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木牍,出土于1980年,中国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郝家坪第50号战国墓,当时出土了两件战国时期的木牍[注 1],一件已腐烂,一件保存较完好,即是《更修田律》木牍[1]。此件木牍为楠木材质,长46公分、宽2.5公分、厚0.4公分,正面正文分成三行,共有121个字;背面四行,仅存33个字可辨识,馀字皆残损无法辨识,现收藏于四川省博物馆[2]

此牍以用墨书写,书写的年代推定为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的手迹木牍,早于秦朝统一天下有88年之久,为目前所见年代最古老的秦隶墨迹。青川木牍上的隶书字形正方、长方、扁方不拘,笔脚粗细刚柔富于变化,点面有明显的起伏波势,用笔有轻、重、疾、徐的差异 [3],以此证明战国时期秦国的文字已从篆书隶书转变,自发掘出土以来,受到古文字学界及书法界的高度重视,常被引用为隶篆书法演变的依据。青川木牍不仅是研究中国书法历史的实物资料,同时也是非常珍贵的文献史料。

青川木牍记载了秦武王命令左丞相甘茂更修田律的事宜,文中可以看出秦国统一田律的作法,规定田亩的大小,为每240步为一亩,要求田主必须在田界修筑矮墙作为地界的标志,除修整土地,还要修治道路,相关的田律措施,为研究先秦农耕制度提供了珍贵的文史记录。

外部视频链接
video icon CCTV-《国宝档案》 20170516 川北寻奇——木上苴国

木牍原文

编辑

正面

编辑

二年十一月己酉朔朔日,王命丞相戊、内史匽,民臂(僻),更修《为田律》:田广一步,袤八,则为畛。亩二畛,一百(陌)道;田亩为顷,一千(阡)道,道广三步。封高四尺,大称其高;寽(埒)高尺,下厚二尺。以秋八月,修封寽(埒),正彊(疆)畔,及癹千(阡)百(陌)之大草;九月,大除道及阪险;十月,为桥,修波(陂)堤,利津梁,鲜草离。非除道之时而有陷败不可行,辄为之。

背面

编辑

四年十二月不除道者:□二田,□一田,章一田,□六田,□一田,□一田,□一田,□一田。[4]

参考书目

编辑
  • 姜玉梅,略述青川郝家坪木牍之研究,南昌大学人文学院
  • 李昭和,青川出土木牍文字简考,《文物》,1982年01期
  • 李学勤,青川郝家坪木牍研究,《文物》,1982年10期
  • 胡淀咸,四川青川秦墓为田律木牍考释——并略论我国古代田亩制度,《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3期
  • 林进忠著《青川木牍的秦篆形体析论》艺术学报 第61期 1997年12月
  • 盛诗澜,从简帛书看隶变的历程,《书画艺术》 2004年05期
  • 黄家祥,四川青川出土秦“为田律”木牍的重要价值,《四川文物》,2006年02期
  • 肖辉,青川木牍辑考,安徽大学,2007,硕士论文
  • 黄家祥,四川青川县郝家坪战国墓群M50发掘简报,《四川文物》,2014年03期[5]

注释

编辑
  1. ^ 纸张发明前,古人在竹片或木条上写字,有字的窄木条、竹条称为简,宽的木简称为牍。

参考来源

编辑
  1. ^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釋青川木牘《田律》的“利津關”. [2017-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1). 
  2. ^ 四川博物館. [2017-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2-08). 
  3. ^ 李少林 编,中外文化艺术史丛书《中国艺术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ISBN 7204075811
  4. ^ 中华文本库-青川木牍[永久失效链接]
  5. ^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2017-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1). 

外部链接

编辑
  1. 书法空间-青川木牍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释青川木牍“氵刅阜”字及其相关诸字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华文网-青川木牍走进央视《国宝档案》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 华文网-今明两晚,央视将专题解读青川“国宝”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 大西北网-青川木牍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 李学勤教授的秦史与秦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