六字至三十二字。[30]
文访兰抄本
编辑封面题《文访兰手写红楼梦》,22册,120回。正文每面6行,行25字。[30]
注释
编辑参考书目
编辑- 冯其庸,李希凡. 紅樓夢大辭典(增訂本). 北京: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0年. ISBN 9787503941016.
- 周汝昌. 红楼梦新证. 北京: 中华书局. 2016年. ISBN 9787101112979.
参考文献
编辑- ^ 张爱玲. 红楼梦魇.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2年: 276页. ISBN 9787530211199.
- ^ 梅节. 也谈靖本. 红楼梦学刊. 2002年, (01): 177–198页.
- ^ 石昕生. 对“靖本”批语的再认识. 红楼. 2002年, (01): 27–29页.
- ^ 沈彬. 苏州动物园挖出了旧版《红楼梦》?老谣言为何成精?. 澎湃新闻. [2018-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4).
- ^ “吴氏石头记”的倒塌. 新华网. 2018-02-28 [2019-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6).
- ^ 《红楼梦》总回数仍存争论 周汝昌刘心武认同108回. 中国新闻网. [2018-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09).
- ^ 7.0 7.1 曹清富. 《红楼梦》六十四回、六十七回真伪辨. 岳阳大学学报. 1989年, (01): 35–41页.
- ^ 8.0 8.1 郭征南. 《红楼梦》六十七回考辩. 曲阜师范大学. 2010-04-01.
- ^ 白先勇:《红楼梦》后四十回是曹雪芹原稿整理而成. 腾讯文化. [2018-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4).
-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周汝昌. 红楼梦新证. 北京: 中华书局. 2016年. ISBN 9787101112979.
- ^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俞平伯. 脂硯齋紅樓夢輯評. 上海: 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7年: 19–21页.
- ^ 邓云乡. 红楼梦导读. 成都: 巴蜀书社. 1991年: 63–69页. ISBN 9787805233758.
- ^ 13.0 13.1 13.2 胡适. 紅樓夢考證. 北京出版社. 2015年. ISBN 9787200110364.
- ^ 卞藏本确为《红楼梦》古抄本. 光明网. [2018-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31).
- ^ 15.00 15.01 15.02 15.03 15.04 15.05 15.06 15.07 15.08 15.09 15.10 15.11 15.12 15.13 15.14 15.15 15.16 15.17 15.18 15.19 15.20 15.21 15.22 15.23 15.24 15.25 冯其庸,李希凡. 紅樓夢大辭典(增訂本). 北京: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0年. ISBN 9787503941016.
- ^ 宋广波. 胡适与甲戌本《石头记》.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 (04期).
- ^ 上博购回甲戌本《红楼梦》. 人民网. [2018-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29).
- ^ 18.0 18.1 18.2 欧阳健. 还原脂砚斋.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ISBN 9787531641247.
- ^ 蔡义江. 红楼梦是怎样写成的. 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4. ISBN 7501325960.
- ^ 吴恩裕. 曹雪芹叢考.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年: 217页–225页.
- ^ 冯其庸. 論庚辰本.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78年: 1页.
- ^ 22.0 22.1 列藏本《石头记》概论. 胡文彬. 思想战线. 1984-04-30, 1984 (02): 69-70页.
- ^ 林冠夫. 論《石頭記》王府本與戚序本. 文艺研究. 1979, (02).
- ^ 杨莹莹. 《蒙古王府本石头记》中的“脂批”考辨. 曹雪芹研究. 2018, (02).
- ^ 杜春耕. 杨继振旧藏《红楼梦稿》告诉了人们什么?. 红楼梦学刊. 2003, (01): 41-46页.
- ^ 耿晓辉,曹立波. 杨本后四十回与程乙本的关系考辨. 红楼梦学刊. 2010, (04): 119-121y页.
- ^ 杨乃济. 吴晓铃先生记购得“舒序本”之经过. 红楼梦学刊. 1999年, (02): 343–345页.
- ^ 俞平伯. 红楼心解.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08: 146–148页. ISBN 9787561334461.
- ^ 戴英马. 从异文看卞藏本《红楼梦》早于甲戌本.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4年, (04): 1-11页.
- ^ 30.0 30.1 30.2 30.3 30.4 一粟. 红楼梦书录. 中华书局. 1963年: 34–35页.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