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路线
此条目可参照德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2021年9月21日) |
间接路线(英语:Indirect approach)是一种军事战略,由B·H·李德哈特爵士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提出,并尝试为有著高伤亡率及军队高对峙率的冲突地区寻找突破方法,就像是他曾服役过的西线战场一样。该策略要求军队需沿著抵抗力量最小的防线上进攻。[1]
论述
编辑李德哈特
编辑“很长的一段时间,几乎没有有效率去赢得战争的方法,除非军队采用的路线是‘间接的’并确保敌方对此是‘毫无准备的’……从战略角度而言,绕最远的圈通常是回家的最短道路。”[2]一个直接路线的攻击将会使攻击者疲累不堪并使敌方的抵抗因攻击的压力而增强,而间接路线的攻击将会使敌军混乱而失去平衡,并使防御者的抵抗崩溃[3]。
孙子
编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回圈之无端,孰能穷之哉!”[4]
原则
编辑间接路线奠基于两项原则:
- 在坚固的防线上直接攻击并不会产生任何效果,同时也不应被尝试。
- 要击败敌人,必须要先行扰乱对方的平衡,但不可用主力攻击去达成这样的效果,而必须在主力攻击开始前发动。
李德哈特一开始是为步兵发展此理论,在与J·F·C·富勒接触后,富勒协助他将理论修正成更倾向于坦克,间接路线可能是闪电战发展的主要因素。时常被误解的是,间接路线并非反对直接的战斗,并依旧基于克劳塞维兹理论中的直接搏斗及以武力摧毁敌军。而实际上,在一战的战略僵局导致庞大损失后,尝试创造此学说也使战争行为再度恢复。
参考资料
编辑- ^ Strategy: the Indirect Approach. 2011-10-08 [2019-07-15]. ISSN 0015-7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9) (美国英语).
|journal=
被忽略 (帮助) - ^ 1895-1970., Liddell Hart, Basil Henry, Sir. Strategy . Liddell Hart, Basil Henry, Sir, 1895-1970. 2nd rev. New York, N.Y., U.S.A.: Meridian. 1991: 5 [1967]. ISBN 0452010713. OCLC 22911248.
- ^ From Liddell Hart's papers referring to the theory
- ^ 孙子, 孙子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