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同化
语音同化(英语:Assimilation)属于语音流变(或称语流音变、连读音变)的一种。单个的读音在语流之中,或被前后的音素所影响,或因为快慢高低等不同,而与单独存在时不同,这种现象就称为语流音变,而语音同化就是常见的一种语流音变。[1]语音同化是一个语言学的现象,为了便于发音,邻近的音共同性增强,两个或以上的发音会变得与彼此更为相近或甚至相同[2],并且使得某个语音学上的音系特征更加彰显[3]。未产生变化的音称为“同化音”,产生变化的音则称为“被同化音”[4]。举例来说明,当说话的速度很快的时候,英文母语使用者在发出 “ten bucks” 会更相似于 “tem bucks” ;而 “his son” 的 “his” 最后的 “s” 音不如 “his daughter” 的 “s” 发音来的完整。语音同化发生会与讲话的方式以及速度有极大的关系:比起语速慢且仔细的谈话里,语音同化更常发生在速度快而且平常的对话中。[2]
它可以是共时性的抑或者是历时性的,意即同一时间点上语音的互相影响与改变、或者是历史演变所导致语音上的改变,皆是有可能导致语音同化现象发生的成因。历时性的例子,拉丁语的“primus tempus”(英语:first time)转换为法语的“printemps”(英语:spring)[5]。
语音同化可能发生在一组词语的内部,也可能发生在句子当中前后两个相邻的词语之间。
与语音同化相反的是语音异化(英语:dissimilation),原本相同或相近的两个音,为避免发音上的困难,其中一个音受到另外一个的影响而变得不相同或不相近,音的差异性增强,这种现象就称之为语音异化[4]。普通话的“三声变调”现象即是一例。[6]
各种语言当中都普遍存在著同化现象,并非单一语言所特有。[7]
概念
编辑在产出语言时,说话者并不是只发出单个音而是同时在进行与准备许多音,这些音段互相重叠、交互影响,由于他们发音方法或发音部位的差异,发音时在极短时间内改变发音方法或部位较困难,其中一个音位受另一个音位的影响,变成与它相同或相近的音位,形成了语音的同化现象。同化现象不只可以发生在两个词的边缘,也能发生在同一个词的内部。在语音学上,语音同化的理论是某个音作为触发者而使得周围的音与之靠拢[8] ,使得某个音独特的特色在整个段落里更加明显。某个音独特的特色可能起初只限于单一个音素,但是随著同化现象的发生,这个特色也渐渐地扩大到其他的音素。[9]
同化现象发生的原因还不能被具体说明,但流畅度、效率以及语言的语音模式、说话风格和口音是导致这些变化的某些因素。[10]
语音同化发生的形式可以分为几种,依据两个同化的音是否相邻或是相隔一个音以上,也可以依据被影响的顺序关系进行分类。
- 依照两者距离,可分“邻近同化”、“远距同化”。
- 依照变化型态,可分“顺行同化”、“逆行同化”。
邻近同化是相邻的音互相影响;而远距同化则是相隔一个音素以上的互相影响。顺行同化是指某个音因为接下来要发出的音而变化;逆行同化则是因为前面的音影响导致后面的音发生改变。虽然四种同化现象都可能发生,但邻近同化是最常被观察到的,也是所有同化现象中占比最大的。[2] 逆行同化又比顺行同化更为常见。[1]
清浊同化是被同化音的清浊属性发生清化或浊化,变得和同化音一致。
同化的形式又可分为完全同化以及部分同化。若同化音和被同化音变得完全相同,就是完全同化;若只是使发音部位一致,发音方法没有完全相同,就是部分同化 [7] 。
同化现象 | 举例(英文)[2] |
---|---|
顺行同化 | on the house,the 受到前面的 on 影响 [ɑn ðə 'haʊs] → [ɑn nə 'haʊs]。 |
逆行同化 | white pepper,t 被后面的p影响而有同化现象发生, [waɪt 'pepə] → [waɪp 'pepə]。 |
交互同化 | raise your glass,['reɪz jɔ: 'glɑ:s] → ['reɪʒ ʒɔ: 'glɑ:s],raise和your产生了交互同化的现象。 |
部分同化 | ten bikes,n受到后面的b影响,因此听起来近似于[tem baiks],这样便是部分同化的现象。 |
完全同化 | ten mice,n受到后面的m影响,因此听起来比较近似于[tem mais],就是完全同化的现象。 |
举例
编辑逆行同化
编辑逆行同化又称逆同化(anticipatory assimilation)。
- 日文:3[saɴ] / 3台[sandai] / 3杯[sambai] / 3阶[saŋgai] [11]
- 被同化音[n]因应不同的后缀,做出不同的改变,在3杯时变成双唇鼻音[m],在3阶变成软颚鼻音[ŋ]
- 韩文:
- 现代标准汉语:
顺行同化
编辑顺行同化又称顺同化(perseverative assimilation)。
邻近同化
编辑邻近同化(contiguous assimilation):
- 中文:
- 难[nan] 免[miɛn]→难免[nam miɛn]
- 面[miɛn] 包[pau]→面包[miɛm pau]
- 门[mən] 面[miɛn]→门面[məm miɛn]
- 英文:
- look[luk]+ed[d]→ looked[lukt]
- 韩文:
- 国[kuk]+民[min]→[kuŋmin]
- 杂[tɕap]+念[njɔm]→[tɕamnjjɔm]
远距同化
编辑远距同化(distance assimilation):
- 原始印欧语 /*penkwe-/(五) →出现在拉丁语里不是/*pinkwe/,而是qvinqve /kwinkwe/[1]
- 瑞典语 mus 的复数形式为 möss,源于 *mūsiz,其中 i 同化 ū 使其成为前元音,之后 i 消失。
完全同化
编辑- 中文
- 民[min] 盟[meng]→民盟[mim meng]
- 难[nan] 免[miɛn]→难免[nam miɛn]
- 俄文
- отдать[ʌtdaȶ]→[ʌddaȶ] (意思:交出)[12]
部分同化
编辑- 中文
- 面[miɛn] 包[pau]→面包[miɛm pau]
- 分[fən] 配[pei]→分配[fəmpei][6]
- 英文
- conquest [kɔnkwest → kɔŋkwest][12]
- 日文
- 3[san] → 3阶[saŋgai]/3杯[sambai]
清浊同化
编辑- dog[dɔg]+s[s]→[dɔg][z]
- 原本是清音的[s]受到前面浊音的[g]影响,自己也变成了浊音的[z]
- look[luk]+ed[d]→ looked[lukt]
- 浊音的[d]受到前面清音[k]的影响,变成了清音的[t]
- width[widθ→witθ]
- 浊音的[d]受到后面清音[θ]的影响,变成了清音的[t]
参见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1.2 布龙菲尔德. 語言論. 商务印书馆. 2009: 516–517.
- ^ 2.0 2.1 2.2 2.3 2.4 Richard Nordquist. Assimilation in Speech. ThoughtCo. 2017-04-25 [2017-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7).
- ^ Eric Bakovic. Local assimilation and constraint interaction (PDF) (英语).[永久失效链接]
- ^ 4.0 4.1 4.2 叶宝奎. 语言学概论.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3: 134–136.
- ^ John J. Ohala. Papers in Laboratory PhonologyI Between the grammar and Physics of speech (PDF). [2017-06-2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08-12) (英语).
- ^ 6.0 6.1 6.2 6.3 6.4 6.5 祝敏青. 语言学通论. 海峡文艺出版社. 2004: 79–80.
- ^ 7.0 7.1 孙维张; 刘富华. 语言学概论. 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1: 110–112.
- ^ Peter Jurgec. What is assimilation (PDF). [2017-06-0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8-19) (英语).
- ^ William J. Frawley.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Linguistics. [2017-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9) (英语).
- ^ 彭慧. 英語語音同化分析. 2011-06-07 [2017-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 ^ 11.0 11.1 11.2 斎藤纯男. 言語学入門. 三省堂. 2014: 40–41.
- ^ 12.0 12.1 12.2 12.3 王德春. 语言学概论.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75–76.
参考文献
编辑- Crowley, Terry. (1997) An Introduction to Historical Linguistics. 3rd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