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蓟
菜蓟(学名:Cynara scolymus,英语:artichoke),又称雅枝竹,指的是一种在亚欧大陆春季出现的蔬菜,为地中海沿岸生长的菊科菜蓟属植物,是蓟属植物尚未成熟的花苞。
朝鲜蓟 | |
---|---|
准备用作烹调的洋蓟 | |
科学分类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演化支: |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 |
演化支: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演化支: |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
演化支: | 菊类植物 Asterids |
目: | 菊目 Asterales |
科: | 菊科 Asteraceae |
属: | 菜蓟属 Cynara |
种: | 朝鲜蓟 C. scolymus
|
二名法 | |
Cynara scolymus |
该蔬菜在目前世界各地均有栽培,产量最多的集中在地中海沿岸、 美国加州、阿根廷、秘鲁、中国陕西省与土耳其。蓟属在中国大约有50种,在日本大约有60种[1]。
它的叶与根茎可制作药剂,花蕾可用于烹饪,可食用的部位为蓟心(叶片的基底以及梗上方碟形的一块),市场上也买的到冷冻或罐头蓟心。幼嫩的蓟心可以蒸煮、香煎或裹面包粉油炸;成熟的朝鲜蓟可将叶片剥取下来并沾上酱汁,吸食底部软嫩部位,蓟心可沾奶油或酱汁食用,或制作成沙拉、馅料。含有洋蓟酸,会使搭配的葡萄酒出现金属味及食物吃起来是甜的,所以若要饮用特殊酒款时最好不要搭配朝鲜蓟,以免尝不出酒的原味。
适合与味道强烈的食材做搭配,如:柠檬、柳橙、醋、黑橄榄、酸豆、火腿加菜豆、蒜、红葱头、巴西里、鼠尾草、龙蒿、茴香、罗勒、奥瑞冈。
挑选朝鲜蓟时要选择叶片密合,拿在手里有沉沉的感觉,买回家后装入塑胶袋中冷藏保存,烹煮前要清洗(握住梗的尾端,快速插入水中,反复数次),使用压力锅煮时,用1杯水、15磅压力(大的煮10分钟,小的煮8分钟),使用微波炉煮时,放入盘中加两大匙水,强力微波至叉子能戳到底的程度(约5~8分钟),留在微波炉内静置5分钟。
名称
编辑- 欧美:别称较多,有食托菜蓟、洋蓟、球蓟、菊蓟、法国百合、荷花百合等。原本起源于地中海沿岸,主要是意大利人负责栽培和食用,到15世纪时,传至荷兰、英国、土耳其等国,由于其营养价值高而且味道鲜美,迅速成为欧洲人的主要食用蔬菜之一,19世纪传至北美,尤其在美国获得大面积耕种。
- 香港:根据英语译作“雅枝竹”或“亚枝竹”,因为香港在19世纪时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并且承担了转运欧美和亚洲货物的功能,因此领先其他人华人地区而认识这种蔬菜。
- 日本:称为“朝鲜蓟”,虽然名字中有朝鲜一词,但和现代韩国没有任何关系。日本是于19世纪的江户时代才开始接触到菜蓟的,因为当时的菜蓟由从居住在朝鲜的荷兰商人引进到日本的,故被日本人误认为是朝鲜产的植物,故才把菜蓟叫成朝鲜蓟。在日本,朝鲜蓟经常作为观赏植物,而非食用蔬菜。
- 台湾:也称“朝鲜蓟”,最初是在台湾日治时代接触到它的,所以就跟随了日本的叫法。不过日治时代的台湾并未对朝鲜蓟进行普遍种植。正式引入这个蔬菜是台湾农试单位在1985~1986年年完成的,农试单位直接从荷兰及美国引进,也曾因为不符合台湾的饮食习惯而于市场中消失。后因台湾健康观念提升,农民重新重视起这个蔬菜,自2004年起开始多地培育。目前,台湾的朝鲜蓟以一年栽种为主,南投埔里、仁爱乡两处有企业农场栽种,也可以进行个人的田园栽种。
- 中国大陆:直接采用学名“菜蓟”,没有特殊叫法。中国大陆接触菜蓟的时间最晚,是2010年后才认识到的,而此时菜蓟已经有中文的学名,故而采用最正式的叫法。一开始是通过日本式的意大利料理而传入中国大陆人的社会的,例如萨莉亚餐厅等,之后由于经济价值高,加上中国大陆的人工便宜,而在大陆地区普遍种植。
参考文献
编辑外部链接
编辑维基教科书中的相关电子教程:食谱/Articho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