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洛奇
此条目翻译品质不佳。 (2019年6月13日) |
肯尼思·查尔斯·洛奇(英语:Kenneth Charles Loach,1936年6月17日—),英国独立电影与电视导演编剧,影视作品以写实自然的技法与社会性题材,关注低下阶层生活,劳工权益,以及宣扬社会主义理念而广为人识。电影作品屡次获得国际影展多个奖项,包括康城影展金棕榈奖及威尼斯影展的终身成就奖。
坚·卢治 Ken Loach | |||||||||||||||||||
---|---|---|---|---|---|---|---|---|---|---|---|---|---|---|---|---|---|---|---|
导演 | |||||||||||||||||||
出生 | 肯尼思·查尔斯·洛奇 Kenneth Charles Loach 1936年6月17日 | ||||||||||||||||||
配偶 | Lesley Ashton(1962年结婚) | ||||||||||||||||||
儿女 | Stephen Loach Nicholas Loach Hannah Loach James Loach Emma Loach | ||||||||||||||||||
活跃年代 | 1962年-现时 | ||||||||||||||||||
|
生平
编辑卢治生于英国沃里克郡纽尼顿(Nuneaton) 。父亲是工厂电工。完成中学后曾效力皇家空军两年,之后在牛津大学圣彼得学院修读法律。他在大学时,曾在现今著名的喜剧团Oxford Revue中演出。
导演生涯
编辑1961年,他到诺咸顿话剧团(Northampton Repertory Theatre)任助理导演。1963年,他投身英国广播公司担任见习导演,在1964年的剧集《Z-Cars》中担任导演。1966年,以纪实戏剧《Cathy Come Home》闯出名堂,戏剧以一对年轻新婚夫妻为主角,以司机为业的丈夫因交通意外失业,导致债台高筑失去居所,最后小孩被福利部门强行接管。电视剧尖锐地批评僵化的福利制度以及房屋问题,在英国电影学会由业界评选的“二十世纪一百套最佳英国电视剧”选举中,位列第二[1]。
在60年代末,卢治开始拍摄电影,处女作是1967年的《Poor Cow》 ,讲述一名挣扎于爱情、事业的时代女性,演出者有Carol White(二人曾在电视Cathy Come Home合作)与Terrence Stamp。1969年,拍摄《凯斯》 ,改编自Barry Hines小说《A Kestrel for a Knave》,故事描述了工人阶级成长的小孩在僵化的教育制度下,被扼杀发展其他才能的可能,类近关注低下阶层的主题,反复出现在其他作品之中[2]。《凯斯》不单是卢治成名之作,至今还被认为是英国史上最优秀的电影之一,被英国电影学会选为“二十世纪一百套最佳电影”,排名第七[3]。
审查
编辑由于电影发行制度不佳、微薄的利润以及严格的电检制度,卢治在七、八十年代没有条件制作出优秀电影,转而投入电视剧及纪录片拍摄。他在1970年到肯雅拍摄《In Black and White》一片,资金来自一个慈善团体〈The Save the Children Fund〉,其后更因不满此片涉及矛矛起义以及批评殖民主义的内容,该慈善团体考虑销毁影片拷贝[4]。
1981年,他拍摄了电视纪录片《A Question of Leadership》,内容关于英国钢铁工业中的劳资纠纷,被指“观点不持平”,纪录片推迟了超过一年才能播出。1983年,他受英国第四台委托拍摄四集纪录片《Questions of Leadership》副题为〈工会里的民主问题:一些前线的观点〉(Problems of Democracy in Trade Unions: Some Views from the Frontline),,内容涉及八十年代初的多宗劳资纠纷、罢工,也涉及了工会领袖没有全力为工人争取权益的问题,并直指戴卓尔政府执政三年来对英国工会运动带来的挑战。可是,此节目被指“欠缺纪录片应有的公正”和可能涉及诽谤为由,最终没有播映[5]。抽起节目的原因,被指是英国中部独立电视台的董事并且是传媒大亨罗伯特·麦克斯韦向电视台管理层施压有关。他当时正要收购亲英国工党的《每日镜报》,因而作出讨好工会领袖的举动[6]。
1984年,由英国独立电视台节目《The South Bank Show》委托拍摄的纪录片《Which Side Are You On?》,以1984-1985年英国矿工大罢工为题,当中包括了警察粗暴对待罢工工人的画面,影片被抽起播出的原因是“在争议性的题材上持极度片面的观点”[7]。及后该片翌年于柏林影展获得天主教影视奖后,罢工将近完结时才得以播映。当时,卢治声言其作品多次被禁播乃出于政治原因[5]。
卢治是一名电检制度的强烈反对者。他曾因2002年作品《Sweet Sixteen》被列为成人级 (十八岁以上),而公开向传媒表达不满。
重回影坛
编辑90年代,卢治重回影坛,制作出一系列具声望且受欢迎的电影作品至今,还多次获得多个著名国际影展的奖项。1990年,电影《Hidden agenda》以关注英国政府在北爱尔兰人权状况的美国律师在都柏林被杀事件开始,继而揭露出七、八十年代美国中情局在英国高层政治运作的阴谋。影片矛头直指英国当局对爱尔兰共和军实行格杀勿论政策漠视人权,以及美国的秘密介入以保持英国保守党执政地位。由于题材具争议性,惹来国内的猛烈抨击,影片入围康城影展,获康城影展评审团奖,便被保守党国会议员指为“爱尔兰共和军(的电影)入围康城”(an IRA entry at Cannes)[8]。
其后四年,他拍摄了三部关于低下阶层生活的电影,在在指控戴卓尔主义膨胀下的英国,公共服务私有化,缩减社会福利带来的不公[9]。《Riff-Raff》(1991年)讲述地盘工人在即将建造豪华住宅的旧医院地盘进行清拆工作,工人面对剥削、危险工作环境,最后发生致命意外。《Raining Stones》(1993年)描述了失业工人难得稳定的工作机会,难以负担六岁女儿接受洗礼时想要穿的新裙子,而向高利贷借钱及后难以清还的境况。描述照顾家庭以及有尊严地生活,所面对的矛盾与冲突。《Ladybird, Ladybird》(1994年)是受感情创伤的单亲母亲的故事,在照顾多名不同婚姻诞下子女,因不小心导致长子烧伤,致使子女被转交福利部门接管,而面对难以取回抚养权的困境。其中,《Riff-Raff》获康城影展国际影评人奖,《Raining Stones》获康城影展评审团奖。1994年卢治获颁发威尼斯影展终生成就金狮奖。
1995年的《Land and Freedom》受欧威尔的著作《向加泰罗尼亚致敬》启发,讲述三十年代一名英国共产党失业工人支援西班牙内战,加入国际纵队游击队作战期间,最后分裂成共和军左派以及斯大林主义共产党互相攻讦,本来目标最终落空的故事,获康城影展“基督教评审团奖”及国际影评人奖。
2004年,卢治获颁发康城影展基督教评审团三十周年特别奖,表扬他对电影事业贡献。2006年5月28日,卢治凭电影《吹动大麦的风》,赢得康城影展的最高荣誉金棕榈奖[10]。该片关于1920年代的爱尔兰独立、爱尔兰内战时期,一对兄弟从最初加入爱尔兰共和军共同争取独立,到《英爱条约》出台使兄弟分歧最终阋墙相残。由于影片观点趋向同情爱尔兰人民,以及被指丑化英军形象,故影片备受英国传媒的抨击[8][11]。2010年,电影《Route Irish》以伊拉克巴格达国际机场连接市中心的同名道路(Route Irish)为名,描述驻伊拉克前英军现为私人承办商回到伊拉克工作,并回忆起以前作战时的创痛记忆[12],并入围第63届康城影展竞赛项目[13]。
洛奇支持抗议活动抵制、撤资、制裁(BDS)。在2014年的萨拉热窝电影节中,洛奇鉴于当时的以巴冲突号召抵制以色列所有文化与体育活动,并且重申了他对以色列武器禁运的诉求。[14]2014年在洛奇联合其他欧洲各电影协会的会员给俄国总统普京的公开信中,要求释放被逮捕的乌克兰电影导演奥列格•森索夫。[15]
2016年洛奇凭借着电影《我是布莱克》获得了他的第13次戛纳电影节的邀请,在本次第69届戛纳电影节中该电影荣获了金棕榈奖。电影讲述了失去妻子的木匠丹尼尔布莱克(Dave Johns饰)在脚手架上工作时遭受了心脏病突发,此后必须毫无希望地与英国破碎且官僚的福利制度决战的故事。[16]2017年洛奇获得了比利时的电影终身成就奖 Mira d’Or。
电影风格
编辑卢治作品最广为人知是其写实的风格。他的作品亦强调演员之间交流的真实性,故此有些段落甚至让演员不念剧本而自由发挥。卢治还喜欢雇用业馀,而与角色经历接近的演员,以表现贴近现实的面貌。而与卢治合作过的专业电影演员,亦会应他所求,刻意表现出近似真实人物的状态。例如在电影《Bread and Roses》,卢治选用了曾参与工会的人物作为演员,女主角Pilar Padilla更与角色的经历相似-有偷渡的经验。
卢治喜欢按剧情先后次序拍摄,希望演员可以感受到真实人物的生活,表现出真实的情感。他甚至在拍摄前的数分钟才向演员交代该场戏的剧本,以捕捉演员最真实、自然的反应。有些电影的场景中,可能只有主角知道该幕戏的来龙去脉,其他演员被随时会因突然发生的事而感到惊讶或恐惧。
在《凯斯》中,主角小孩误以为导演真的杀了他最爱的宠物-鹰,而表现出极大而真实的反应(事实上,那是另一只鹰的尸体)。在《Raining Stones》 中,女主角被债主上门追债,在毫无预先通知的情况下,债主强抢了女主角的结婚戒指。
荣誉
编辑早于1977年,卢治曾被提名颁授大英帝国勋章,但拒绝接受。他后来表示接受勋章是可耻的,代表顺从君主及大英帝国从剥削及征服得来的恩赐[17]。
作品列表
编辑电影
编辑年分 | 电影 | 原文片名 | 备注 |
---|---|---|---|
1967 | 《母牛》 | Poor Cow | 提名-金球奖最佳外国英语电影 |
1969 | 《鹰与男孩》(港译:凯斯[18]) | Kes | 卡罗维瓦利影展水晶地球仪奖 提名-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导演 提名-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剧本 |
1971 | 《家庭生活》 | Family Life | |
1979 | 《黑杰克》 | Black Jack | |
1981 | 《外貌与微笑》 | Looks and Smiles | (第34届坎城影展正式竞赛片) |
1986 | 《再见祖国》 | Fatherland | (第43届威尼斯影展正式竞赛片) |
1990 | 《致命档案》(港译:秘密议程[18]) | Hidden Agenda | (第43届坎城影展正式竞赛片) 坎城影展评审团奖 提名-哥雅奖最佳欧洲电影 |
1991 | 《底层生活》(港译:踎地盘[18]) | Riff-Raff | 欧洲电影奖最佳影片奖 提名-哥雅奖最佳欧洲电影 |
1993 | 《雨石》(港译:顶硬上[18]) | Raining Stones | (第46届坎城影展正式竞赛片) 坎城影展评审团奖 伦敦影评人协会奖年度导演 提名-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英国电影 提名-凯萨电影奖最佳外国电影 提名-哥雅奖最佳欧洲电影 |
1994 | 《折翼母亲》 | Ladybird, Ladybird | (第44届柏林影展正式竞赛片) 提名-独立精神奖最佳外国影片奖 |
1995 | 《以祖国之名》(港译:土地与自由[18]) | Land and Freedom | (第48届坎城影展正式竞赛片) 坎城影展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 提名-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英国电影 提名-凯萨电影奖最佳外国电影 |
1996 | 《卡拉之歌》 | Carla's Song | (第53届威尼斯影展正式竞赛片) 提名-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英国电影 |
1998 | 《我的名字是乔》(港译:阿祖晒命[19]) | My Name Is Joe | (第51届坎城影展正式竞赛片) 英国独立电影奖最佳英国独立电影导演 罗伯奖最佳非美国电影 提名-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英国电影 提名-波迪奖最佳非美国电影 提名-伦敦影评人协会奖年度导演 |
2000 | 《面包与玫瑰》 | Bread and Roses | (第53届坎城影展正式竞赛片) 提名-英国独立电影奖最佳导演 |
2001 | 《铁路悲歌》 | The Navigators | (第58届威尼斯影展正式竞赛片) |
2002 | 《甜蜜十六岁》(港译:双失十六岁[20]) | Sweet Sixteen | (第55届坎城影展正式竞赛片) 坎城影展最佳剧本奖 提名-英国独立电影奖最佳导演 提名-欧洲电影奖最佳导演奖 提名-波迪奖最佳非美国电影 提名-罗伯奖最佳非美国电影 |
2004 | 《苏格兰之吻》 | Ae Fond Kiss... | (第54届柏林影展正式竞赛片) |
2006 | 《吹动大麦的风》(港译:风吹麦动[18]) | 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 | (第59届坎城影展正式竞赛片) 坎城影展金棕榈奖 英国独立电影奖评审团特别奖 凯萨电影奖最佳欧盟电影 提名-英国独立电影奖最佳导演 提名-欧洲电影奖最佳导演奖 提名-哥雅奖最佳欧洲电影 提名-伦敦影评人协会奖年度导演 |
2007 | 《自由国度》(港译:假自由之名) | It's a Free World... | (第64届威尼斯影展正式竞赛片) 威尼斯影展金奥萨拉最佳剧本奖 |
2009 | 《寻找艾瑞克》(港译:寻找简东拿[21]) | Looking for Eric | (第62届坎城影展正式竞赛片) |
2010 | 《爱尔兰大道》 | Route Irish | (第63届坎城影展正式竞赛片) |
2012 | 《天使威士忌》(港译:智取威士忌[22]) | The Angels' Share | (第65届坎城影展正式竞赛片) 坎城影展评审团奖 提名-凯萨电影奖最佳外国电影 |
2014 | 《自由之丘》(港译:翩翩爱自由[23]) | Jimmy's Hall | (第67届坎城影展正式竞赛片) |
2016 | 《我是布莱克》(港译:我,不低头[24]) | I, Daniel Blake | (第69届坎城影展正式竞赛片) 坎城影展金棕榈奖 凯萨电影奖最佳外国电影 提名-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导演 提名-英国独立电影奖最佳导演 提名-欧洲电影奖最佳影片奖 提名-欧洲电影奖最佳导演奖 提名-哥雅奖最佳欧洲电影 提名-波迪奖最佳非美国电影 提名-罗伯奖最佳非美国电影 |
2019 | 《抱歉我们错过你了》(港译:对不起,错过你[25]) | Sorry We Missed You | (第72届坎城影展正式竞赛片) |
2023 | 《老橡树酒馆》 | The Old Oak | (第76届坎城影展正式竞赛片) |
电视
编辑- 1964年,Catherine、Z Cars (series)、Diary of a Young Man
- 1965年,The Wednesday Play (series): Tap on the Shoulder、Wear a Very Big Hat、3 Clear Sundays、Up the Junction、The End of Arthur's Marriage、Coming Out Party
- 1966年,Cathy Come Home (as Kenneth Loach)
- 1967年,In Two Minds
- 1968年,The Golden Vision
- 1969年,The Big Flame
- 1970年,In Black and White (The Save the Children Fund Film)
- 1971年,The Rank and the File - part of the Play for Today series.
- 1971年,After a Lifetime
- 1973年,A Misfortune
- 1975年,Days of Hope (mini-series)
- 1977年,The Price of Coal
- 1980年,Auditions
- 1981年,A Question of Leadership
- 1983年,The Red and the Blue: Impressions of Two Political Conferences - Autumn 1982、Questions of Leadership
- 1984年,《你站在哪边?》(Which Side Are You On?) 获柏林影展天主教影视奖
- 1985年,We Should Have Won: The End of the Battle, But Not of the War
- 1989年,Time to Go、The View From the Woodpile
- 1991年,The Arthur Legend
- 1996年,《利物浦码头工人》(The Flickering Flame: A Story of Contemporary Morality)
- 1998年,Another City: A week in the life of Bath's football club
参考资料
编辑- Ken Loach. Graham Fuller , 编. Loach on Loach. London: Faber and Faber. 1998. ISBN 0571179185.
- Jacob Leigh. The cinema of Ken Loach: art in the service of the people. Wallflower Press. 2002. ISBN 9781903364314.
注解
编辑- ^ The BFI TV 100, 2: Cathy Come Home (The Wednesday Play). 英国电影学会.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08).
- ^ Kes (1969). BFI Screenonline. [2010-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3).
- ^ The BFI 100: 1-10. [2010-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01).
- ^ Graham Fuller (编). Loach on Loach. : 66–67.
- ^ 5.0 5.1 Graham Fuller (编). Loach on Loach. : 68–72.
- ^ Anthony Hayward. Which Side Are You On? Ken Loach and His Films.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05. ISBN 9780747574125.
- ^ Which Side Are You On? (1984). BFI Screenonline. [2010-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9).
- ^ 8.0 8.1 Loach: I have my sleeves rolled up and I'm ready. The Guardian. 2006-05-17 [2010-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07).
- ^ Graham Fuller (编). Loach on Loach. : 111.
- ^ Festival de Cannes: 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 festival-cannes.com. [2010-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2).
- ^ Ruth Dudley Edwards. Why does Ken Loach loathe his country so much?. Daily Mail. 2006-05-30 [2010-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7).
- ^ On the set of Ken Loach's 'Route Irish'. TimeOut. [2010-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5-20).
- ^ Route Irish by Ken Loach, 19th film in the Competition. Festival de Cannes.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5).
- ^ Catherine Shoard: Ken Loach calls for cultural boycott of Israel. In: The Guardian. 21. Oktober 2013, abgerufen am 7. Oktober 2014.
- ^ Anastassia Boutsko: Oleg Sentsov: "Ich bin kein Leibeigener". In: Deutsche Welle Kultur. 22. Juli 2014, abgerufen am 22. Juli 2014.
- ^ Michael Sennhauser: Besprechung von „I, Daniel Blake“. In: sennhausersfilmblog.ch, 12. Mai 2016, abgerufen am 22. Mai 2016.
- ^ Director Loach slams TV news. BBC News. 2001-03-13 [2010-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04-08).
- ^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繼續革命-堅盧治-HKIFF Cine Fan 電影節發燒友. [2021-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3).
- ^ 《第廿三届香港国际电影节节目表及订票手册》第15页
- ^ 电影通识-《双失16岁》Sweet Sixteen, 2002[失效链接]香港教区视听中心
- ^ Looking for Eric | Cinespot 動映地帶. [2021-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9).
- ^ BC Sunday-智取威士忌[失效链接]
- ^ 我們繼續跳舞——堅盧治的左翼電影《翩翩愛自由》. [2021-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21).
- ^ 我,不低頭-HKIFF Cine Fan 電影節發燒友. [2021-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8).
- ^ 對不起,錯過你-HKIFF Cine Fan 電影節發燒友. [2021-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