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讲给孙子的故事
希臘-亞美尼亞混血暨神秘學家葛吉夫撰寫的《萬有一切》第一冊。
《魔鬼讲给孙子的故事》(Beelzebub's Tales to His Grandson[1]或An Objectively Impartial Criticism of the Life of Man[2])是希腊-亚美尼亚混血暨神秘学家葛吉夫撰写的《万有一切》第一册,以下简称《魔鬼》。《万有一切》三部曲还包括《与奇人相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原文初版发行于1963年)及《生命只有在成为“我是”之后才会是真的》[3](原文初版发行于1973年)。[4]
《魔鬼讲给孙子的故事》 | |
---|---|
作者 | 乔治·伊凡诺维奇·葛吉夫 |
语言 | 原文为俄文及亚美尼亚文 |
故事背景地点 | 俄罗斯 |
发行信息 | |
出版机构 | Harcourt (1950) E.P. Dutton & Co., Inc. (1964, 1973) Two Rivers Press(1993) Penguin Arkana (1999) |
出版时间 | 1950 |
媒介 | 精装本、平装本、有声书 |
页数 | 1248页 (Penguin平装本) 1152页 (Tarcher精装本) |
系列作品 | |
续作 | 《与奇人相遇》 |
规范控制 | |
ISBN | ISBN 0-14-019473-8 (Penguin平装本) ISBN 1-58542-457-9 (Tarcher精装本) ISBN 0-919608-16-7 (有声书朗读人William J. Welch) |
OCLC | 42017479 |
因为这本书是为了研修葛吉夫教诲而写的主要工具,而其教诲的核心又是“(对自己)下功夫”,[5]因此,他将这本书写得“又臭又长”,如此读者非得费尽心力才能读懂它。葛吉夫本人曾说:“我把骨头埋得如此之深,想要的狗儿得拼命扒掘才行。”[6]本书内容包罗万象,涵盖了大量主题和问题,它采取结构恢弘的寓言式神话体裁写成。[7]
《魔鬼》的故事情节主要围绕著外星生命体“别西卜”和他的孙子哈欣(Hassein)在搭乘太空梭“卡尔那克号”(Karnak)回到别西卜的母行星“卡拉塔斯”(Karatas)时,别西卜对哈欣叙述的省思,主要是关于别西卜身在地球“三脑人”[8]之中遇到的冒险和痛楚。别西卜详述了这些生命体展现的奇怪行径和风俗的整段历史。
《魔鬼》一书被纳入马丁·西摩-史密斯的《史上最有影响力的百大丛书》之列,本书被评论为:“...融东西方思想于一炉,前所未见的说服力。”[9]
《万有一切》总览
编辑在《万有一切》三部曲的前言简介部分,葛吉夫为各部曲写了他的出版缘由:
- 第二系列:有三本,书名为《与奇人相遇》
- 第三系列:有四本,书名为《生命只有在成为“我是”之后才会是真的》[3]
- 全系列均按全新逻辑推演原则所写,且严密导向下列三个根本问题的解答:
- 第一系列:透过阅读时的心理状态和感觉,毫不留情、没有任何妥协地摧毁数百年来根植于读者(有关世间万象)的信念和观点。
- 第二系列:旨在使读者熟悉创造新事物所需的物质,证明其坚实牢固和良好品质。[10]
参见
编辑注记
编辑- ^ 1.0 1.1 因尚无中译出版,书名翻译莫衷一是,也有译为《别希普讲给孙子的故事》、《别西卜讲给孙子的故事》、《魔鬼说给孙子的故事》的。
- ^ 2.0 2.1 因尚无中译出版,暂译为《公正客观批评人的生命》或《对人的生命的客观公正的评论》。
- ^ 3.0 3.1 原题Life is Real Only Then, When‘I Am’,因尚无中译本问世,简繁中译书名繁多,略举一二:《我存在,生命方真》、《唯有我存在生命方真》、《唯当我存在,生命方真》、《只有“我在”时,生命才是真实的》、《真实人生仅在当刻》
- ^ 参见葛吉夫著作
- ^ 参见葛吉夫自我发展
- ^ 葛吉夫國際期刊. [2016-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7).
- ^ Shirley, John. 葛吉夫:生平和思想簡介. Tarcher. 2004: 43. ISBN 1-58542-287-8.
- ^ 译按:第四道的“三脑”指的是“三个中心”,即理智中心、情感中心和本能-运动中心。
- ^ Seymour-Smith, Martin. 史上最有影響力的百大叢書:古代到當代思想的歷史. C Trade Paper. 2001: 447–452. ISBN 0-8065-2192-9.
- ^ 原文 To acquaint the reader with the material required for a new creation and to prove the soundness and good quality of it.
- ^ 译按:应指“看穿事物的表象,洞察事件背后的真实意涵”之意。
- ^ 原文 To assist the arising, in the mentation and in the feelings of the reader, of a veritable, non-fantastic representation not of that illusory world which he now perceives, but of the world existing in re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