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貝卡·克拉克
麗貝卡·克拉克(英語:Rebecca Clarke,1886年8月27日—1979年10月13日)是英裔美國古典音樂作曲家、國際知名中提琴演奏家,也是歷史上很早的女子職業管弦樂手。克拉克生於英格蘭哈羅,在倫敦大學皇家音樂學院學習期間因老師突然向她求婚退學,後又進入南肯辛頓皇家音樂學院深造。她擁有英美雙重國籍,父親是美國人,母親是德國人,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滯留美國,於1944年和作曲家兼鋼琴演奏家詹姆斯·弗里斯金結為連理,戰爭結束後定居美國,長壽的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在該國生活。1979年,克拉克在紐約家中去世,享年93歲。
克拉克作品不多,但作曲技巧和才華頗受認可。她的部分作品至今仍未出版,另有相當一部分是近期出版,即便是克拉克在世期間發行的作品,在她停止作曲後也基本被世人遺忘,直到1976年才再度引起音樂界的興趣。麗貝卡·克拉克學會於2000年成立,旨在推動克拉克音樂的研究和演出。
早年經歷
編輯1886年8月27日,麗貝卡·克拉克在英格蘭哈羅區出生,父親約瑟夫·泰徹·克拉克(Joseph Thacher Clarke)是美國人,母親艾格尼絲·寶琳娜·瑪麗·阿瑪莉·赫爾費里奇(Agnes Paulina Marie Amalie Helferich)來自德國[1]。約瑟夫熱愛音樂,安排比麗貝卡小15個月的弟弟漢斯·泰徹·克拉克(Hans Thacher Clarke)學習音樂,麗貝卡旁聽幾節課後開始學習小提琴[2]。1903年,她進入倫敦大學皇家音樂學院學習,但因1905年和聲教師珀西·希爾德·邁爾斯(Percy Hilder Miles)向她求婚,父親馬上安排女兒退學。約瑟夫後來在遺囑中把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留給女兒。離開皇家音樂學院後不久,麗貝卡首度前往美國。[2]接下來她又於1907至1910年進入南肯辛頓皇家音樂學院深造,成為首批向查爾斯·維利爾斯·斯坦福爵士學習作曲的女學員[3]。中提琴此時逐漸成為獲得普遍認可的獨奏樂器,克拉克在斯坦福的敦促下將學習重心從小提琴轉移到中提琴[1],與當時頗富盛名的中提琴演奏家萊昂內爾·特蒂斯(Lionel Tertis)一起學習[1]。1910年,克拉克與皇家音樂學院的同學合作,創作中國背景詩歌《淚》(Tears)[2]。她還組織學生音樂會研究並表演喬瓦尼·皮耶路易吉·達·帕萊斯特里納的曲目,並在雷夫·佛漢·威廉斯指導下親自獻唱[2]。
麗貝卡發現父親的婚外情後嚴辭譴責,結果被約瑟夫趕出家門並切斷經濟來源[4]。她被迫在1910年離開皇家音樂學院,開始靠拉中提琴維生。1912年,亨利·伍德邀請她加入女王音樂廳管弦樂團,克拉克至此成為歷史上很早的職業管弦樂團女樂手。[3][5]1916年,她移居美國繼續表演生涯。1918年,克拉克署化名安東尼·特倫特(Anthony Trent)創作的中提琴與鋼琴抒情小品《摩耳甫斯》(Morpheus)在紐約首演,她親自上台與大提琴演奏家梅·穆克爾(May Mukle)合作演出。評論家稱讚「特倫特」創作的樂曲,但對克拉克在首演作品時的表現基本視而不見。[4]1919年,克拉克的鄰居、音樂贊助人伊麗莎白·斯普拉格·柯立芝(Elizabeth Sprague Coolidge)舉辦作曲競賽,克拉克以《中提琴奏鳴曲》參賽,拉開個人作曲生涯高峰的序幕。最終克拉克與歐內斯特·布洛赫的作品在72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並列排名第一。柯立芝隨後宣布布洛赫勝出,記者推測「麗貝卡·克拉克」不過是布洛赫的化名,或者是認為《中提琴奏鳴曲》絕對不可能真是克拉克作曲,[5]因為當時社會甚至無法想象女人能創作出如此美妙的音樂。《中提琴奏鳴曲》獲得普遍好評,於1919年在伯克希爾音樂節(Berkshire music festival)首演。1921年,克拉克以《鋼琴三重奏》再次在柯立芝的作曲比賽中大放異彩,但依然未獲冠軍。1923年,三度參賽的克拉克交出大提琴和鋼琴《狂想曲》,成為柯立芝作曲比賽唯一的女冠軍。[5]這三部作品代表克拉克作曲生涯的高潮[1]。
晚年及婚姻
編輯克拉克於1922至1923年舉行首次世界巡迴演出,然後從1924年開始在倫敦參加獨奏及合奏演出[6]。1927年,她與瑪喬麗·海沃德(Marjorie Hayward)、凱瑟琳·朗(Kathleen Long)和梅·穆克爾組建女子鋼琴四重奏樂團「英格蘭樂團」。20世紀20至30年代,克拉克多次參與唱片錄製,並在英國廣播公司的音樂節目中表演,這段時間她的作曲量大幅下降。[1]1931年,克拉克隨英格蘭樂團在巴黎殖民博覽會演出[7]。1927至1933年間,克拉克同小她八歲的英國已婚男中音歌唱家約翰·高斯(John Goss)陷入熱戀[3]。克拉克創作的多首成熟歌曲均由高斯首演,其中《六月暮光》(June Twilight)和《印章人》(The Seal Man)都是專門為他所作。她在兩人戀情結束時完成《老虎老虎》(Tiger, Tiger),此後直到20世紀40年代初才再度創作獨唱曲目。[8]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正在美國探望兩個弟弟的克拉克無法獲得簽證返回英國,所以在弟弟家暫住。1942年,她接受聘請為康涅狄格州居民擔任家庭教師。[9]1939至1942年間,她共寫出十首曲目,其中包括《英格蘭古調帕薩卡利亞舞曲》(Passacaglia on an Old English Tune)[2]。1944年,克拉克在曼哈頓偶遇南肯辛頓皇家音樂學院的老同學詹姆斯·弗里斯金(James Friskin),後者此時已是作曲家和音樂會鋼琴家,還是茱莉亞學院的創始成員,兩人此時均已年近花甲,重拾友誼後很快就在同年九月結為連理。據音樂學家莉安·柯蒂斯(Liane Curtis)表述,弗里斯金讓克拉克「感受到深切的滿足感和平衡感」。[3]
音樂史學家斯蒂芬·班菲爾德(Stephen Banfield)宣稱,克拉克是戰間期英國最傑出的女作曲家[10],但她後期完成的作品很少[1]。克拉克患有持續性抑鬱症[11],而且她的創作不但很少得到鼓勵,有些甚至遭遇徹底否定,這都導致她不願意作曲[3]。克拉克自認無法平衡私生活和作曲需求,在她看來,作曲需要全天候投入,「除非每天一睜眼想到的第一件事和入睡前思考的最後一件事」都是作曲,否則就根本做不到。雖有丈夫鼓勵,但克拉克婚後就不再演出和作曲,但還是繼續編曲直至去世前不久。[1][3]
克拉克賣掉父親留着她的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在倫敦大學皇家音樂學院設立梅·穆克爾獎,該獎至今堅持每年向傑出的大提琴家頒發[12]。1967年丈夫去世後,她開始撰寫回憶錄《我也曾有爸爸》(I Had a Father Too,又名《芥末勺》)並在1973年完成,但一直沒有出版。根據書中記載,克拉克小時候經常遭父親毆打,家庭關係十分緊張,她對生活及地位的看法因此改變[3]。1979年10月13日,麗貝卡·克拉克在紐約的家中去世,享年93歲,遺體火葬處理[1]。
音樂
編輯克拉克長年從事中提琴職業演奏,所以創作的大部分音樂作品都有中提琴聲部,並且大多是為自己或參加的樂團所寫。她曾加入多個全女子室內樂團,如諾拉·克蘭奇四重奏(Nora Clench Quartet)、英格蘭樂團及達蘭尼姐妹(d'Aranyi Sisters)。她還在世界各地巡迴演出,特別是同大提琴家穆克爾。她的作品受到二十世紀古典音樂多種潮流顯著影響。克拉克與當時許多世界知名的作曲家相互熟悉,其中包括布洛赫和莫里斯·拉威爾,外界也經常對比他們的作品。[1]
評論經常將克拉克的作品與德彪西印象派聯繫起來,特別是樂曲中豐富的層次感和現代主義和聲。她的《中提琴奏鳴曲》(與布洛赫、欣德米特的《中提琴奏鳴曲》在同一年發表)便是其中典範,首先以五聲音階主題開場,配以渾厚和聲和情緒強烈的自然音,以及密集且複雜的節奏層次。這首樂曲至今仍是中提琴標準曲目。再早一年的《摩耳甫斯》是克拉克連續創作十餘年歌曲和小品後完成的第一部長篇。拿下柯立芝作曲比賽冠軍的《狂想曲》約有23分鐘長,是克拉克最顯雄心的作品:複雜的音樂理念、曖昧的音調,令全曲情緒豐厚多變。相比之下,她一年後完成的小提琴獨奏曲《仲夏之月》(Midsummer Moon)十分輕快靈動。[4]
除弦樂室內樂外,克拉克創作的歌曲也很多,早期絕大部分作品都是鋼琴伴奏人聲獨唱。1933年的《老虎老虎》以威廉·布萊克詩作《虎》(The Tyger)為背景,曲風陰暗、充滿沉思感,接近表現主義曲風。這首歌的創作周期長達五年,期間她正與高斯相戀,沒有涉足其他作品,後在1972年修訂。[5]不過,她的大部分歌曲本質上都很輕快,最早的作品都是輕音樂歌曲,然後吸納威廉·巴特勒·葉芝、約翰·麥斯菲爾和阿爾弗雷德·愛德華·豪斯曼等人經典作品的影響自創音樂體系[1]。
1939至1942年間是克拉克停止作曲前最後的高產期,她的音樂風格變得更加鮮明和對位,注重音樂動機和音調結構,這些都是新古典主義音樂的標誌。克拉克1941年完成的《杜姆卡》(Dumka)直到21世紀才出版,由小提琴、中提琴和鋼琴演奏,折射巴托克·貝拉和博胡斯拉夫·馬爾蒂努的東歐民俗音樂風。[5]克拉克同樣在1941年創作並親自登台首演的《英格蘭古調帕薩卡利亞舞曲》根據托馬斯·塔利斯創作的音樂主題發展,並且主題旋律貫穿始終。樂曲富於情調,以多利安調式為主,但又轉入十分少見的弗里吉安調式(Phrygian mode)。克拉克在曲譜中標註敬獻「BB」,表面上看是指她的侄女瑪格達琳(Magdalen),但學者推測更可能是組織音樂會紀念克拉克故友弗蘭克·布里奇的本傑明·布里頓,布里奇對克拉克的音樂影響很大。[13]同樣在1941年完成的《前奏、快板和田園曲》(Prelude, Allegro, and Pastorale)也受到新古典主義音樂顯著影響,起初是她為弟弟和弟妹創作,由單簧管和中提琴演奏[4]。
克拉克沒有譜寫交響曲、協奏曲之類大型作品。她共計創作52首歌曲、11段合唱曲目、21部室內樂、鋼琴三重奏和中提琴奏鳴曲[5]。她的作品曾在很長一段時間被世人遺忘,但在1976年廣播電台播出慶祝她鮐背之年的節目後再度引起音樂界興趣。克拉克的大半作品至今沒有出版,與她的創作的文稿一樣由後人收藏,[11]直到21世紀初才有更多作品印刷出版或錄音[14],如2002年發行的兩首弦樂四重奏和《摩耳甫斯》[4]。
現代評論家普遍認可克拉克的作品。1981年7月的《留聲機》(Gramophone)雜誌稱讚她的小提琴奏鳴曲「思路通透、結構完善」[15],1985年7月該雜誌又發文評述樂曲中「強烈的情緒和暗沉的樂調」[16]。英國中提琴家海倫·卡勒斯(Helen Callus)曾錄製克拉克的部分曲目,安德魯·阿亨巴赫(Andrew Achenbach)在2003年針對錄音發表的評論中認為,《摩耳甫斯》既「震撼」又顯「柔弱」[17]。2005年,勞倫斯·維特斯(Laurence Vittes)讚揚克拉克的《搖籃曲》(Lullaby)「極其甜美而溫柔」[18]。此外,《留聲機》還在1987年3月刊發評論,稱「如此出眾的筆觸和這般動人的音樂居然默默無聞那麼多年,實在不可思議」[19]。2017年,BBC廣播三台將克拉克選為「本周作曲家」,並播放五小時的音樂作品[20]。
麗貝卡·克拉克學會
編輯2000年,音樂學家柯蒂斯和傑西·安·歐文斯(Jessie Ann Owens)在布蘭戴斯大學女子學習研究中心創辦麗貝卡·克拉克學會(The Rebecca Clarke Society),旨在提升麗貝卡·克拉克作品的名氣,推動演出和學術研究,至今已促成克拉克作品的多次世界首演,錄製尚未發行的曲目並在期刊發表文章[21]。
學會從克拉克的遺產中找到尚未出版的作品,如1997年發現的歌曲《賓諾里》(Binnorie)長12分鐘,根據凱爾特人民間傳說創作,後於2001年10月27日在波士頓公共圖書館首演[22]。學會創立至今已發表數十部此前不為世人所知的作品,克拉克的多首室內樂,如大提琴與鋼琴《狂想曲》及她唯一的鋼琴曲《送葬》(Cortège)都於2000年使用她遺留下來的曲譜首度錄音。2002年,學會組織並贊助1907和1909年小提琴奏鳴曲的世界首演。2016年,她的鋼琴三重奏在英國演出並經BBC廣播三台直播,此後又與其他作品一起在美國、奧地利、愛爾蘭等國家演出,最近一次是2020年2月在紐約州表演。[23][24]
學會主席柯蒂斯也是2004年開始在印第安納大學出版社發行的圖書《麗貝卡·克拉克讀者》(A Rebecca Clarke Reader)主編,但因克拉克遺產現任管理人投訴書中引用尚未發表的素材而召回[25]。不過,該書此後又經麗貝卡·克拉克學會重新出版[26]。
參考資料
編輯-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Ponder, Michael. Clarke, Rebecca Helferich (1886–1979). Oxford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2020-08-06]. doi:10.1093/ref:odnb/6113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9).
- ^ 2.0 2.1 2.2 2.3 2.4 Curtis, Liane. Violist to Violist: Nancy Uscher's Interview with Rebecca Clarke Friskin. Curtis, Liane (編). A Rebecca Clarke Reader. Rebecca Clarke Society. 2005: 185. ISBN 978-0-9770079-0-5.
- ^ 3.0 3.1 3.2 3.3 3.4 3.5 3.6 Curtis, Liane. A Case of Identity (PDF). Musical Times. 1996-05: 15–21 [2020-08-0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12-28).
- ^ 4.0 4.1 4.2 4.3 4.4 Ponder, Michael. Rebecca Clarke: Midsummer Moon (音像媒體說明). 2000. Dutton Laboratories.
- ^ 5.0 5.1 5.2 5.3 5.4 5.5 Curtis, Liane. Rebecca Clarke. Grove Music Onli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20-08-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4).
- ^ Reich, Nancy B. Rebecca Clarke: An Uncommon Woman. Curtis, Liane (編). A Rebecca Clarke reader. Rebecca Clarke Society. 2005: 10–18. ISBN 978-0-9770079-0-5.
- ^ Clarke, Rebecca. La Semaine Anglaise at the Paris Colonial Exhibition. BMS Bulletin. Autumn 1931,. New Series I: 7–11.
- ^ Stein, Deborah. 'Dare seize the fir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ongs of Rebecca Clarke. Curtis, Liane (編). A Rebecca Clarke Reader. Rebecca Clarke Society. 2005: 43–78. ISBN 978-0-9770079-0-5.
- ^ Ammer, Christine. Unsung: A History of Women in American Music 2nd. Amadeus. 2001: 167. ISBN 1-57467-058-1.
- ^ Banfield, Stephen. Clarke, Rebecca (Thacher). The Norton/Grove Dictionary of Women Composers. W.W. Norton and Co: 120. 1995.
- ^ 11.0 11.1 Curtis, Liane. When Virginia Woolf met Rebecca Clarke. Newsletter of the Rebecca Clarke Society. Fall 2003.
- ^ Schleifer, Martha Furman. Program notes to Clarke's Sonata for Viola and Piano. Hildegard Publishing Company. 2000.
- ^ Curtis, Liane. Program notes to "Passacaglia on an Old English Tune". Hildegard Publishing Company. 1999.
- ^ Curtis, Liane (編). A Rebecca Clarke reader. The Rebecca Clarke Society. 2005: 3–5.
- ^ Review: Britten. Lacrymae, Op. 48, Clarke. Viola Sonata.. Gramophone. 1981-07: 48.
- ^ Review: Clarke. Viola Sonata.. Gramophone. 1985-07: 42.
- ^ Achenbach, Andrew. Review: A Portrait of the Viola. Gramophone. 2003-02: 65.
- ^ Vittes, Laurence. Viola View. Gramophone. 2005-11: 49.
- ^ Review: Clarke. Piano Trio.. Gramophone. 1987-03: 75.
- ^ The Famous Viola Sonata, Rebecca Clarke (1886–1979), Composer of the Week. BBC Radio 3. [2020-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27).
- ^ About the Rebecca Clarke Society. The Rebecca Clarke Society. [2020-08-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27).
- ^ "Binnorie: A Ballad" featured at Atlanta Conference (PDF). The Rebecca Clarke Society. [2020-08-0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0-11-17).
- ^ News and Events. The Rebecca Clarke Society. [2010-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1-09).
- ^ Rebecca Clarke. The Rebecca Clarke Society. [2020-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27).
- ^ Byrne, Richard. Silent Treatment.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2004-07-16 [2018-09-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1).
- ^ A Rebecca Clarke Reader. The Rebecca Clarke Society. [2020-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27).
擴展閱讀
編輯- Ann M. Woodward. program notes to Clarke's Sonata for Viola and Piano. J. & W. Chester, Ltd. 1985.
外部連結
編輯- 麗貝卡·克拉克學會主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麗貝卡·克拉克的免費樂譜,由國際樂譜典藏計劃提供
- 藝術歌曲計劃網站:麗貝卡·克拉克創作的歌曲(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