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移
此条目可能包含原创研究。 (2019年2月27日) |
此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6年9月7日) |
飘移(英语:Drifting),一种驾驶技巧,又叫“侧滑”、“滑胎”或“甩尾”,车手以过度转向的方式令车子侧滑行走。相反于咬地过弯(Grip,一种维持车辆轮胎抓地力的过弯方式),甩尾主要用在表演或是路况变化较大的赛车活动,其中又以世界飘移赛里应用频率较多,而其他竞速类赛车则鲜少运用飘移技巧过弯。主要原因是甩尾虽然可以在过弯时保持较高的引擎转速,但由于在一般柏油路面上过弯时车速减损较多,再加上轮胎损耗较大,除非是特殊原因,车手并不会经常在竞赛过程中使用此技巧。
飘移的语源
编辑一开始在美国,侧滑主要是用于表演或拍电影时使用的一种特技,在美国多称该技巧为Slide(滑行、侧滑),而在日本则多称为Drift(飘动、飘移)。而滑胎、甩尾等称呼则是源自飘移技巧的原理以及车身动态的形容。
在中文称呼上各地所常使用的称呼也不太相同,在中国大陆惯用“飄移”与“滑胎”等称呼,但“甩尾”也有人使用,香港则惯用“飄移”,有时使用“甩尾”。而在台湾则几乎只习惯使用“甩尾”一词。
飘移的原理
编辑使后轮打滑再反转方向盘使车子持续前进
- 动力滑胎:松开离合器、大力踩油门,拉高转速造成后轮打滑,轮胎的抓地力越高车速便会越快。
- 惯性飘移:在高速用力转方向盘(难度非常高)的时候,车身会依循原来前进的方向滑行,而不完全依照轮胎的方向。
- 手煞飘移:高速行驶使车子的转速极高,在要飘移的时候踩离合器、大力拉手煞、另一只手打一点方向然后反转方向盘。
但是实际上多为多种手法的混和使用。
飘移的优缺点
编辑优点
编辑- 能在过弯车速降低的同时保持较高的引擎转速,有利于出弯之后再加速时的动力衔接,这点对于无法修改变速箱的齿比配置来配合路线特性的场合,在越野赛车或山路赛车方面特别有用。
- 为了保持车身的惯性完成动作,入弯速度能比咬地驾驶更快。
- 移动车身和转向车体能同时进行,能够更快地通过弯道并有著更小的回转半径。
- 视觉效果甚佳,主要在表演用途上。除此之外在山路赛车比赛中,车子在飘移过弯时会占用较大的路面宽度,能有效地阻挡后方车辆趁机超越。
缺点
编辑- 虽然能用更小的路径快速过弯,但因为行车路径与轮胎转面未平行,会使轮胎反而成了阻力而让本身的过弯速率降低。
- 轮胎在飘移的过程中会失去抓地力,出弯后的加速能力大打折扣,也代表著容易失控。
- 过弯时会带给轮胎比咬地驾驶更多损耗。
- 由于飘移的时候轮胎会长时间空转,引擎亦会处于长时间高温和高转速状态,对引擎的伤害较大。
- 对离合器和底盘等机件之耗损较一般驾驶方式大。
使用时机
编辑除了表演的场合会见到甩尾技巧的使用之外,此技巧主要是会在越野赛中见到,因为越野赛的路面为一般道路或甚至无铺面的砾石或尘土路面,除抓力较低之外路面也较为脏污,再加上轮胎成分的不同,此时使用甩尾技巧过弯,对轮胎损耗较小(拉力赛用胎的胎质通常较硬、摩擦力较小,除此之外由于地面的沙尘泥泞阻挡了胎面橡胶与地面之间的接合,轮胎本身的磨耗远低于一般沥青混凝土铺面)。
除此之外,由于越野赛道连续的狭窄弯道较多,或车手较难掌握弯道实际的长度或角度,利用甩尾这种不稳定的动态平衡技巧,赛车手较有机会根据进弯后的实际状况调整驱动轮的输出控制甩尾的时间长度,进而微调转向的程度。除此之外,由于越野赛车或山路竞速时使用的车辆无法根据整个路线的特性,精确调整变速箱内的齿轮比设定,使用一般的抓力过弯极有可能造成引擎转速不足、影响出弯后再加速表现,因此车手会利用甩尾的方式在弯道中利用车轮空转保持引擎转速在最佳扭力范围带内,以求得出弯后最佳的加速力道。
可常见到飘移的相关赛事
编辑- 拉力赛车:由于多弯以及路面较多尘土,或甚至本身就是极滑的冰雪路面。
- D1GP:由日本赛车手土屋圭市所发起,虽然是在一般赛车场,但是这个比赛比的就是甩尾的技巧及华丽度。
- 金卡纳:路面没有特别的规定,但是会在小场地中依循规定的狭窄路线不断绕著路锥转弯以及回转。
- Formula D:在北美盛行的飘移赛事,形式类似日本的D1GP
- HKGSA Drift:由香港汽车金卡钠运动公会成立之入门级飘移赛事
- Formula Drift Singapore:新加坡本地的甩尾赛事,有当地交通警察赞助,赞助目的是让年轻人了解街头甩尾有多危险。
- RDS GP : Dmitriy Dobrovolskiy在2016年获得RDS的所有权时,该系列开始获得一些真正的牵引力。他统一了冠军(在此之前该系列被分成了区域:西部,东部,西伯利亚,乌拉尔)并创造了现在所知的俄罗斯飘移系列大奖赛(RDS GP)。
引入国际车手和评委,并在世界级赛道上举办赛事,使得今天的锦标赛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