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维希·费尔巴哈
此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7年2月9日) |
路德维希·安德烈亚斯·冯·费尔巴哈(德语:Ludwig Andreas von Feuerbach,德语发音:[ˈluːtvɪç ˈfɔʏɐbax];1804年7月28日—1872年9月13日),德国哲学家。出生于巴伐利亚选侯国下拜恩地区的首府兰茨胡特,逝于同一州的纽伦堡,是德国法学家保罗·约翰·安塞尔姆·冯·费尔巴哈的第四个儿子。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 Ludwig Feuerbach | |
---|---|
出生 | 1804年7月28日 神圣罗马帝国巴伐利亚选侯国兰茨胡特 |
逝世 | 1872年9月13日 德意志帝国巴伐利亚王国纽伦堡 |
时代 | 19世纪哲学 |
地区 | 西方哲学 |
学派 |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1] 世俗人文主义[2] 青年黑格尔派(19世纪20年代) |
主要领域 | 宗教 |
著名思想 | 宗教是人内在本性的外在投射 |
受影响于 | |
签名 | |
生平
编辑费尔巴哈先在海德堡大学学习神学,受到当时教授的影响,对黑格尔的哲学感兴趣,不顾父亲的反对,到柏林跟随黑格尔学习哲学,两年后,他成为“青年黑格尔学派”的成员。
1828年,他到纽伦堡附近的埃尔兰根学习了两年自然科学,并任大学讲师,1830年匿名发表了第一部著作《论死与不朽》,抨击个人不朽的概念,拥护斯宾诺莎的人死后会被自然重新吸收的哲学。他的这种激进思想加上不善演讲,他一直在学术界无法取得成功,并被永远驱逐出大学讲坛。只能依靠他妻子在一座瓷厂中的股份生活,居住在纽伦堡附近的勃鲁克堡。
1834年发表了《阿伯拉尔和赫罗伊丝》,1838年发表《比埃尔·拜勒》, 1839年发表了《论哲学和基督教》,宣称“基督教事实上不但早已从理性中消失,而且也从人类生活中消失,它只不过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公开反叛当时的观念。同时发表了《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对黑格尔的唯心论作了分析批判。1841年发表《基督教的本质》,重申对基督教的看法,认为人就是他自己的思考对象,将宗教归结为对无限的认识。宗教“不过是对于知觉的无限性的认识;或者说,在对无限的认识中,有意识的主体以其自身本能的无限性作为认识的对象”。也就是说,上帝不过是人的内在本性的向外投射。这本书的第一部分发挥了“宗教之真正的或人类学的本质”,论及上帝作为“理解的存在”、“道德的存在或法律”、作为“爱”等方面,都是为了适应人类的本性的各种不同的需要。在这本书的第二部分,费尔巴哈分析了“宗教之虚伪的或神学的本质”,认为把上帝看成是离开人的存在而存在,会使人相信启示和奇迹,不仅会“损坏和消除人类的最重要的感觉,对真理的追求”,而且相信宗教仪式的“圣餐”和献祭,导致“必然的结果是迷信和不道德”。他认为基督教的上帝只是一个幻像,论及到其他学科时,尤其是哲学,他认为黑格尔的哲学是伪宗教的,他提出一种机械论的唯物主义。他的这本书被翻译成英语和法语出版。
费尔巴哈不承认自己是无神论者,但这只是口头的,他的所谓有神论实际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无神论,他称之为人道主义的神学,以人为上帝,是力图应用主观的感觉恢复所谓的神性。
在1848年到1849年间,德国各公国中出现的革命运动中,由于他对宗教的抨击,使许多革命党人将他看成英雄,但他自己从没有参加过政治活动,只作过一些演讲,全部精力用在写作上。但他明白地反对君主制度,认为“无限制的君主国乃是无道德的国家”,革命失败后,他公开责骂当时欧洲的反动局势,比做“空间略大的监狱”。1857年出版了《神统》。1860年由于他赖以为生的瓷厂倒闭,他只得离开在勃鲁克堡的家,搬到纽伦堡。只是由于朋友们的帮助,他才得以出版最后一本书《上帝、自由和不朽》(1866年)。1870年他加入了德国社会民主党。由于长时间的精力消耗,仅两年后的1872年在纽伦堡去世。
观点
编辑费尔巴哈对反基督教的政论家有很大的影响,他的某些观点在德国教会和政府的斗争中被一些极端主义者接受。对卡尔·马克思的影响也很大,虽然马克思并不赞同他观点中的机械论,马克思曾写过《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批判他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著作
编辑版本
编辑- Sämtliche Werke, Leipzig 1846–66
- Gesammelte Werke, Akademie Verlag/De Gruyter, 1967至今
主要著作
编辑外部链接
编辑-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的作品 - 古腾堡计划
- 互联网档案馆中路德维希·费尔巴哈的作品或与之相关的作品
- 来自路德维希·费尔巴哈的LibriVox公共领域有声读物
- 扎尔塔, 爱德华·N (编). Ludwig Andreas Feuerbach. 《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
- Ludwig Ludwig Feuerbach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t Marxists Internet Archive
- ^ Axel Honneth, Hans Joas, Social Action and Human Natur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p. 18.
- ^ Robert M. Price, Religious and Secular Humanism – What's the dif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