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文彬(1811年—1889年),蔚如子山晚号艮盦江苏元和(今苏州市)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

顾文彬
《吴中七老图》之顾文彬像,清·胡洤绘 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吴中七老图》之顾文彬像,·胡洤绘
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大清宁绍台道
籍贯江苏元和(今苏州市
族裔汉族
字号字蔚如,号子山,晚号艮盦
出生嘉庆十六年(1811年)
江苏元和县(今苏州市
逝世光绪十五年(1889年)
江苏长洲县(今苏州市
出身
  • 道光二十一年辛丑恩科进士

生平

编辑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进士,授刑部主事。顾文彬为官清廉,但因道光年间汉臣不得重用,一直没有受到提拔。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运动四起,兵祸延绵各省,清廷被迫起用汉臣平乱。咸丰四年(1854年),顾文彬升为福建司郎中。咸丰六年(1856年)湖北军情告急,授顾文彬补湖北汉阳知府,一年后又擢武昌盐法道,成为湖广总督官秀峰的幕僚军事,主管战时经济等事。

1861年,太平军攻陷苏州,顾文彬举家迁往上海。当时上海形势亦然危急。清廷自顾不暇,困居在上海的官绅只能联合自保。顾文彬被公选为代表办团练。他联合苏州知府吴云冯桂芬等地方官绅建立“中外会防局”,后又提议向李鸿章淮军请求增援。他与吴云等筹措经费20多万两,排遣船只到安庆迎接李鸿章的救援部队。在李鸿章和上海租界里的西方势力联手下,上海终于解围。

湖广总督官文(字秀峰)很欣赏顾文彬,诚邀他回到湖北共事,但遭顾文彬婉拒。1864年夏天,顾文彬举家从上海迁回苏州铁瓶巷。此后数年一直忙于家族事务。同治九年(1870年)江苏巡抚丁日昌的极力推荐下,出任浙江宁绍台道,治理浙东沿海腐败横行的现象。3年后顾文彬再次辞官,之后彻底离开官场。

修造怡园

编辑

同治年间,顾文彬归隐吴中,在吴宽旧宅遗址上营造怡园,由其第三子顾承主持营造。怡园是顾家的私家园林,主题是颐性养年。园中的所有对联题词都由顾文彬一手包办,从历代诗词楹联中集萃而成。曲园主人俞樾作《怡园记》。光绪三年(1877),吴门画家顾沄绘制《怡园图》十六景。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怡园第三代主人顾鹤逸(顾麟士)首倡成立“怡园画社”,主要成员有吴大澂、顾鹤逸、吴昌硕、顾沄、郑文焯等。

光绪初年,苏州耆旧于吴云 (宝山知县)听枫园、江苏按察使李鸿裔(字眉生,号香严,晚号苏邻,有《苏邻遗诗》)的蘧园(即网师园)、沈秉成耦园、顾文彬的怡园张之万拙政园等处园林轮流雅集唱和,称为“吴门真率会”,雅集主要唱和者记录于《吴郡真率会图》、《蘧园七老图》(俞樾题《蘧园七老图》诗,载其《春在堂诗编》卷22)、《吴中七老图》等画作。

作品

编辑

自幼酷爱书画,十八岁自亲戚魏某处购得吴道元《水墨维摩像》轴和院画《上林图》,从此热衷于字画收藏。“自唐宋元明清诸家名迹,力所能致者,靡不搜罗。”[1]。藏书于怡园的“过云楼”。著有《过云楼书画记》、《过云楼续书画记》等。

1990年代初,“过云楼”藏书的四分之三由南京图书馆收购,剩馀179部近500册藏书2005年首次现身拍卖场,是唯一一批在私人手中的国宝级藏书。

2012年6月4日北京匡时2012春拍夜场上,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以1.88亿元加佣金共计2.162亿元拍下过云楼藏书,刷新中国古籍拍卖新纪录。这次拍卖的藏书,尤以宋版孤本《锦绣万花谷》(前集四十卷、后集四十卷共四十册)元刻《皇朝名臣续碑传琬琰集》最为珍贵。

著有《过云楼诗》七卷(稿本)、《眉绿楼词》(1884年刻本,俞樾题签与作序,其中的《百衲琴言》分章由进士如山作序)。有现代版《过云楼日记》(2015)、《顾文彬日记》(2019)。

注释

编辑
  1. ^ 顾文彬《哭三子承诗四十首》:“因余素嗜书画,自唐宋元明迄于国朝,诸名迹力所能致者,靡不搜罗,旁及金石,如钟鼎尊彝古钱古印之类,亦皆考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