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经
《黄帝八十一难经》,简称《难经》,是中国古代医学著作,共三卷(亦有分五卷的)。《难经》书名的含义,有二种解释:以难字作为问难,另以难字做为难易来解读。难,读音为“ㄋㄢˋ(nàn)”。《难经》是阐发《黄帝内经》的疑难和要旨的第一部书。后世将其列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
作者
编辑作者及成书年代不详。《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及《汉书·艺文志》均未载本书。《伤寒杂病论》及《隋书·经籍志》虽提及本书,但未言作者姓名,直至唐杨玄操《难经注》和《旧唐书·经籍志》才提出本书作者为战国时秦越人(扁鹊)。 因《伤寒杂病论》及《隋书·经籍志》有提及本书,因此成书年代应比以上二书早,但应比《灵枢》晚。[1] 从书的内容看,成书当在东汉以前,大约撰于西汉时。[2] 另据学者依据刘基《郁离子》关于战国时人言论的记载,推算“《素问》、《难经》成于楚怀王以前”。[3]
内容概要
编辑本经以分篇方式共计八十一篇,即八十一难,约一万二千字。以阐述中国医药基础理论为主。可分为六大主议题依序为:
- 脉学:一至二十二难
- 经络:二十三至二十九难
- 脏腑:三十至四十七难
- 疾病:四十八至六十一难
- 腧穴:六十二至六十八难
- 针法:六十九至八十一难
难经在《内经》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尤其是“独取寸口”的脉诊法、对经络和脏腑中命门、三焦、肾间动气、奇经八脉等的论述对后世影响极大。
“五邪相干”理论
编辑“五邪相干”理论起源于早期扁鹊学派的“王相囚死”理论,后经不断地完善与演变形成了《难经》的“十变”理论,将五脏依次相传发展为脏与脏的“柔传”以及腑与腑的“刚传”两大相传路径。《难经》“五邪相干”理论通过“五邪”与“五脏”对应,并借助五脏之间的生克关系,搭建起一个“五邪”侵入人体后的五脏传变体系,最终形成自然界邪气与人体内在脏腑相结合,并按照五行生克传变规律不断演化的中医理论框架。[4]
成就
编辑《难经》是中医经典著作,其突出特点是以五行立论,体现于概念、理法等方面的观点独树一帜,深刻影响着中医基本概念理论及诊治方法原则的形成与发展。[5]全书贯以提出问题、解析释难的形式,将《黄帝内经》为主的中医医理进一步解释、阐发和系统化,对中医、针灸理论和运用影响深远。[6]其中论述针灸的多方面重要内容,涉及现今使用的主要理论范畴,包括经脉、腧穴、刺法、治则和选穴等,均属经典针灸理论的核心组分。
参考文献
编辑- ^ 针灸,历史与理论,鲁桂珍、李约瑟,台北联经出版社,1995年,106页
- ^ 中国医学史,甄志亚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6月第2版
- ^ 朔雪寒. 關於劉基《郁離子》以及東周時代的重新認識. 朔雪寒随笔. [2022-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0).
- ^ 王, 超. 《难经》“五邪相干”理论溯源. 环球中医药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中医经典与学术流派研究室). 2022-10-06, 15 (10): 1598-1603.
- ^ 赵, 京生. 《难经》子母补泻针刺理论评析. 中医典籍与文化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2021-12-31, (02): 21-35+298-299.
- ^ 赵, 京生. 《难经》“五输主病”及其五行观念分析. 中国针灸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2022-06-13, 42 (08): 935-941.
延伸阅读
编辑- 清·丁锦 著《难经经释》
- 清·叶霖 著《难经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