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4′35″N 120°43′10″E / 24.242935°N 120.719355°E / 24.242935; 120.719355

群灵祠
基本信息
位置 台湾台中市丰原区
宗教台湾民间信仰
主神有应公
例祭农历七月初八
地图
地图

群灵祠,是位于台湾台中市丰原区有应公庙,主祭祀在乾隆时代战乱丧生的亡者。

沿革

编辑

此祠由义民庙[a]重新建造而来[2]

丰原乐天宫重建时,须动用庙前放置无名遗骨的石窟,遂计画将遗骨另迁到丰原第十公墓的百姓公庙中。但当地人黄玉波认为该百姓公庙,庙小且破旧不堪,就想这些孤魂筹建祠庙,于是筹募新台币十五、六万,于1968年农历七月初八破土,兴建半年完成,以“群灵祠”命名,并成立管理委员会,由黄玉波担任主任委员。[3]

1970年代,丰原第十公墓内挖掘出一块刻有“前义士殉职英灵”的字样及“乾隆”两字的墓碑,亦挖出四大堣的骨灰,其内还有官员用的奏笏。这些遗骨与墓碑也移至群灵祠。[2]

祭祀

编辑

主要供奉乾隆年间战乱殉职人士的骨骸[4]。管理员罗武吉在1982年表示群灵祠的尸骨在万人以上[3]

香客有些会祈求有应公帮忙讨债、或把别人的相片刺上针后放于香炉里,以诅咒他人,要求有应公惩罚该人。管理员罗武吉为了防止这类事,每日需清理香炉;若发现有照片,就立即请求有应公不要去害人。[3]

根据1982年及1984年[b]的报导,该祠是丰原当时十几座百姓公庙中香火最盛、规模最大的一座。在农历七月初八为纪念该祠创立,演出一个月的歌仔戏外,其他的时间大都是演布袋戏。除妈祖生日以外,当时群灵祠演戏几乎全年无休,因妈祖生日的演戏价码较高。[2][3]

由于当时的群灵祠整年都在酬戏,因此吸引不少长者前往观戏,祠方特别在1980年加盖了一座六角凉亭[3]。对于此祠天天演戏,台中市文献课长曾蓝田认为此举是一种浪费,不如从事慈善事业[2]。而该祠也创设群贤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基金会,作慈善事业[6]台中市政府警察局的丰原警分局、丰原派出所也会赞助演戏经费,以祈求辖区平安无事[4]。刑警在办案遇难题时,也会到祠中请求指点迷津[2][4]

在2011年报导时,丰原的阳庙、阴庙或商家在鬼月大肆祭拜的风俗已减少,部份超市也少见抢购祭祀用品的人潮[7]

注释

编辑
  1. ^ 在丰原有客家人的义冢。旧名葫芦墩的丰原在葫芦墩圳开发后,在台湾清治时期曾为潮州客家人的势力范围,与南台中县旧台中市的闽南人分庭抗礼,闽客械斗不断。丰原的客家族群在道光六年(1826年)四月的闽客械斗后,迁移到东势避难。[1]
  2. ^ 在该年代的1988年报导,彰化市西门必应祠的酬神戏几乎一年都有,吸引老人前往[5]

参考

编辑
  1. ^ 陈凤春. 閩客械鬥 義塚猶存. 《联合报》. 1997-08-13 (中文(台湾)). 
  2. ^ 2.0 2.1 2.2 2.3 2.4 詹前基. 心願應驗.天天扮戲給你看!豐原群靈祠神奇傳說多.信徒酬神戲終年不斷. 《民生报》. 1984-04-22 (中文(台湾)). 
  3. ^ 3.0 3.1 3.2 3.3 3.4 詹前基. 群靈祠.一年演戲三百六十四天. 《民生报》. 1982-10-07 (中文(台湾)). 
  4. ^ 4.0 4.1 4.2 张瑞桢. 贊助歌仔戲 波麗士按奈好兄弟. 《自由时报》. 2009-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3) (中文(台湾)). 
  5. ^ 李克强. 年頭到年尾 戲碼排滿檔 交友驅寂寥 選戰必爭地 彰化老人戲園馳名遠近. 《联合报》. 1988-09-17 (中文(台湾)). 
  6. ^ 谢凤秋. 〈中部〉照顧盲姊23年 弟終身未娶. 《自由时报》. 2011-08-14 [2017-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3) (中文(台湾)). 
  7. ^ 张瑞桢. 〈中部〉「犒賞好兄弟」鬼門開不見拜拜潮. 《自由时报》. 2011-08-01 [2017-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3)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